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习生活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不一樣的人生——臺灣交換學習有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7期  作者:陳冬冬  出版时间:2013-04-10
    关键字: 赴台交流 学习生活 回顾感怀

    作者本文作者陳冬冬,湖北武漢人,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二〇一〇級歷史文獻學專業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及清代學術史,在《中國史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曾獲得大陸博士生國家獎學金、教育部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中國古文獻獎學金碩士生二等獎及博士生三等獎。二〇一二年二至六月跨海來到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班做交換生一學期。

  • 文章憶齊魯大學讀書時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李文欣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齐鲁大学 学习生活 人物回忆 历史集萃

    七十三年十二月九日,齊魯大學旅臺校友假臺北市臺灣大學校友聯誼社聚餐,會中李學長培華囑我寫一篇關於母校的文章。近年,內子王沅叔患中風,半身不遂已數年,起居飮食需人扶持,日夜均要人照顧,致無暇寫作,惟方命難違,雖無資料可以參考,僅就記憶所及,追記一二,若有錯誤,歡迎指正。基督敎在山東傳敎甚早,有英國的浸禮會和美國的長老會,他們傳敎的範圍並不衝突,在膠濟鐵路沿線自靑島至濰縣爲美國長老會傳道區,他們興辦的廣文學校設於濰縣,文會館在煙臺設立,自益都以西至濟南則爲英...

  • 文章烽火連天 熾肝腸百煉丹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6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2004-09-10
    关键字: 回忆录 婚礼 学习生活 象山 行程经历

    十五、結褵珍重意游子故園心辦完麗霞的喪葬回校,不久就接到家濂、立德結婚的請柬。家濂是高中時同班畢業的老友,他原籍福建侯官,父親游宦到杭州,故在杭讀書,家中兄弟姊妹多,其母育過十胎,留下七人,四男三女,家濂是男孩中最末一個,大哥在海軍服役,四哥是教授,大姊嫁給四川教育學院的杜教授,因經營歌樂山房產開發在歌樂山擁有一處不大的別墅。三姊體弱,小妹年稚,尙待字閨中,蒲立德是湖南道縣人,父親曾任知縣,致仕閑居,膝下一兒一女兩枝花,她弟弟立仁就讀於重慶大學。立德是中...

  • 文章(風土鄉情)靳江就讀憶往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8期  作者:陶鼎尼 出版时间:1990-02-20
    关键字: 靳江中学 校园环境 校园陈设 学校老师 学习生活

    靳江中學,是我的母校,它的前身是靳江高小。後來因各父老有鑒於靳水四鄕——芳儲、石潭、高露、麟峯,沒有初級中學,建議高小,於四鄕各設一所,而將本校改爲中學,使四鄕子弟,有就讀中學之所。其構想甚佳,其改設中學,也就成了事實。這時,我還是該校高小的一年級生,校長是楊毓華老師(前任是蕭慶涵公),如今突然改爲中學,我便要去芳儲鄕在塘邊壩新設立的高小二年級就讀。離家路途較遠,不免有些困難,乃即報名,投考新成立的靳江中學,僥倖錄取就讀。靳江中學,是因靳水而得名。地點在...

  • 文章憶:國立第七中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張永健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国立山西中学 抗战迁校 学习生活 国立七中校歌歌词

    民國廿六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侵華戰爭,我全民奮起長期抗戰,奈以武器不足,北方地區相繼淪陷。日軍到處殺人放火,姦淫施虐民衆、學生流離失所,政府本著抗戰建國方針,急需人才,乃即設立淪陷省區國立中學,收容失學青少年,爲未來國用,國立山西中學遂於民國廿七年三月十六日成立於陝西南部洋縣。漢中平原(盆地)位於秦嶺巴山之間,漢水流域。山明水秀,氣候溫和,農產豐饒,民性純樸,民生小康。漢中乃三國時咽喉要地,陝南之首府。褒城、漢中、城固、洋縣、安康等爲稱成此區域之縣...

  • 文章暑期進修生活淺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劉祿成  出版时间:1982-10-02
    关键字: 教师进修班 学习生活 往事回忆 人物感赋

    兩個月的暑期進修生活結束了。我考完「高級統計學」最後一課,急急忙忙地收拾行裝,掛着满身淋漓的汗水,搭上欣欣「二三六」路公車囘家,洗了一個冷水澡,吃了些水菓,靜坐下來休息休息。囘想這次參加暑期進修,好像經歷了一場人生戰鬪,增加許多意想不到的閱歷與新知。我這次本着「做到老、學到老。」的古訓,申請參加國立政大擧辦的「暑期敎師進修班」,沒多久就接到了錄取通知,可說是「如願以償。」七月六日下午就去報到。校中環境幽靜,林木葱葱,一股淸凉舒適的感覺油然而生,來時所染受...

  • 文章(憶舊懷往)少年求學記趣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3期  作者:劉遐齡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求学经历 刘氏宗祠 学习生活 同窗情谊 抗日战争

    少年不識愁滋味去年整個暑假,除了授課以外,亦在抽暇譯校「六大觀念」一書,正在私自慶幸工作完成,可將初稿航寄台北名著譯述委會交差之際,突又獲得「寧鄕文獻」主編袁暌九鄕兄的「限期交稿」來信,促在不及兩週的時間之內,航寄「長文」,因未指明題目,一時不知何以爲報。猶憶去年文獻第二期出版之前,即會接到指示,促將個人求學經過,撰寄專文,當時因爲初得文獻驚喜若狂,遂卽縷述所感,勉強應命,而僅應允於「第四期」之後,再爲撰寫少年就學情形。此非故意推托,實以少年生活平淡安祥...

  • 文章懷念「三一春精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4期  作者:黃統鑄 出版时间:1984-04-10
    关键字: 温州高中 迁校青田水南 学习生活 军事训练

    建设,一面复课。将沿江沙滩一段开拓为升旗集场地,将果园隙地铲平为运动球场,将寺庙祠堂间隔为校本部,利用当地土产茅竹搭建敎室、宿舍、厨房及餐厅。学习生活点滴从繁华都市到山鄕,从高楼华厦到竹篱茅舍,环境的遽变,生活方式必然随之改变,方能适应。脱下皮靴换草鞋:球场敎室道路,到处泥沙,皮鞋里满足泥沙不是滋味,于是草鞋应运而生,草鞋用稻草制鞋底,以麻绳缀上耳朶,穿起来空前绝后,凉爽轻松,并需穿上一双布缝袜子以免擦伤尊脚。糙米咸菜豆腐汤:山鄕无法采购大量鱼鲜蔬菜,故半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