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族历史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明季崑山徐氏徙沭概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昆山徐氏 宗族历史 区域文化

    史載伯益佐禹治水有功,封其子若木於徐,後以爲氏,屬東海郡,沭陽徐氏乃其後裔。明季徙來沭者有兩大支派,一爲蘇州崑山之裔,明中葉,徐榮司鐸沭陽,遂入籍焉。唐仲冕修,嘉慶海州直隸州志所載,徐均、徐鐸、徐泗,皆崑山之裔。一爲衢州常山之裔,始祖喆生,一名星,字耿文,亦於明中葉來沭,初居城北鮑家巷,繼分居龍王廟、寶墩等地。海州志所載,徐琦,字二韓,爲常山之裔也(參閱民國沭陽縣志)。《海州文獻》季刊總八十四號(廿二卷一期)刊出,徐氏家乘灌雲東鄕老八房支譜編後記:「灌雲...

  • 文章氏族編譜修志的重要性與期許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1期  作者:楊正邦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杨氏族谱 编谱修志 宗族历史 家族传承 中华文化

    本(93)年六月间,我意外地收到福建省杨氏族亲寄来的一封邀请函,邀我共赴福建省凝紫叠翠、山青水秀的武夷山参加一项前所未有的编修「中华杨氏通谱」的盛会,与会者计有全国各省市和海外代表、宗彦、学者及专家百余人,共商修谱大计及组织常设机构。这眞是一个大好讯息,因为长久以来我一直引领而望能获得一部完整的杨氏族谱,以补枝叶谱系之不足。这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借此可以面晤来自海内外平生难得一见的族人及聆听一些宗族历史,无奈因身体状况实在太差,未许远行,错失良机

  • 文章韓文公家乘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6期  作者:韓思道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韩愈 韩氏 宗族 历史考究

    一、韩氏宗族溯源左氏传云:「邗、晋、应、韩武之穆也。」韩本与周同宗,原姓「姬」,乃周武王之后裔。武王克商,统一中原,大封同姓,封其公叔虞于韩,为「韩侯」。因国小后为晋所并。至曲沃武公时,始祖万事晋;食采于韩原(在今陕西冯翔韩城西南,一说在今山西河津万泉间)。称韩武子、武子万生定伯简,简生子舆,子舆生厥,晋景公时,因伐齐有功,封号「献子」,位列六卿之首。遂从封姓为韩氏,是谓韩姓之起源。献子生宣子起,晋平公时,共与赵魏共分初氏,羊舌氏、定公时复与赵魏伐范中行

  • 文章陈大络教授谈宗亲·宗族·氏族和国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作者:陳大絡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宗亲 宗族 氏族 历史考究

    我们的地缘组织是同鄕会,血缘组织是宗亲会。闽北陈大络鄕长为国立师范大学敎授,近届休假一年考察进修之期,但仍不忘写作,有所建白。他说:「百篇勤著述,卅载乐弦歌;谁谓舌耕苦,小休为养和,」应该这也是其心愿。客岁,曾为「亚太地区华人宗亲谱系硏讨会」,引述「宗法、宗谱、宗族的溯原」;近者复应台北市文献委员会之邀,撰述「陈氏根源、祀典与宗法、修谱之探微」一稿,约五万余言。刋在「台北文献」,稽考源流,至为详尽,其于宗亲、宗族、氏族的定义尤见精确。他说:宗亲,也可叫做

  • 文章周氏起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周振熙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先秦历史 宗族文化 区域历史

    周族是個很古老的部落,大約在三千多年前,就族居在今山西南部的汾水和涑水流域一帶。周人祖先后稷,姓姬,名棄,是帝嚳元妃有邰氏姜原所生。后稷的祖父蟜(音橋)極,曾祖父玄囂,高祖父就是中華民族共同祖先「炎黃二帝」之一的軒轅氏。據《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不過在這麼多兒子中,真正有影響有名的在史書裡只反映出兩個,那就是正妃嫘祖所生的長子玄囂。次子昌意。玄囂子蟜極、蟜極子帝嚳。帝嚳名高辛,有三子:正妃有邰氏生子名棄,次妃陳鋒氏生子...

  • 文章太和馬氏宗譜序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馬卿雲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太和 马氏 宗族族谱 历史集萃

    夫世系之編所以辨宗支也,宗支不明後世不知本原矣。故作譜以記世系,因系以辨宗支。又家譜者一家一姓記載世系之書也,聚家成國,一家人之思想表現實有關於一國之趨勢其理甚明顯也。吾馬氏與秦共祖,爲帝顓頊之苗裔。傳至季勝,其後爲趙(即戰國韓、趙、魏之趙)。(季勝之後人造父,幸於周繆王,隨周繆王攻徐偃王有功,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爲趙氏)。以趙爲姓。戰國趙惠文王之將趙奢(趙惠文王本家)於趙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二七〇年)秦軍進攻閼與(今山西和順),趙奢奉命救援,先察敵情,...

  • 文章乡绅在客家宗族社会中的历史作用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乡绅 客家宗族 历史作用 百侯杨氏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常是一个基层组织。尤其宋元以后,已成为社会的结构基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拥有土地,且对土地感情深厚,因而在社会演变中成为地缘与血缘的结合典型。《白虎通·宗族编》云:「族者,凑也,聚也。上凑高祖,下凑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千百年来,客家是个不断迁徙的群体。这种「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特点,使血缘性的家族关系得到了加强。由于客家人聚居地多是山区和农村,从事的又是农业生产

  • 文章宗族考证 徐氏迁沭始祖荣公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徐錫山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宗族考证 沭阳徐氏 荣公先祖 徐达 历史考证

    一九二六年出版《民國沭陽縣志》一七四頁刊載:「沭陽徐氏有兩派,一蘇州昆山之徐,明中葉,徐榮司鐸沭陽,遂籍沭。」同書二九八—二九九頁,榮公九世孫泗公《墓誌銘》曰:「先世榮公,籍於蘇之昆山縣,宦游沭水,司鐸潼陽,振聵發聾,興頑立懦。」從上述文字中,可得出如下結論:榮公祖籍昆山,後遷沭陽,史書中這段記述,充份證實了族中前輩口傳的「昆山遷入說」。由「宦游」和「司鐸」二詞看,可以確定榮公遷沭後擔任敎育行政官員,但遍閱「縣志」及其它典籍,對榮公行述都無記載,可見官階...

  • 文章方氏源考記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方堯成 方恆超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宗族文化 传统历史 史料考证

    方姓。则雷公由姜姓改方姓为方氏始祖,方山为方氏起源地(方山:座落于江苏省六合县东南三十华里横梁鎭境内,位于宁扬一级公路南侧,紧靠方山河,西有灵岩山,东有奶头山)。雷祖之弟实公,轩辕黄帝封房陵即赐房姓,方氏宗族和房氏宗族实属同宗,都是楡罔后裔。雷祖,字天震,上古西陵人,炎帝十代孙。娶陈郡风寻女为妻,生三子一女,名为方明、方淸、方永,一女后人称嫘祖,嫁轩辕黄帝为正妃,生二子少昊、昌意。靑阳少昊承轩辕黄帝之位,昌意之子高阳颛顼承靑阳少昊之位。轩辕黄帝在位期间,与雷

  • 文章乡绅在客家宗族社会中的历史作用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乡绅 客家宗族 家族传统文化 历史作用 宗族文化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常是一个基层组织。尤其宋元以后,已成为社会的结构基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拥有土地,且对土地感情深厚,因而在社会演变中成为地缘与血缘的结合典型。《白虎通·宗族编》云:「族者,凑也,聚也。上凑高祖,下凑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相会聚之道,故谓之族」。千百年来,客家是个不断迁徙的群体。这种「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特点,使血缘性的家族关系得到了加强。由于客家人聚居地多是山区和农村,从事的又是农业生产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