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庭回忆共返回9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母親的菜園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李錦心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家庭回忆 往事夙文 乡情乡音 母爱亲情 艰苦岁月

    母亲说:她二十一岁嫁到清溪,来的第三天,太婆就分她上灶;叔伯母婶四个,轮班炊事,每当三天。二十多口人吃饭,一天要一斗多米下锅,日食清油一罐炒菜,这菜蔬全由当伙头的包管。大户人家,想做好妇主中馈,谈何容易?弄得不好,众口谗伤,怪难受的。我母亲在这个大家庭中,虽然排行老三,但比起四婶来还要晩进门。因为我父亲的结发妻毛氏,不到三年,就魂归紫府了,丢下一个岁半的孩子,无人抚养,父亲当时在隍城中心小学任教员,月下老人,赤绳系足,不问门当户对,只要孤儿有母,便命红娘凭

  • 文章回首啓蒙時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家庭 教育 亲情 回忆

    的一团和气。记忆最深刻的,是五、六年级的导师林性白先生。瘦高的身材,戴一付黑边眼镜,不怒而威。他教学非常认眞,训练我们查字典,新的一课要预先查生字,写注解,每次都点名要我起来读,这是对我的鼓励,使我产生浓厚的读书兴趣而竞竞业业努力学习。学校位于商业区,学生的家庭背景大都经商,家长们也只盼望孩子能写信、记帐,在商业上能应用就够了,所以小学毕业后继续升学的并不多。可是林先生曾好次要我继续学业,准备投考中学。那时我心无大志,懵懂无知,使林先生很失望。暑假毕业后,正値

  • 文章懷念慈母熊太夫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胡獻球 出版时间:1968-10-02
    关键字: 追忆母亲 悼诗 回忆家庭

    胡母熊太夫人,系出名門,幼聰穎賢淑,過目成誦,工詩賦,文詞,精讀「四書五經」,通佛經,與世無爭,大慈大悲,慈航普渡。生於南昌縣第二區大神橋熊村。吾外祖父熊其姓諱賢彩公,南昌碩儒也。吾母熊太夫人,賢彩公之大女也。及筓來歸吾父,閭里稱賢。吾父諱名紹雲,廷翰,號墨緣,幼頴異,詩詞歌賦悉精硏。吾父同胞兄弟姊妹共計十二人,先嚴行一。次二叔名廷墨(號紹纓)三叔名廷留(號漢侖)四叔名廷馨(號芝閣)五叔名廷玫(號延齋)曾任贛省農業試驗場場長,南昌市議會議長,中央政治會議...

  • 文章記吳彝白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沈琢之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吴彝白 回忆 家庭 哀悼

    先生名鴻璧,號彜白。世居本邑上岡吳家橋。性風雅,有肝膽,生平不作僞,能濟人之急,不計報酬,倘有感恩而圖報者,亦從不矯情嚴拒。殆卽歐陽修之所謂不僞是也。先生於科擧時,對時文早有心得,因之一擧而秀才矣。吳氏家族,無不尊之。先生雖未出仕,試治於鄕,而鄕治焉。蓋已無閭無里,無讀書之聲矣。旋先生當選省議員,其公子,亦大學高材生,且有賢媳、賢孫,慶集一門,可謂福滿玉堂,無不心焉羨之。余於先生,初於南京識荆,備蒙靑睞。時本縣警局,二等局長出缺,按照部訂任用程序,應余遞...

  • 文章绿玉婚之爱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6期  作者:黃爲業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绿玉婚 家庭 回忆 诗歌

    结婚四十周年的回顾我于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五日(童子军节),与林锦明女士在尤溪县政府礼堂举行婚礼。当时我任县府主任秘书,婚后不久,中原动荡,时局危急;而胡县长嘉会兄晋省述职,滞留福州未归;由我代理县务,俟省府改派罗骏为县长,到县后,我即代办移交,偕妻奔榕城,幸蒙戴故主席仲玉先生伉俪援助,渡海来台,从事敎育工作三十余年,在定安的生活环境中,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育有三子二女,因为我们于童军节日结婚;乃以智仁勇眞善美为子女命名,现儿女们都已学有专长,成家立业

  • 文章我的家庭

    来源期刊:《江津》 第9期  作者:周支芬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家庭简介 回忆大姐 亲情往事

    」生性玩皮的老三,只好放下正在玩的弹珠,勉强离开他的英文数学,只眞他老是绉眉头或是心不在焉的翻了几次,就呼呼的入睡了,爸拿他也没办法。也许是老三的福气,命中注定有个弟弟来作伴,笫二个男生姗姗来到家庭中充满喜气,爸妈高兴自不待言,邻居叔叔伯伯婶婶也交相道贺,「周太太妳眞好命」,两男两女不吃亏,自此家中不敢再添人丁,一则住房太小,再则军人待遇菲薄,这笔敎育费用也是够烦的了,幸好妈妈的精明能干,量入为出,虽不说丰衣足食,倒也没有提襟见肘,如今二弟也小学毕业了,他

  • 文章机杼之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9期  作者:鍾根 出版时间:2010-05-01
    关键字: 祖母 机杼 家庭亲属 家族回忆

    先祖母曼秀出生於本邑新坪里,是歐陽意成公的掌珠,僅兄妹二人。自小飽享珍愛!我的童年;最高興最愉快的事!莫過於跟隨她老人家走訪親戚;祖母受到之重視、禮遇和鍾愛,確屬世間罕見!我們在舅公家,是典型的客家式建築「九井十八廳」。建材雖然不及井崗山,經過維修和毛澤東住的井然別緻,卻充滿了親情和樂的溫馨!幾十戶人家,猶如一家親。洋溢著濃濃的人情溫暖!每次用餐;都有不同的人,送來一、二樣,非常鮮美可口的點心或菜肴,讓咱祖孫和舅公家人同享!好似事先經過妥切的協商安排;不...

  • 文章回忆我的祖父——吴璧广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8期  作者:吳瑯白 出版时间:2000-08-10
    关键字: 吴璧广 回忆录 祖父 家庭 饮食

    (我吴家)田连阡陌,观看儿孙辈田间作业,心旷神怡,有益健康之散步也。最后谈谈其「言」与「行」。我祖父在幼年只读过几年私塾,只会记说为三字经,百家姓,六言杂字等,在清朝咸丰光绪年代,我祖父也管敎弟子如小祖父进考秀才,大伯父也是秀才,我父虽无缘考中秀才,但进入杭州读师范三年,担任敎员,一门书香,故弟子受我祖父之言、行敎育、实践生活,无一不勤勉于耕读,以维持大家庭不坠落下去。祖父在北阀年代,常念「蜜蜂要有一只蜂王」,忧心于国家大事,晚年又有日本侵华而引起抗战之举

  • 文章父親的追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1期  作者:鄧大容  出版时间:1986-11-3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种花 家庭教育 家庭生活 祭文

    父亲的爷爷不但不去抓小偸,反而叫父亲一同躱入麦浪堆中说:「人家己穷成这个样子了,岂可以再让人家受窘呢!」。又有挑土磁器的小贩到家中求卖的,家祖父曾指责家祖母跟人家讲价还价。说道:「别人穷,挑了重担须翻山越岭的才来得到咱家求售磁器,怎么可以同人家讲价钱呢?」。父亲便是在这样一个忠厚朴实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这种家传的敎育,影向了他一生的作事与为人。父亲常提及他幼年时,能有机会去上海求学的不易。每年开学之前,长工们便赶着骡车,将一车车的粮食运往城里出售。换囘银元

  • 文章患難餘生錄(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包一民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家庭生活 学校教育 家庭成员

    前程远大,父亲就非常高兴,时常敎我骑马、打枪、瞄准。我的家是大家庭,有九个堂叔哥哥,十一个嫂子,在一起居住。因而有许多侄儿姪女;我领着他们从事于骑马、打猎、滑水、采山菓等等活动。嫂嫂们称我为「孩子王」,我甚敬爱这些嫂嫂,我常给她们说书讲古,以换取她们的针线手艺。她们是眞心喜爱我。我初到静远家,因为两家环境不一样,习惯相差很多,他家的女人几乎都是文盲。当时静远的六弟、七弟都是高小五、六年级的学生,因为知识水准的关系,他们很自然的和我接近,时常找我讲故事,如西游记

共90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