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它山堰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它山堰的传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8期  作者:張雄琴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王安石 唐朝 传说

    宋朝宰相王安石出淸初,曾做过一任鄞县县令。鄞县古称鄮,又称明州,即今宁波的古县治。鄞县明水秀,人杰地灵,俗谓宁波出了三个王:即人中王蒋介石,剧中王麒麟童,财中王虞洽鄕,诚不欺也。宁波的名胜古迹确实不少,如名扬海内外的天一阁藏书楼,四明狂客唐朝诗人贺知章故居,民族英雄张苍水故宅,董孝子庙。梁伯祝英台的庙墓,亦在宁波郊外,而位于鄞县郑江鎭口的它山堰古迹,则知之者不会很多。它山堰建于唐朝,它山属四明麓,但于鄞江支流入大江口处。因上一支水奔流下来,江外

  • 文章它山堰曁浙东水利史学术讨论会」在甬举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2期  作者:周冠明 出版时间:1996-11-10
    关键字: 浙东水利史学术讨论会 论文集 水利陈列馆 结构之谜

    分「明州水工」、「它山」、「治水先贤」和「水利新貌」四大部份,共选用照片一〇〇多幅,创作画十多幅,塑像九座,模型四座,碑拓五块,提水工具三件和地质标本三十多号。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决心和聪明才智,以及半个世纪来变水患为水利、用水利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风貌和成就。参观陈列馆、它山堰、回沙闸、洪水湾节制闸后,驱车直驶溪口,参观了蒋氏丰镐房、文昌阁、小洋房,然后进入区,参观妙高台、千丈巖和雪窦寺及当年张学良将军故居「中国旅行社」。十八日整天

  • 文章唐代王公筑巨鄞西平原尽膏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5期  作者:蔡貴三·居敏娣 出版时间:2004-08-10
    关键字: 汉字结构 水利工程 王元炜

    。靠天的旱地每亩产一石,得渠水灌漑则产粻近四石;水渠之利、秦国之富;由此可知。郑国,此人眞实的身分是韩国派遣的间谍。向秦始皇献策,目的本在使秦国劳民伤财,因为工程之大很难完竣取得时效,最后将不了了之。他未考虑到秦国治事一贯雷厉风行,渠道工程经严密高效的组织施工,结果很快就全部完成。间谍案后来贝揭露,但因开此渠立国富民之功实大,也就赦免了郑国之罪。我国古代「第四大」的水利工程,名「它山堰」(音拖),在「阿拉宁波」,建于「唐朝」。正因我国水利工程普遍的很,它山堰

  • 文章它山堰奠定宁波发展之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8期  作者:陳偉權 出版时间:2015-09-10
    关键字: 宁波 商贸文化 庙会 王元暐

    宁波古称明州,州治最早设在现在的鄞江镇,有古今闻名的它山堰水利工程。人们长期习惯称那里为小溪鄞江桥。唐代之前称小溪镇,鄞江镇为后人所称。那里作为明州州治,鄮县县治,长达600多年,其间邓县县治两度迁移。自西元821年明州州治迁至三江口后,鄮县县治迁回小溪,直到88年后的西元909年县治再迁回三江口。尔后,州治和县治长期合在一地。但在县治迁回小溪之后,邓县县令王元障组织民众、建造了千古流芳的它山堰。由它山堰孕育的水文化,是宁波城市发展的历史之根。它山堰

  • 文章千年神木——梅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2期  作者:戚宏杰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越绝书》 史料研究 梅梁

    众人大为惊讶。后来,修庙人为了防止大梁再次飞入鉴湖,用寒铁铁索围大梁一周,锁住大梁。此后就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龙梁大战,只是每当阴湿天气,大梁上会呈现浮萍遗迹。传说中的大梅木另一段位于它山堰堰体下,作为鎭龙物,相比较于禹祠之梁,此梅梁流传之广度与深度则更为长久。众所周知,它山堰是与都江、郑国、灵齐名的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位于浙江省鄞县西部,建于唐太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由当时鄮县令王元暐所建。它山堰的建成对于截断海潮,灌漑农田,以及对宁波市

  • 文章宁波它山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7期  作者:寧波師範學院 俞信芳 黄天元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身结构 身设计 供水系统

    鄞江桥等地摆动。可见,明州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它山堰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北宋以前,还有城西广德湖可以供给部份淡水的话,那麽至南宋广德湖被塡湮以后,明州就须臾也离不开它山堰的供水系统了。它山堰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城厢及城西南七鄕的用水问题,同时在堤堰的设计,建筑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此有三个方面的特殊设计値得向鄕亲及科技史界同仁介绍的:其一,址的选择,极为合理、科学。它山之水经大小二皎又汇合仗锡、天井诸流,「倂千之涧,合巨岙之流」,至钟家潭

  • 文章唐宋时代鄞西它山堰的水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7期  作者:方志强 出版时间:1983-04-01
    关键字: 鄞西 史料 水利 整体规划

    也变咸了,也就影响了人们的飮水灌溉。为要克服这二大缺点,它山似乎是西鄕水利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所在。三、它山堰与西乡水利的整体规划大水坝的功用主要在蓄水与防洪,一般大水坝皆是建筑在中,这主要是利用的位置与形势。河流从间流过,两旁的就像是两道坚固的堤防,祇须在前面筑一道高坝就能阻住,这是利用的形势。至于利用的位置,其原因就更明白淸楚,因为河流大都发源于高中,要达到蓄水、防洪的目的,自然要在河流尙未出(或在上流)之时做有效的调节,才能使中、下游

  • 文章它山堰传说(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2期  作者:陳思光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民间传说 王县令 勇士 送行 神童传

    两岸哭声震耳。天悲地泣,痛澈肺腑。须臾,阴云密布,雷公为壮士送行,上苍为英烈落泪,其场面悲惨壮烈,鬼神皆惊。椿木既成,工程进展顺利,功成有日。王令公自思:赖十位兄弟效死工地,鄮城有望,百姓有幸。绝不能埋没壮士英名,理应立祠设位,让鄮城后世人民不忘十兄弟的功德无量。当即指令户房贾宽筹资,工房石仲宝准备器具仪仗,克日齐全,务必在它山堰功成之日前,在端北侧建立奉祀一座,号舍身祠。又称十兄弟祠。塑像设位,以纪念造有功之人十兄弟。并定于每月朔望二日公祭,每年三月

  • 文章它山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6期  作者:李立中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史籍记载 功能设计 修葺历史 鄞江桥

    ·二至〇·三五米之条石砌筑,计用石八〇·五片,左右各三十六级,身为木石结构,相传有一棵大的梅树枕卧在中,历千年不朽,故又称之为「它山梅梁」。它山堰之首要功能是阻止东海之咸水经甬江、奉化江乘涨潮入侵,并引上游之水用于灌漑,在此处截断鄞江,于以引流,一路入南塘河,经洞桥、横涨、北渡、石碶、段塘,入城南之甬水门,注入日、月二湖(日湖今已湮没),一路入小溪港至梅园、蠦蛟,上述二水贯通于鄞西平原,受益农田达七鄕四千顷,至今仍有二十四万亩农田得益。它山堰之设计奇特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