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校共返回2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第一輛汽車軼聞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彭松生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汽车 职业学校 发展历程

    一九二四年,永嘉县江北黄田黄建康,西溪永临姜建中在市区中山桥边(即广东会馆),租房办起了温州第一所汽车职业学校——「建康汽车职业学校」,并从上海某汽车行购来了一辆日本产的「纳雪」牌小客车,该客车为四行程两汽缸,七座客位,这就是温州有史以来第一辆汽车。该车从上海由「德利号」客轮达至瑞安港,从港口推到内河码头,搬上货轮,直驶温州中山桥该学校。以后竟发生了一件趣闻,那是该学校上课不久学员上驾驶实习课时,汽车不知何故就是发动不起来。学校无奈,四方打听修车师傅

  • 文章靑衿歲月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瑞安中学 初中 高中 学校

    但我拿回成绩单,又让她们露出安慰的笑容。上学没有多久,我的视力出现了问题,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竟看成白茫茫一片,尤其教动物课的老师,每次都在黑板上列表解释,上课我坐着不能抄写,下课必须向同学借笔记来抄,非常苦恼,后来父亲带我到永嘉配了近视四百度的眼镜才解决了难题。但是学生戴眼镜并不普遍,我怕同学嘲笑,上课时悄悄戴上,下课铃声一响,赶快收了起来。故乡没有学生带饭匣到学校去吃的风气,每天中午十二点钟放学,回家吃过中饭,换带下午所需的书籍,再到学校去上课,一年级

  • 文章民國初期之温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4期  作者:劉孔貴 出版时间:1974-04-30
    关键字: 温州 鹿城 商场 医院 学校

    于招商码头,事未果,听说反为船主击毙,无谓牺牲,良可悯也。吾鄕自五口通商以还,英美传敎士不少前来播传基督福音,并设立医院学校,医院方面,最早只由瑞安陈孝廉设立之利济医院于城南,及另一间李氏父子创办之百兰氏医院于县后巷,旋英衞理会创办白累德医院于简巷,接着瓯海医院开创于东山巷潭,医师不少来自外地,设备亦佳,洵为吾鄕造福匪浅。学校方面,则有艺文中学设立于资福山麓,校舍宽舒,校长蔡博敏师,认眞办学,诲人不倦。吾鄕在学术界稍有名气如刘廷芳昆仲、陈钟声等皆出身该校

  • 文章丽水市振华学校吁请捐资兴学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0期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丽水 振华学校 台胞 捐款

    本年淸明节期间桂荣一一度回鄕探亲祭祖,归程途经丽水市时,获悉吾邑迁居丽水市之同鄕共有三万余人,大多从事贩卖、劳动工作为生。由于渠等在当地均无社会基础,其生活至为困苦。依照中共规定,农村有农村人口,城市有城市人口,凡由农村迁至城市居住之人口,均列为「自理户」之人口,不能配给城市之粮(食)票,子女也不能进城市学校读书受教育,必须自行设法解决。因之,住在当地同鄕之学龄子女,皆遭遇无法受教育之苦,乃由服务教育界退休之热心人士,倡议筹设九年制之「振华学校」,以解决

  • 文章兩岸視障音樂交流在寧波舉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8期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视障音乐交流 启明学校 宁波聋哑学校 赠款

    两岸视障音乐交流之旅于六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在宁波举行,本次活动由台北市视障音乐文教基金会所策划。邀请国内杰出的视障音乐家共襄盛举,包括展翼合唱团第一女高音徐百香、啄木鸟乐团团长张育豪、主唱陈妍如、喜恩合唱团主唱郑信盛、二胡演奏家陈孟俊、曾宜臻及启明学校老师曾信荣等人,并捐赠款项给宁波聋哑学校(盲校)购置乐器设备,以培育当地的音乐人才。该会董事长毛葆庆表示,此行并促成台北市立启明学校与宁波聋哑学校(盲校)缔结姐妹校,也是两岸视障音乐界携手合作的新契机。同行

  • 文章武岭学校及其他三个各具特色的学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9期  作者:陳平山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武岭学校 基础设施 建筑 中山纪念中学 集美学校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好习惯,即某一个人在学问、德行在鄕里名重一时,或经济上宽裕时候,他第一个念头便是办学校,(早些时候称书院)我们奉化人也不例外,如晚清时候江回等先生办龙津、凤麓学堂,赵平之、陈鹤亭先生办剡源学堂等是,二十年代末,蒋氏北代成功,他第一个对鄕里的素愿,便是办武岭学校。武岭学校他请浙江省政府公债项内,拨出十七万元,在武岭西侧办起学校,东侧办农场,归农校领导,作为实习示范之用,夫人宋美龄女士对此大为赞赏,亲自为先生筹划,设计,最后请专家设计似法国鄕

  • 文章溫州敎育十年巨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5-02-01
    关键字: 教育 学历 学校 教师

    温州自古有兴学办校之风。创于西晋太康年间的平阳初学宫和建于东晋太宁初年的永嘉郡学,是浙江省的最早地方学校。北宋王开祖讲学郡城东山,成为永嘉学术和温州古代书院教育的开山祖。温州教育历史上曾有过南宋,晚清两度兴盛。南宋时,民间办学鼎盛,书塾书院到处可见,讲学之风遍及城乡,人才之盛,甲于东南。有『小邹鲁』之称,出现了著名的宋代教育家叶适。明清两代,温州各县书院与学塾遍兴,尤以永嘉的中山书院、乐清的梅溪书院、瑞安的心极书院和平阳的龙湖书院为最著名。晚清时,温州

  • 文章溫州之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蘇虹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发明 电话 电影 肥皂 学校

    上海国货展览会、京沪铁道部展览会、浙江西湖博览会荣获奖章或奖状。温州第一所培养纺织人员的学校——织锦学堂:清光绪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御史徐班侯的族侄徐柏麟从苏州学习纺织归来,对振兴温州纺织业热情甚高,遂于是年在温州城内道后关帝庙,创办了温州第一所织锦学堂,学制为三年。后因学生毕业后无法安排就业,仅办了两期即停办。一九〇八年,瓯海道郭则沄道台继用织锦学堂原址,办起永嘉第一习艺所,仍以织锦为课,学制改为两年,并设有实习工场。辛亥革命后,先后更名为平民习艺所

  • 文章歲尾年頭感慨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5期  作者:李文博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回忆 感慨 军事学校 舟山 台湾

    新创的军事学校受训。西北高原,物质条件,较诸江南,实有天壤之别。学生吃的面食,一斤馒头,最少含有二两沙土,韮菜炒荳芽,为日常主菜,床舖是在石硬的泥地上舖层麦草,上盖一张芦席而已,身穿粗布军服脚绑草鞋,每日接受三操四讲堂的文武合敎。苦的是冬天能在一个月内洗两次温水澡,算是幸运,所以老白蝨躱于土制毛线衣条孔内,如羣蜂密集,胸背发痒时,顺手掏出三五个,利用拇指甲卜卜夹死,成为日常听惯音响。陕甘一带,民间传说,有人一生祇洗两个半澡,婴儿产下时洗全澡,男女结婚前一日洗半身

  • 文章(專載)我來臺灣的第一年(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0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阮毅成 回忆 学校 码头 法学 教授

    也。我本思于船出吴淞口时,一眺我母校中国公学校址。惟船行过速,转瞬即已出海。即濒海之砲台湾车站与旅馆,及寳山县县城,为我昔年常到之地者,亦未见及。在船上遇王雪艇(世杰)、李超英、石志泉、许孝炎、蒋匀田、吴南轩、陶桂林诸君,皆系全家避难赴台者。在船行以前,固皆彼此不知会有同舟之雅。各人均不谈时局,只相互寒暄而已。在餐厅午餐后,忽不见大仁儿,至为焦急。后见室角有多人围立,趋前视之,则大仁方坐于沙发上,大讲故事,听者皆津津有味,时方八岁也。下午六时,过温州洋面

共223条记录 1/2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