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而篇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9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4-10-31
    关键字: 《论语》 孔子 儒家思想

    学而篇——第十二章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失其亲,亦可宗也。」这一章书,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立身处世,言论行为,应该遵守的标准。译为语体文是说:「我们的行为要使其正当,应先从守信用做起;说过的话,都可以覆按,答应别人的事,要能兑现。对人处事,要恭敬慎重,合乎礼仪规范,才不会被别人轻视而避免被人批评辱骂。平日言行,最好能找一位才德俱佳的贤能之士,作为典范,才不致于逾越轨范。」这里所说的「这里所说的「信近于义」,要特别注重「义」字

  • 文章孔子不厌教不倦精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熊公哲  出版时间:1976-01-02
    关键字: 孔子 孟子 陆九渊 韩非

    ,特自老子言之,则见其为薄耳!文,即六艺之文。(注二)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困纪闻:「四敎以文为先,自博而约;四科以文为后,自本而末。」此章论,乃亦以文为后,说者以为,此所云「弟子,」乃有父兄之学者,非师弟之谓。子夏问孝,子曰有事弟子服其劳,义与此同。雍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邱也。所谓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亦犹后世谢太传答其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9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3-11-20
    关键字: 论语 子夏 品德修养 学识能力

    学而篇、第七章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吾必谓之学矣!」这一章书,是讨论品德修养与学识能力,孰轻孰重的问题。按子夏,姓卜,名商,是卫国人,乃孔子晚年所收的弟子。年龄较孔子轻四十四岁。很得孔子的心传,后来成为有名的学者。战国时,魏文候礼聘而师事之,是孔氏门中杰出的人才。他的门人很多,也是一位有名的敎育家。这一番话,可能是孔子死后,他讲学时所讲的。书中所说「贤贤易色」的第一个贤字,应作动词解,意思是说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5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3-05-15
    关键字: 论语 巧言令色 隋炀帝 武则天

    而—第三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按「巧言」是令人听了会很舒服的阿谀之词。「令色」是会使你看在眼里,会觉得非常高兴愉悦的态度,但是你如果往深一层去观察,发现这些言语,态度都不是眞实的,而其动机只是在讨好你,冀求达到某种目的的语言与动作。那就是「巧言」、「令色」了。孔子说,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是仁人君子。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例。隋朝开国之主隋文帝勤劳俭朴、爱惜民力,因而国势富强。可是传至炀帝,便想大兴土木,营造宫室。老臣高颖等犯颜直谏,炀帝心中很不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6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3-06-30
    关键字: 论语 曾子 自我教育 重义轻利

    学而篇—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按曾子名参,字子舆,南武城人,是孔子晚年所收的入室弟子,少孔子四十六岁。在青年学生中,是最得孔氏心传的杰出人才、宏扬儒学、贡献至大。「大学」一书即为其所著。写「中庸」的子思、就是他的学生,而孟子则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本章是曾子自述其修养首察所下的功夫,是自我敎育很重要的课题。我们为人处世,如果不能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便很容易为外力所诱惑,为了追求名利而忘掉道德的修养。所以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7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3-07-31
    关键字: 论语 施政原则 千乘之国 儒家思想

    学而篇第五章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书是告诉执政者,领导千乘兵车的大国,应当注意把握的三个施政原则。第一是「敬事而信。」就是说政府施政,订立法令规章,事先必须深思熟虑、广征博引、权衡利弊得失、顾虑得非常周到。政策决定之后,就必须贯彻执行,有恒心、有毅力,绝不可因为遇到困难,而朝令夕改。这样才能昭大信于天下,树立起法令的威信。第二是「节用而爱人。」节用是爱惜国力、不奢侈、不浪费,该用则用、可省则省。顾惜民力,不可任意增加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8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3-08-31
    关键字: 论语 处事待人 博爱精神 孝顺父母

    学而篇—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章书是告诉我们处世待人的道理。他指出一个人在家里要孝顺父母。所谓孝顺,含有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并不是只重于物质的奉养。目前社会上有许多忙于事业的富商巨贾、父母年迈,自己没有时间承欢膝下,请个特别护士来照顾,以为这样就算是尽了子职。殊不知除了衣食之外,还需要精神的安慰。其次是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要存友爱之心,处处体谅别人,这就是「出则弟」。推而广之,爱社会、爱国家、爱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3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3-03-25
    关键字: 论语 中华固有文化 精神享受 社会风气

    前言近世敎育,偏重科技,而忽略我国固有文化之传承。咸感忧心!吾友程法望鄕兄,创办非营利的事业「福州月刊」已达五年以上,倡导两岸文化交流努力不懈,殊属难能可贵,笔者深为所动!乃不揣谫陋,为该刊辟设「浅说论语」专栏,期望能于讨论硏究之中,潜移默化重利轻义之思想,而达到复兴中华固有文化之目的。论语第一而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今释:孔子在本章书中说:「学习、是最快乐的;交朋友,聚集各方面

  • 文章读汪著梁启超新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汪荣祖 梁启超 《梁启超新史学试论》 读后感

    梁启超(任公)是近代中国史一位声名洋溢的人物,我们在国中时便读过他写的课文;他的学问渊博,兴趣广泛,诸如政治、经济、财政、教育、文字、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社会、宗教等,都有所涉猎,而且发表宏论,刋行于世。他不仅坐而论道,到必要时,他却能振笔而呼,参与实际的政治和各项社会运动;因此,他的一生显得多彩多姿;影响社会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作者汪荣祖,首先说出:「梁氏逝世已四十余年,中外学子于梁氏思想行动仍甚感兴趣,已撰成之论文专著不一而足。然于梁氏史之见

  • 文章記趙百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7期  作者:蘇雨 出版时间:1977-07-06
    关键字: 赵百辛 善饮健谈 《佛教文学史概》 《宋诗新篇》

    壬癸之交,余依天台,岁尾得梦荪战殁湘澧之讯,初春粪翁又吿百辛之丧,词客无灵,忠魂何托,转眼隔世,可悲极矣!百辛既死,若孀若孤,亦皆寄居天台,余初未之悉,嗣晤袁汀。乃造访于十字巷,见百辛像,及其夫人两儿女,当时痛恻,殆难言状。百辛著述精伙,已删削者,有「鲒亭集笺证」十二卷,「佛敎文史槪」「宋诗新」「明诗新论」「淸诗新论」四种,「闻钟室论文偶劄」十四册。已辑而未竟者,则有「词触」与其诗词各若干卷。其稿旧嵌庋甬寓之复壁中,今则如何,甚为悬念!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