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经历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凌源點滴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0期  作者:張儒甲  出版时间:1972-12-31
    关键字: 乡情 家世 经历 凌源 古绩 人民

    先父为张二爷焉。㈡学经历:余七岁入私塾,八岁入小学,而高等小学堂,而中学校而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机械科毕业,更入南京实业部全国度量衡局高级检定人员养成所结业复入中央训练团政工班新闻系,结业再入阳明山革命实践硏究院二十四期结业。曾任热河浙江台湾各省市县中等学校数理化敎员,训育主任,校长,省督学。二十余年抗战期间因做地下工作,被日本人监禁四年之久。得蒙中央政府敎育部发给忠贞人员奖状嘉奖。由地方公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参加大会五次会议了,但甚少发言,人皆云:斯人不言

  • 文章張丹斧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1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3-02-10
    关键字: 张丹斧 经历 鉴定古物字画 主编报刊

    吾郡儀徴張丹斧於淸末民初迄至抗戰前,在新聞界以文字嬉笑怒駡,傳神阿堵,並以擅長金石詞章,精通篆籀甲骨,名震一時。後署名爲丹翁。儀徴張氏,爲書香門第,篤信程朱之學,世代相承,奉行勿替。丹斧父某,爲廩膳生,遵守祖訓,品端行正,爲一循循儒者。丹斧幼年,聰慧過人,讀書十行並下,故在其十一、二歲時,已讀畢四書五經。詩文操筆立就,淸晰可誦,一時有神童之稱。其父對其希望甚殷,里人亦以大器相目。但其個性,詭譎機警,尤善惡作劇,使人受其愚弄,引以爲樂。其父守「易子而教」古...

  • 文章永懷 高光老師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廖傳淮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怀念恩师 交往经历 教学经历 钟皎光 往事回忆

    大学校长即将另有重用,校长一缺已由甲巨公推荐钟师接任,但又有乙巨公不表赞同,是以悬而未决。」我知此二巨公都是钟师的老友,乃踵钟府报告,并告知乙巨公虽不表同意,但并未提出候选人,似可走访乙巨公以示礼貌,并向甲巨公称谢,则事必可成。钟师不置可否,反以他是否适任此一大学校长及甲巨公何以并未告知相询。我乃答以就此一大的历史发展及现况而论,担任校长一职者,在学历上,应具有工学博士学位;在经历上,应具有大学工学教育及行政经历;在素养上,应具备高尚的品性,良好的声誉及

  • 文章黃興與明德學堂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黄一歐 出版时间:1976-01-15
    关键字: 明德学堂 华兴会 教学经历 黄兴 胡元倓

    谈到先君与明德学堂的关系,先要把胡元倓创办明德学堂的经过,简单敍述一下。胡元倓,号子靖,晚署乐诚老人,湖南湘潭人,生于一八七二年(淸同治十一年壬申),比先君大两岁。他少承家,由附生选光緖丁酉科拔贡。一九〇二年(光緖二十八年),湖南巡抚俞廉三选送留日官费学生,胡子靖与陈润霖、仇毅、刘佐楫、颜习庵、李致桢、俞诰庆、俞蕃同等同时被选赴日留学。到日本后,进了东京弘文学院(日本著名教育家嘉纳治五郞专为中国留学生所设)速成师范班。胡子靖在日本留学时,慕福泽谕吉之

  • 文章學生與我——之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楊崇幹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师生 教学经历 为人处世 关爱学生

    如:民国七十五学年度的暑假,我本没有高三的辅导课:教务处主任一打照面,他说:「您暑假代授一班高三的辅导课,如何」?我问:「你是征求我的同意吗」?他点点头,我以「最好不要」来回应他。第二天居然把课表交给了我。接课表后我深知:「数班」原任高一、二两个年级课的,是四川籍、学养深厚、教老到的国文教师,因为学生不太欢迎他。所以拉扯我来作「挡箭牌」,虽然不情愿,也只好勉强接受了。暑假过后高三数有两位同学的周记,道出她们的感受:座号二十九吴昭宜写的是:暑假的国文课

  • 文章我教英文三十年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魏富年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英语教学 台湾师范大学 教学经历 回忆往事

    幼年时我的数学不错,可惜英文就是不好,砲校毕业后,就有心开始英文,有位同学就给我说:「河南人不能英文,因为有鄕音,发音不标准。」我觉得有道理,就把英文课本丢了。后来升到上尉,受训回金门时,在台北等船,晚上逛到淡江英专,看到一间教室有位老师在教英文发音,我就进去旁听,没想到很快他就举行测验,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硬著头皮站起来唸了。他说:「very good.」就这样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第二天再去,一直读了一个多月,把音标学会了;就买了六本开明英文回到

  • 文章致力儿童文创作的严友梅女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程榕寧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儿童文学 创作 严友梅 人物经历

    在「儿童文」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收获丰硕的严友梅女士,是一位有福之人。家庭和创作,是她幸福,快乐的泉源。在她家雅致的客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杯握在手中的热茶,打开了她的话匣子。她是河南人,说话的声音又爽又脆,十分悦耳:「我自小就喜欢看书。母亲心疼我是独生女,没有伴儿玩,常买各种世界童话,给我作课外读物。那年头,可消遣的东西有限,我看光了童话书,就趁著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到他的藏书楼找书看。那时年纪小,虽然还不太懂文言文,我还是把古文观止,七侠五义都看徧

  • 文章介紹同鄉作家劉震雲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刘震云 作家 文学 经历

    于七月廿二日在中央副刊连载,颇受重视。写小说不仅要靠文字组织工夫,更重要的是「观察力」与「幻想力」,在此我们特辟专栏介绍这位年青的同鄕作家,下面是刘震云先生的一段谈话:梅新:接下来请刘震云谈谈写作经历。刘震云:我在非常偶然情况下,受到老师们的启发,走上文学道路。我从小在个人生活上没有他们二位幸福,我母亲的双亲早逝,她由外祖母抚养,长大后嫁给在县城工作的父亲,我出生时父亲是非常低职位的小职员,他养活不起母亲跟我,于是我出生不久就被曾外祖母抱到鄕下,六〇年大饥荒

  • 文章儿童文作家严友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1期  作者:申明珠  出版时间:1986-11-30
    关键字: 严友梅 儿童文学 生活经历

    儿童文作家严友梅,每日写作的时间,固定在早上五点到七点,近日乔迁至靠山的地带,夫婿一大早就外出爬山运动,总希望她能作伴同行,她总说:「等过一阵子再去吧!」由于新搬的家,许多东西得重新摆置,加以大作出版社也一块儿移过去,上上下下的书,果眞够整理的了!严友梅说:「眞不知道搬家算是大事儿,还是小事儿?为了这,我原本计画在今年春夏季出版的四本书,也只好往后挪期了。」严友梅的新作,包括儿童诗词与小品文。她是位坚持传统的作家,她认为儿童读物需以纯白话—没有废字

  • 文章洋門任教一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0期  作者:江幹才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洋门公 任教经历 往事回忆

    民国二十八年冬,我在高中毕业后,国家正在受日寇疯狂侵略,我国实施全面抗战。受局势影响,我失去继续求学机会。我家世代经商(贸易),多数子弟相袭从商,但我志趣逈异,不图一己或一家利益。为迎合时机,早有岳飞「精忠报国」之心。在未达此志前,却有一段极有意味的敎囘忆,现谨记述于次,以供世人之从事敎育者。在民国二十九年春,承友人介绍,至原鄕洋门公充任小学敎员。当时家鄕国民敎育,办得不很理想,原因是交通不便,一般人民生活艰苦,政府辅导不力,因此国民敎育实施的良否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