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茶馆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瑣憶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9期  作者:曹墨石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乡土回忆 家乡农田 家乡茶馆 家乡交通

    莳田,把红花头连根翻过来压在土下,放水以后,让它腐烂变成肥料,有一些改种蚕豆的田,豆萁根也同样可以变成肥田料,新蚕豆在立夏前后几天味道最佳,又嫩又甜,可以连皮吃,立夏秤人的旧习俗,对儿童们也是顶新鲜好玩。有一天我在中华路上看到一家小茶馆,五六只小桌子,十来把旧籐椅,简陋不堪,囘想起家鄕的茶馆,眞是热闹有趣。台北市有几家广东茶楼,虽然规模颇大,但只供应茶点面食,塡饱肚子走路,非常单调,毫无情趣,家鄕的老式茶楼,大都从淸早就开始营业,一直到深夜十一时才打烊。吃

  • 文章浦東瑣談(續)

    来源期刊:《浦東》 第13期  作者:陸志明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饮食习惯 台湾菜 茶馆 家乡菜 宴客菜肴

    半饱。前两次到美国加州去探望儿孙,也因为食不对味躭不了多久,赶快囘来。三十年的岁月,一瞬过去,台湾的菜,也早已大陆化了,但对于儿时的吃,仍是那么怀念。「那么故鄕的飮食,究竟如何好法,値得你时隔三十年,仍是如此的念念不忘?」其实对一般人说来,也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在我这深具偏食习惯的老顽固看来,却确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其中奥谛何在,且让我逐一道来,以供许多在台出生的「浦东裔」靑年同鄕们参考。先说「飮」江南人讲究的是「白天皮包水,晚间水包皮」,意思是白天上茶馆喝茶

  • 文章鱼米之乡—宝应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2期  作者:朱啟清  出版时间:1978-06-10
    关键字: 宝应 茶馆 点心 家乡小吃

    的地方,还请诸鄕亲多多指敎!茶馆:有萧家园的欣上草堂、朱家巷的×草堂(老板周师傅)、张仙庙前的淸眞敎门老恒兴、鱼市口的张聚贤、郭家巷的禺园。早上三五知己,一碗煑干丝、两笼点心、或者来几样炒菜、四两高梁、最后再来个锅面,包你到中午两点还不想吃午饭,笔者时常下午五时许与家兄启辉到老恒兴,一人一碗片而汤、一盆折四件当晚茶(我们家鄕晚间九时才用晚饭)。点心:一般点心除烧饼油条外有油饺(里面包菜)、油堆(糖和油面)、油扁担(发面蒸熟后再油炸)、椒塩大饼,茶馆内有小笼包饺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