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历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自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劉安祺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刘安祺 自传 家世 学历 经历

    人世,国仇家痛,余感伤不知所已。余妻黄经达氏,出自长沙名门,余子女七人,长男之中,留美攻读植物病害系,次男卫中,在台攻读陆军官校第三十六期,女三人已出嫁,六女、七女正攻高中,余家虽经济状况不见宽裕,然妻贤、子女忠厚纯朴,天伦和乐,足以使余安心效命国家耳。学历余髫龄入私塾,十二岁入韩庄鎭立高等小学,继考入私立山阴中学,民十三年秋甫毕业,鉴于当时军阀祸国,帝国主义者侵凌,九洲鼎沸,中原变乱频仍,悲切外患内忧,国势日非,乃坚决请准双亲同意,间关赴广州,毅然投考黄埔军校之

  • 文章困而學之的心路歷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4期  作者:李道顯 出版时间:1994-12-25
    关键字: 往事回忆 自传 休学养家 求学历程

    前言民國六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通過教育部的論文口試之後,終於獲得了中華民國的第七十四個國家博士。第二天的上午,大家長「伯英老」宗黃先生,特地打電話到舍下祝賀嘉勉。並囑我把艱苦的學習歷程,寫成一篇報導性的文章,以便在「地方自治月刊」上發表。他說:「我們雲南同鄉子弟,在國内外獲博士學位的不多,像你這樣自小離家獨自奮鬥,全憑苦讀去爭取公費,而獲致殊榮的更是難得,所以你的奮鬥歷程,正可作爲一般青年學習參考的榜樣。」我除了默默點頭之外,並問他何時交稿?伯老說:「隨...

  • 文章抗日烽火中國立第廿一中學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駱名偉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王仲廉 创办中学 建学历程 抗日战争

    (注:仝菊圃校長 (仝維華 提供))(注:創校校長王仲廉將軍 (陳明樹 提供))一九四二年,時任卅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蘇魯豫皖邊區挺進軍第二路總指揮的王仲廉將軍,軍書旁午,日無暇晷,而創辦國立廿一中學尤為勞瘁,賦詩一首曰:「東南淪陷五經秋,遍野哀鴻入目愁;未卸戎衣興教育,樹人端為雪讎仇。」爲國儲材 將軍辦學上世紀四〇年初,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處於最艱苦的年代,生活在蘇、魯、豫、皖淪陷區的廣大青少年和愛國知識分子,飽嘗了日寇的殘酷踐踏,承受著當亡國奴的屈辱,滿懷著...

  • 文章張學良與遼陽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黨鳳山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人物事迹 求学历程 抗战历程 张学良

    被已故總理周恩來譽爲「千古功臣」、「鐵血男兒」的張學良將軍,是一位具有民族氣節和高尚情操的愛國者。他的英雄事績,在海内外廣泛傳頌;他的高貴品德,受到全國人民的崇敬和愛戴。張學良將軍已走過的人生旅途,不論是在繁忙的政務、軍旅生涯中,還是在被囚禁的囹圄日子裡,都與全國人民息息相關,同時也與遼陽人民緊密相連。尤其在張學良少年啓蒙,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以及看來的除掉「楊、常」,實現東北易幟;發功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等重要事件中,都有遼陽人參與協助,爲使讀者瞭解...

  • 文章辛亥廣西學生北伐敢死隊槪説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北伐敢死队 学生名单 升学历程 教育科目表 军官信息

    棚(班),合计一百二十六人,恰与黄绍竑撰「辛亥革命前后的广西局势和广西北伐军」一文中的敍述符合。拙作「辛壬广西独立与桂军北伐」(载本文献季刊第五十五期)、「广西新军与辛亥革命」(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一期)两文,特别采从黄绍竑的后一种敍述,认定广西学生北伐敢死队的队员合计为一百二十六人,就是以上述两项考虑作为依据,是否有当,仍祈各方高明指教!二 北伐敢死队学生的升学历程广西学生北伐敢死队的成员,原以来自各文学堂的学生居多,来自广西陆军小学

  • 文章我的前半生

    来源期刊:《浦東》 第60期  作者:戴天 出版时间:1990-04-15
    关键字: 求学历程 小学校长 工作日记 抗日战争 桂南战役

    「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暗點人生壽限,雖然時代在進化,社會在改變,這話要加以修正,却八九不離十,差距不會太遠。我今年虛度七十七,人生步伐尚未休止,未來歲月,實難預測,閉上眼睛,多彩多姿,驚心動魄的往事,歷歷在目,為使關懷我的鄉親友好,對我有進一步的瞭解,謹將四十年前驚險鏡頭,槪要摘記,名曰「我的前半生」。

  • 文章回眸憶往事 豁目望新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4期  作者:史致圻 出版时间:2000-05-10
    关键字: 象山县 昌国办学历史 学校历史变迁 教育设备 培育人才

    象山昌國,以武起家,由衛成鎭。但文風素盛,明萬曆間出過榜眼邵景堯。清季創辦的小學。迄今已有百年歷史,滄桑話舊,値得追憶和回味。說到昌國辦學,首先得提到兪葵思和蘇良彝兩位前輩。兪葵思生於一七七六年,鑒於里中貧若子弟沒有讀書的機會,他千方百計蓋起一座義塾,出資延師,題名養正書院,使學子多所成就,鄕里受惠。可惜人亡政息,一八二四年兪公逝世,書院也銷聲匿跡了。另外一人是蘇良彝,他幼治舉業,好攻水利之書。一八八〇年受聘監修龍泉(今高塘島)、鶴浦(今南田島)兩塘圍墾...

  • 文章似庵六十自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家世 学历 从军经历 治军方法 战术教育 修治兵学

    生平于此屡验不爽,故余独不戚戚于拮据,亦不悭悭于挥霍也。然余父母以避倭乱而入蜀,皆弃养于陪都。国势蜩螗,特艰用匮,遗命崇俭,未尽哀礼。一念他时万里归榇之艰,则心若有所怖。二、学历辛亥鼎革之际,余方就学高等学堂,始业未久,风云倏起,同学少年多奋志赴军,因随之去,就淮北援军总司令、顾荩臣(忠琛)先生部参佐,军书相从,以北伐未几,南北和议成。乃考入江苏讲武堂,肄业几一载。民国元年冬毕业,派为陆军第十六师学习官,既而任排长。民国二年夏于役二次革命败绩,旋散归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