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实践儒家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陶淵明的人品與復興中華文化的關係(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70-09-02
    关键字: 陶渊明 买卖官职 桓玄 实践儒家 诗词作品

    到此,为之掷笔抚琴而歌,歌曰:『吁嗟骐骥兮!来非其时。不先不后兮!命定数奇。守身乐道兮!坎坷如夷。霜菊雪梅兮!风骨谁追?箕山汨水兮!异代同归。』吾人既悉陶公所处的时代,确是历史上一个「五浊恶世」的大时代。是「乱邦」、也是「危邦」。仁人志士,不谈挽救「大我」,想自全「小我」,亦不容易。但是,渊明是实践儒家一位典型人物,他不幸诞生在这样一个恶时代里,他究竟怎样的自处?及对这个时间,作何表示?或留某种影响于后世。这些都是我们对陶公生平急盼所欲得到的答案。这里请专

  • 文章孝道的基础与实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孝道 基础 实践 儒家思想

    吉安 胡荣祥孝道的基础是指孝道的根源与本质问题,孝道本质上是一种人的自然天性、还是一种人为的文化规范,孝道的实践,是指人行孝道的动机,根据以及社会赏罚问题,即人为什么行孝的原因。一、孝道的基础:儒家对于孝的根源的看法是与他们对人及人性的看法相联系的「仁者,人也」,孔子是把孝的根源看作是从人人所具有的仁心中产生的,而孝是实践仁的起点和根本。孟子在人性论上坚持性善论,以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四个善端,人有所谓良知良能,而孝就是这种良知良能的表现之一。人之所以不学

  • 文章儒家思想、科技发展与现代化中国之追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2期  作者:沈清松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儒家思想 科技 理性 实践 现代化

    未尝产生如西方近代之科技,此乃不争之事实。推究此事之因,恐有多端。然而,其中一项根本原因,乃在于一般中国思想及其中之儒家,皆不重视纯粹理论之探讨,一向缺乏为知识而知识之好奇。今日科技虽然日趋运作化,知不离行,行不离知,理论与行动之关系宛如已经改变,然而,在源起上,它却是古希腊哲学中为知识而知识的理论态度之产物,其要在摆脱实用兴趣之干扰,服膺于普遍、客观的眞理判准之要求。希腊哲学生自惊奇,产生理论。中国哲学生自忧患,产生实践之智慧。儒家虽亦重视学问本身之价値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