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宝陀寺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遊:浙東門戶招寶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2期  作者:毛翼虎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招宝山 镇海 鳌柱

    城墙,是为防倭而筑的。历经沧桑,威远城多处倾圮,现经修建一新,雉堞整齐,据高临下,势极雄壮。城门进口处,有欧阳利见写的对联刻石,上联为『海不扬波千古定』,下联是『地无爱一山招』。与北门城相联,还有欧阳利见增建的月城,有碑记。山巓有宝陀寺,供奉观音。该寺一度被毁后,现又修复。据《招宝山志》说,这尊观音是从普陀山移来供奉于此的。相传普陀山有『不肯去观音院』。明朝嘉靖年间,普陀被大火烧毁,这尊不肯去观音像却毫无损伤。当时的宝陀寺当家和尚眞海,就把它移请过来供奉

  • 文章招寳山寳陀寺的观音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2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招宝山 观音像 慧谔 礼佛

    在招宝山之巅威远城内有一座宝陀寺宝陀寺天王殿内供养着观世音菩萨像。宝陀寺本来在东海梅岑山,即今普陀山。据《普陀山志》载,殿内供养的这尊观世音像是从普陀山移请于此的。关于这尊像,有这样一段神奇的传说:南梁贞明三年(公元五八八年)日本僧人慧谔到五台山迎请观音像囘国,舟到昌国(即今鎭海)梅岑山时,忽然风浪大作,舟触新罗礁。慧谔祷告道:「风浪这么猛,我国众生无缘见佛,这定是菩萨的旨意。只是舟已到此,何处可建精兰供奉菩萨呢?」过了一些时间,舟悠悠的飘到了普陀山

  • 文章(家鄉勝迹)鎭海招寳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6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招宝山 家乡胜迹 威远城 吴公记功碑

    指挥炮兵还击,并亲自用火炮把法军主舰打得粉碎,法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被打重伤致死,威震欧洲,人们为纪念这位英雄,在山的南麓建有「吴公记功碑」。招宝山由前山、后山和山下宫祠三部份组成。山势雄峻优美,形如虎蹲。山上有苍松古树,茂林修竹,四季葱郁;东南北三面陡壁如削,怪石嶙峋。登招宝山巅,上有苍茫云天,前有浩渺东海,舟山羣岛如天然屛障;晨可观红日出海,晚望夕阳如血。山巅正中有「宝陀」,大雄宝殿巍然屹立,雄伟古朴。以前,山上建有亭台楼阁和十二风景点;吴越王钱镠

  • 文章舟山、寧波兩地的佛緣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8期  作者:李立中 出版时间:2003-06-30
    关键字: 舟山 宁波 佛缘 七塔寺 禅寺

    居民入内地,焚其殿宇三百间,迎瑞相于郡东栖心(当时名),重建大刹,改名补,号称小普陀。」这也就说,明初为防倭寇,不但从舟山迁出民众,而且供奉至今的千手观音佛像亦来自普陀观音道场,笔者就此请敎七塔方丈月西,也得到证实,此为其一也。二、宝陀公元八四七年至八六〇年,建于鎭海招宝山顶的威远城内,公元一五五七年(明嘉靖三十六年)浙江总兵卢镗再次将普陀山的宝陀寺圆通殿拆到该寺,殿中观音像头戴毗卢帽,亦称毗卢观音,据中方丈讲,此为唐代佛敎密宗的造型,仅见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