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校共返回7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善會源起與山東工作史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同善会 源起 医院 学校 著述

    譯者按:本文譯自法思遠主編、上海廣學會一九一二年出版的《山東——中國的一個神聖省》(Robert Conventry Forsyth,Compiled and edited,Shantung,the Sacred Province of China,Shanghai: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12),作者衛禮賢(R.Wilhelm,又作尉禮賢,一八七三——一九三〇),德國基督教新教傳教士。衛氏於德國強租膠澳後來靑島傳教,先後在靑島、高密創辦禮賢書院、醫院及一些小學堂(當時習稱蒙養學堂),精通中國語言及風俗民情,參與靑島及西至高密一帶地方和民間事...

  • 文章流亡學生憶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劉德麟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学校校址 学校档案 山东省立临时师范学校 往事回忆

    退役。民国卅年前后,皖北重鎭阜阳一带,先后成立之学校校址及名称。一、国立廿二中:为李司令仙洲所创办,校本部设于阜阳城西南方廿公里处之柴集,一分校在阜阳西关——打蛋场——二分校在后湖,师范部在柴集正南方数公里处,学生计有鲁、苏、皖、豫等省,鲁省占大多数,依次为皖、苏、豫等省,校本部有一大特色,敎室规格整齐宽大,寝室、前厅、敎室都是淸一色的平房——大茅屋和小茅屋,这是说它的外貌,屋顶固然是麦稭覆蓋,而四壁自墙根至簷,也都是用麦杆编结成一排一排自下至上用细麦穅所合

  • 文章乡农学校再探讨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98-06-20
    关键字: 乡农学校 乡村建设 梁漱溟

    早期之鄕农学校,出自邹平县之「鄕村建设硏究院」,此「硏究院」并非今日大学中之「硏究所」。既可读硕士,亦可读博士。战前中国大学多未办硏究所,硕、博之士必须到国外读。胜利之后,我为五强之一,政府提高大学水准,培植高级人才,始有土硕士、土博士之产生。土者别于洋也。鄕村建设者,至为可取,是以有鄕村建设专家之出现。如晏阳初之倡导「平民敎育」,梁漱溟之主张「寓兵于农」等是。后为野心家山东省主席韩复渠所迷恋,认梁为「梁圣人」。梁为广西桂林人,民初投考北大未录取,誓言

  • 文章山东法律学堂——第二法政学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法律學堂 第二法政學校

    也说:「法律学校法律别科二班,实于前淸宣统三年四月开课,其时各校风气,往往开课四五月后,尙有请求入学者;或已经入学,延至四五月,尙未到堂者」。[2]校规废弛,龙蛇混杂,马马虎虎。后经提法司整理颓风,宣示自宣统三年四月「别科第二班开课之日起,算满一月后,已允准入学而延未到堂者,即行开除,未入学者,虽有如讲习科(法政学堂)年半毕业文凭。亦不得援例请求入学」。紊乱的情形,始稍有轨道。法律学堂在京师是直隶修律大臣或法部,在各省是属提法司或高等法院。山东法律学

  • 文章山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79-03-20
    关键字: 山東公立工業專門學校

    南关正觉寺街西口尙志堂金线泉,宣统二年决定优级师范选科结束后,继办济南中等工业学堂。次年武昌起义,接着民国成立,学制系统重新订定。元年十月二十四日公布专门学校令,十一月十三日公布工业专门学校规程。工专本科修业年限为三年,得设豫科,修业一年。本科分为十三科,一土未科,二机械科,三造船科,四电气机械科,五建筑科,六机织科,七应用化学科,八采矿冶金科,九电气化学科,十染色科,十一窰业科,十二酿造科,十三图案科。民国二年,山东将前靑州府高密中等工业学校与济南

  • 文章山东公立矿业专门学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80-03-20
    关键字: 矿业 文化教育 学校

    一、成立、编制、课程与设备山东公立矿业专门学校原名山东矿业传习所,隶属实业厅,民国九年三月遵照部令改名矿业专门学校,经费仍由地方实业经费项下支付,故隶属实业敎育两厅,并呈农商部备案,后来才改用地方敎育经费,全由敎育厅管理。校址在济南东关山水沟街,面积五十八万六千三百五十方英尺,分散两处,不相连接。该校以养成矿业专门人才为目的,其编制据民国九年该校章程,分为㈠本科,㈡预科,㈢预科补习班,㈣讲习科。升入或投考资格,升入本科为预科修业期满成绩及格者,修业三年

  • 文章「八千子弟到江南」讀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1988-12-20
    关键字: 学校内迁 抗日战争 学生

    读山东文献十二卷四期,陈鄕长子雷先生大作:「八千子弟到江南」及十三卷三期:「南国血书——续八千子弟到江南」;始知陈鄕长乃是山东流亡学生的再造大恩人与恩师。笔者忝为山东流亡学生的一分子,谨在此致敬!提起抗战、戡乱期间的流亡学校师生那段艰苦岁月,实难令人忘怀。其中在物质生活方面虽然艰苦,但由于师生均生活在一起,同甘共苦,老师对同学均关怀毕致。对同学来说:师生之间,自校长以下全体老师均系身兼严师与慈母的双重任务。故同学们在读书与精神方面,均是奋发向上,乐观奋鬪

  • 文章教会自立与青岛学校起源秘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韓同文  出版时间:1998-06-20
    关键字: 青岛学校 起源 教会 历史资料

    稍大礼拜堂,又创办一所中学,文会馆肄业的马德成为坐堂老师,姜文浩为汉学老师。三天后,郭显德又和仲允升长老到南北岭(原名董家庵)开堂会,发展了六十九名敎徒,推举董立宗、孙文伦为长老、董思江和董思海为执事,成立庵岭支会,南北岭在深山裏很隐蔽、村很小人不多却全家全村都信敎,是明永乐年间由云南迁来的军垦移民村(见董氏家谱),全村男女老幼都迫切要学道,学民主共和思想,因全都不识字无法敎学,只好识字与学道同时并举,全村人都学道办学,不但创办小学而且还创办妇女识字班等成人学校

  • 文章山东省立第一临时师范学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桑著齡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山东省立第一临时师范学校 陷区青年 学校历史

    民国三十三年春,山东省立第一临时师范学校,建校于安徽省阜阳县城西约十五公里之倪老寨与倪新寨。两寨相距约一公里,校长为刘敍宾(少卿)先生,校本部在倪老寨。两寨皆有教室及教职员、学生宿舍,老寨正北约一公里之后湖,是山东省立第二临时中学所在地。其西南约二公里之三王寨,是山东省立政治学院所在地。又其西约三公里之柴集,过去是国立二十二中所在地。该校西迁后,政治学院的自费班继设于此。此一甚小之范围内,本是偏僻鄕野,竟汇集如此众多之师生,顿成人文鼎盛之区。三十三年春临

  • 文章山东省立临时职业学校的囘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吳鴻海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山东省立临时职业学校 流亡生活 学校历史

    逃出,奔向政府管辖的后方。其中一部分逃到皖北,投靠省政府。这时的省政府,寄人篱下,已是困难万分,但眼见自己省内忠贞爱国子弟的到来,又那能袖手不管呢?!因此就创立了几所流亡学校,临时收容安置他们。计有政治学院、两所临时中学、两所临时师范、一所临时职业学校和一所小学。总算给这些历尽千辛万苦、冒险逃出沦陷区、愿意追随政府的爱国靑少年们,解决了读书的问题,也找到了栖身的地方。这在那批流亡学生们是终生不会忘记的!也永远感激政府的!山东省立临时职业学校,设于阜阳县的倪老

共71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