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问道德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華文化之特質——重人兼重德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1期  作者:陳立夫 劉昭晴 出版时间:1979-01-3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人生道理 生物本能 学问道德

    不顺此则亡。人类具此特性,其体称之曰仁,其用称之曰义。在食,色两种本能之外,独树光大生命之求仁一帜矣。三、学问道德之目的仁字从二从人,显然指出不再是一个人的私,而进入二个人的公。换言之,从小我的利益进入到大我的生存,是羣性的具体化,亦就是道德的发轫,进而成了人与其他动物的分野。所以中庸书里干脆说:「仁者,人也。」孟子更说得淸楚: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篇)」人与人之间有一条路,这就是道(人……道……人)如何行路?这就是德。「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

  • 文章尊師與揍師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5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1-09-15
    关键字: 尊师 道德 学问 教育事业 语言暴力

    时代进步得眞快,且不说e世代的许多新流行、新观念令我这样反应迟钝的老朽应接不暇,就连向来最熟悉的事情也变得令我讶异不已!就以我教了几十年书的这一行来说,我从小时候第一天入学,向老师磕过头,就养成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尊师重道观念,父母的话有时还会不听,老师的话则决不敢有所违误,因为深信老师是道德学问都可以作榜样的人。而老师虽有高下之分,却都能尽心尽力的教导,乐于将他所知传授学生,这眞是一种良心事业。等我也当了老师,也颇知自我惕励:不能误人子弟,不能

  • 文章曾國藩的學術與事業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曾国藩 书法造诣 理学研究 道德学问 维持名教

    安得不有乏才之叹!五曾国藩的道德学问,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非一般雕凿的汉学家,浮华的文学家所能比拟。他是中国敎育之特色下多方发展之完人。他具内圣之功,才开出外王之业。所以我们必须知道他的事业由学养而来,迥异于不学无术因缘时会之所幸致。他以一个在籍侍郞—眞是一个无权无势的书生,「奋起闾里,无度支转运之供,羽檄征调之权,又非素习孙吴,而夙养技击鹰扬之士」(王定安雅集图记),徒率二三儒朴士,以忠诚感召农民,戡平大乱,其功绩在中国历史上惟汾阳西平差可比语,若经济文章

  • 文章嘉言選錄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4期  作者:許衡 呂坤 孫文  出版时间:1995-02-20
    关键字: 名言选录 名人名言 第一等学问 道德

    △不患出言之难,而患践言之难,知践言之难,则其出言不容不慎矣。(许衡)△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间。(吕坤)△中国固有的优美道德,是应当保留,至于欧美科学文明,则宜努力探求。(孙文)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