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校迁址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与上海中学校长郑西谷先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9期  作者:鈕長耀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郑通和 上海中学 中学校长 学校迁址 抗战时期 政府官员 人物生平 追思故人

    苏讯」三卷第十二期,刋登了程肇鸿先生「记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兼悼郑西谷校长」一文(也承程先生惠寄),使我也想起了郑通和先生,和有关上海中学迁址的一段往事。我和郑通和先生缔交近五十年,他当上海中学校长时,我任上海特别巿立敬业高级中学校长。两校都在上海巿之南巿(上中在陆家滨,敬业在聚奎街),相距呎尺,平时常有来往。当时上海县政府将迁出上海特别巿,江苏省政府同时批准上中迁校。为了县治迁移,还组织了一个县治迁建委员会,我是委员兼召集人之一(当时我兼上海县党部

  • 文章總統 蔣公的敎育思想與實踐精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0期  作者:戴運軌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蒋介石 教育 学制 升学 道德 科学 迁址 学校

    蒋总统晚年推行「九年国民敎育」,泽及全民。主张道德与科学并重,奠定文化基础。中大新校址难题,幸赖 总统迎刃而解。一、蒋总统以「兔试升学」就是「九年国民敎育」之准备国父手订「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有云:「凡在自治区域之少年男女,皆有受敎育之权利。学童书籍与学童衣食,均当由公家供给。学校之等级,由幼稚园而小学而中学,当拾级而登,……。」试问如此理想,经费从何而来呢?国父在此书中已有解答。他以为所需经费,以人民义务劳动之结果,当无不足之虑。……在民国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