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生流亡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文选粹)外省流亡曲山东巴信诚的台湾经验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李光真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学生流亡 流亡台湾 三十五岁取得学士 日本半工半读 商学博士 接母来台

    国共内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令人掩卷泣血的一章。大陆沦陷,二百万军民随着国民政府来到陌生的小岛台湾,和刚刚才从日本殖民与国府「二二八事件」血腥鎭压中惊魂甫定的岛民迎面相交。本省人也好、外省人也罢,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故事,散发著坚毅与悯,令人动容。今年七十岁的巴信诚,是当年山东流亡来台的学生之一,目前担任台湾山东同乡总会会长。从落难澎湖到在台湾开枝拓叶,巴信诚是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八千子弟云和月早已习惯在战乱中一面紧抱书本一面流亡的山东学生们,眼见国共局势逆转

  • 文章杨其铣的奋斗与成就——从流亡学生到大学校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王國璋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杨其铣 流亡学生 往事回忆

    该校政治学系专任副敎授。因个性不够圆滑,本不愿再兼行政工作,但当时东吴大学图书馆馆长盛子良敎授辞职,端木恺校长请文学院院长兼政治系主任——王兆荃师,命我「勉为其难」,暂兼图书馆馆长一年。因之每周参与行政会报及每月之行政会议,故而与外文系敎授兼副敎务长的杨其铣先生,不时会面,加以彼此又是同鄕,而其背景亦为山东流亡学生,且我俩对大学敎育的看法也一致,在声气相投下,因而成为知交。所以其铣兄着我将他在私立东吴大学的忠诚服务及奉献,照实写出来,在「山东文献」发表,笔者

  • 文章山东流亡学生奋斗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馬忠誠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山东 流亡台湾 学生 奋斗 复学

    在江南的山东流亡学校有济南一二三四联中,烟台联中,昌潍临中等。约有学生八千余人,大家争相南移,吾校虽处湘南,但因湖南政局不稳,也连夜由郴县北方的栖枫渡车站搭车,撤退至广州。这是中国南方最后一个大都市了。没想到,号称有三百万装备精良的国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竟被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所打垮。眞是不可思议。被迫参军,血流马公大院到广州后因兵荒马乱,住处难觅,我校不得已只有住在中山堂的走廊上,白天风吹日晒,遇到下雨天,更是苦不堪言。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事到如今

  • 文章(壹、沧海忆往)读「山东流亡学生硏究」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王茂勳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流亡学生 读究感言 心灵迫害丧志 抗战流亡 背井离乡 流亡学校

    流亡学生」这个名词,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流亡学生被迫害「集体编兵」也是史无前例的。为了中国人的后代子孙幸福,希望它也是绝后的。流亡学生是动乱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惨痛史剧!「山东流亡学生研究」(1945~1962)为陈芸娟小姐就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的硕士论文。陈小姐的父亲—陈永昌先生为前山东第一联中的学生,陈小姐抱持着为其父亲撰写回忆录的心情写此论文,并为山东流亡学生的历史留下纪录。陈小姐的用心眞是难能可贵、値得敬佩!作者在绪论中阐述撰写该书

  • 文章一段启蒙与流亡学生生活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孔思遠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临沂中学 流亡学生 抗战时期 教育史料

    未成,乃只身去临沂城出发,过枣庄、临城、徐州,在蚌埠转船至田家庵,再步行经寿县、正阳关至阜阳倪若果山东临中,时省府已迁到皖北,设临时中学,接待山东流亡学生,在接待所经陈先生(临沂中学校友)面试后,即揷入高一,在长官店就读,校长为张敏之先生,(在台去世)当时设备简陋,但敎学却正规而认眞,学习风气很盛!而张校长乘一辆脚踏车,路边吃一碗面,为学生们的生活所需而奔波,每日天不亮,早已伫立操场,督率同学们早操,终生为敎育而牺牲的他,想不到在复兴基地的台湾,遭受了不白之

  • 文章鄕贤宋校长东甫先生百岁冥诞纪念文——大陆撤退前后流亡学生收容就读来台经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蘇佩言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宋东甫 百岁冥诞 流亡学生收容、就学、來台 峄县中学

    作者简介:苏佩言先生,原名秉萱,后以字行,民前五年生于滋阳。曾任滋阳县议员、敎育科长、省敎育厅视察,卅七年秋,奉派办理山东各校流亡学生之收容安置工作,贡献至钜。来台后,主持高雄市政府职业介绍所,同乡同学蒙受其惠者甚众。退休后,浸淫诗书,自得其乐。本文以其亲身经历,敍述详实,对流亡学生所历之艰险,可窥知一斑。

  • 文章(壹、滄海憶往)閒話李振清與桂永清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楊學孜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收编流亡学生 军官训练团 失言理论 安阳战役 徐州战役

    兼述李到澎湖收编山东流亡学生之始民国三十八年**局势逆转,徐蚌会战失利是一个大的关键,整个的军事形势,从此一厥不振,溃败的部队相继撤退到东南沿海的诸小岛。到台湾来的一些名将,从此消声匿迹,有幸运者也只能挂名设计委员或战略顾问等的虚名。李振清来台不过是一个光杆军长而矣!但基于当时澎湖的防务空虚,所谓时势造英雄,给了这位既非黄埔出身,又不是中央嫡系的李铁头一个大好的机会,而山东流亡学生更成了他升官起家的本钱。话说当年,李振清与桂永清,一个是总统身边的红人

  • 文章泗水流亡学生在澎湖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6期  作者:杜敬民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流亡学生 澎湖 济南联中 国共内战 张敏之

    澎海深千尺,难洗万古冤,逃脱敌人手,竟遭同党陷。天道何所存,风雪六月寒,信有昭雪日,凄凉五十年。上面这首五言律诗,是济南三联中学生,桐山籍现代诗人姜远程,悲悼山东烟台联中校长张敏之等七人被杀五十年后平反的感怀之作,不但描绘眞切,且讽而不怨,的确是佳构。回想五十年前,山东流亡学生,在澎湖从军一幕,心头沥血,至今尤有余痛,事件始末笔者身临其境,愿把这段史实及泗水流亡学生在澎湖之状况,举要敍述,以补正史之不足,间或月旦当时人物,是非对错,只有望鄕贤及读者去体会

  • 文章(專載)由山東同鄉會出錢出力創建員林實驗中學説起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苑作賓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流亡学生蒙难 师生冤死 回顾半世纪 筹建学校 回馈报本

    一、前言山东人在台湾,早居第三地位,约近百万选票,跟闽南客家之后,尤其国家部会长,中央硏院士,文博翰在朝,武将军掌权,社会治安守领,工商鼎实人家,要皆根源于三十八年,在澎湖八千流亡学生从军,于今垂五十年,已经是物换星移,沧桑变迁。回忆当时,大陆变色,政府播迁来台,不管社会各界,均表现同仇敌忾,誓死追随祖国,效忠领袖,要和共党一并死活。那种尖锐的贞操表现,以山东人最为突显,这也是山东八千流亡子弟,在澎湖从军和蒙难的主要原因。二、骇人听闻的七一三事件笔者

  • 文章山東私立震華文學院的細説從頭(二)——看震華文學院的起落興衰,記半個世紀的往昔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李殿明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山东私立震华文学院 流亡学生 往事追忆

    的地址电话很有用处。我离开济南,即到青岛,找到了要找的学校和同学,很快地有了卅六位同学就准备一起经上海转南京。但是,青岛这个名字,对人也都给予好感,一、它是特别市(全国占五分之一);二、是著名海港(水深港阔、不淤不冻);三、是避暑胜地(气候凉爽宜人);四、建设新奇(依山就势,滨海绵延);五、是市长及有关人员对外来的学生亲切优惠,尤其是刚刚由济南来的,一方面是人数不多,另方面是因住不了几天,只是过路而已,所以他们是以客人相待。(注:这是三十七年底教育厅安排流亡学生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