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宋神宗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安石與變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曾步雲 出版时间:1970-12-02
    关键字: 王安石 真宗 理财 农田水利 神宗 司马光

    光又致书安石,力进忠告。安石不为所动,神宗下诏允光辞,并解韩琦河北安抚使职。九月司马光又上表弹劾安石。旋乞罢,遂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于是因论斥新法遭贬的有孙觉、吕公著、赵林、敏求、苏颂、李大临、程灏、张戬、李常、吕公弼、苏轼等人。王安石是一位最有魄力、有担当的政治家。他的学识经论又是和他的职责相配。他的政治环境中最难得的一件事,就是「一个大有为之」,又遇到「一个大有为之君」。神宗是安石一个知己,他了解安石的本人,也了解安石的政策,始终是相信安石

  • 文章直筆吳兢與拗相公王安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2期  作者:若佛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王安石 变法 神宗 均输法

    王安石主持变法的宋神宗,当时太年轻,空有满腔抱负,却没有主政的经验,以致上了王安石的大当。宋神宗当时变法,原希望以贞观之治为张本。具体的参考就是「贞观政要」这本书,但王安石却说,贞观之治不够看,他要「致君尧舜」,鼓动神宗,把目标订得高一点,缺乏阅历的年轻皇帝,就轻信了王安石的大话与空话,因为尧舜的治绩,只是历史的传说究竟是怎么个治法,是没有具体的办法足供参择的。王安石骨子裏是效法商鞅,由他订出办法,雷厉风行。我们相信王安石是博览群书,读过「贞观政要」的,他知道

  • 文章集政治家、文學家、敎育家、思想家於一身的王荊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王安石 神宗 新政 仕途 人物评价

    强兵经「置将法」等实施之后,亦获改观。其推行新制人员,因事先并无充份准备,且王氏闲置已久,及至神宗登位始获再出。临时以吕惠卿、曾布、程颢、刘彝等赞同新制者为助。于一〇六九年先颁均税法、靑苗法、农田水利法。一九七二年次第创颁保甲、免役、巿易、保马、置将、方田均税各法。变法所得效果,最明显者,如对吐蕃用兵,攻克河湟,得地一千八百里及牛羊万计,甘肃兰州、狄道以至靑海的东部一带,尽归有为北宋开国以来对外空前胜利,神宗临朝受贺,激动得马上解下自己的玉带赐给安石,以

  • 文章讓王安石的「無慾」復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王安石 神宗 推行新政 均田免役 西夏

    其不就」,与一般营钻求升者不同,是个只在做事不在做官的实行者。③他推行新政妨碍中上层既得利益,内外大臣羣起而攻,两宫贵帝神宗动摇,他以政见不能实现,毅然求去毫不恋权,是个亦如现代欧美政党以政策为进退的先驱者。④神宗召他二度为相,他以阻力日甚帝意徬徨,年余坚去,永绝仕途。不遥控、不恋权、不攻讦、不牢骚、晚景凄凉,安之若素,与一般政治人物贪权恋栈把持不放者不同,是个与华盛顿同型的大贤者。㈡王能大度无党无私,不玩权术不图报复。①吕惠卿利用他无党无私,没有个人利益

  • 文章(節慶史話)龍的神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4期  作者:江宗禮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彭蠡小龙 神宗 鄱阳湖 党将军 青龙

    就静如处女,一连几天动也不动;而船团逆水而上,一路东风助航。如是直到抵达湖南洞庭湖,龙君始飘忽不见。「这是怎么回事?」指挥官问船家。船家答:「彭蠡龙君的辖区,相传到洞庭湖为止,谅已回去南康龙君祠。」指挥官有感龙君护送,功在室,便据实呈报宋神宗宋神宗据报,就立即下诏封龙君为顺济王,并特遣礼官林希专程赴南康致祭宣诏。林希奉旨从汴梁出,到达南康龙君祠后,龙君果然立刻现身,落了在庙祝肩上,然后游到香案中间,像煞接旨。林希定目一看,此蛇当真与一般稍有不同,头像乌龟脑袋

  • 文章一代宗師歐陽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9期  作者:魏泉琪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欧阳修 庐陵 贤母 《泷冈阡表》 神宗

    ,很不错了。他的一生,在扬州和颍州的那段岁月,是他最感快意的。欧阳修在扬州任上时,修建了坐落在扬州西北郊蜀岗主峰的平山堂,当年号称「淮东第一观」:江南渚山,拱揖堂前。在平山堂前,欧阳修种了一栋柳树,后人称为「欧公柳」,至今犹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地处颍水之滨,城西北的西湖虽不及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有名,但也风光秀丽,让他流连忘返。宋神宗熙宁四年(一〇七一)欧阳修向皇上递交了辞职报告,主要的理由是一条,身体不好,不能拿了工资吃干饭。实际上,欧阳修还有一条潜理由

  • 文章紀念先賢王荆公逝世九百週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王安石 仁宗 周年纪念 神宗 学术研讨

    乡先贤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为我江西抚州临川人,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十一月十二日生,读书过目不忘,为文如行云流水,气势磅礴,体裁严谨,论者恒以除韩昌黎以外,一人而已。二十二岁擧进士高第,初为官,敢于任事,有政声。嘉祐中,召度支判官,向仁宗上万言书,亟陈当时之务,倡文武合一之敎,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神宗立,以久慕其人,授予重权,遂设三司,罢老臣,起新人,大力推行青苗、水利、均输、保甲、免役等新法,雷厉风行,震骇当时,惜因国人保守,人谋不臧,至

  • 文章古人賦「酒色財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2期  作者:詩世雍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苏东坡 神宗 王安石 佛印和尚 酒色财气

    相传北宋大诗人文学家苏东坡(公元一〇三七—一一〇一年),在京都汴京(今开封市)时,与相国寺佛印和尙友善。一天,二人在寺内对飮,酒意正酣,东坡偶抬头举目见粉墙上有佛印题的一诗幅: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东坡见诗幅别具一翻情趣,便趁酒意即席和诗一首:饮酒不辞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另一日,宋神宗(赵顼,在位一〇六八—一〇八五年)到寺内闲游,看到佛印、东坡二人的题诗,颇为意动,当下命宰相

  • 文章江西詩派的創始人黃庭堅鄕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7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黄庭坚 失怙 救灾 县令 神宗 诗词作品

    教授,公余完成「经语断篇、孟子断篇、庄子内篇论」等著作。神宗元丰元年(一〇七八)他与苏轼通函唱和,而为苏黄订交之始。三、苏黄交往 名重士林苏黄订交之后,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诗名益著,乃出现以苏轼为首之诗文盛会。苏门四学士之秦观、晁补之、张耒、及陈师道至汴京相聚,诗文唱和,作书作画,相互推赏。苏氏极力称赞黄氏,与苏同列,世称「苏黄」,一文一诗之出,人争传诵,为之「洛阳纸贵」。四、推行仁政 造福黎庶黄氏于卅六岁时,奉派至江西任泰和县令,赴任途经安徽怀宁,游览潜山

  • 文章松花香遍江西地 剩把新詩壯此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2期  作者:孫以剛 鄧邦五 出版时间:2005-11-01
    关键字: 神宗 元丰年间 苏东坡 佳作名篇 端午节 兄弟

    宋神宗元丰二年(一〇七九年)、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蒙冤系狱,获释后被贬谪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作团练副使,前后达五年之久。元丰七年,神宗下诏,念轼「阅历滋深,人才难得,不忍终弃」,量移至离京城稍近的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市)任团练副使。赴汝途中,东坡为送子唔弟,特转道江西,莅高安,上匡庐,访石钟山,过鄱湖,溯乐安河抵德兴。这是苏轼第一次来江西。他一路行来,赏山品水,寻奇探幽,吟诗作记,留下了《题西林壁》《石钟山记》、《聚远楼》等佳构名篇,成就了江西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