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孟子学说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之本在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4期  作者:曹世昌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国家 家庭 孟子学说 民族文化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所以教育攸关乎人才的培植国本的大计,教育的良窳,对国家的治乱兴衰,乃至民族的存亡绝续,实有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来说,现代国民通常要接受三种不同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此三者,尤以家庭教育为根本。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犹如一个国家的缩影,因为家庭有人、有地、也有主权和组织,完全和国家类似;所以家庭门内,家长为尊,享有独立自主

  • 文章陆象山先生事略及其学说槪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李友桃 出版时间:1976-10-02
    关键字: 陆九渊 学说概要 王阳明 周敦颐 孟子

    所以敎人要先辨志,更要辨义利公私。他又说:「要当轩昂奋发,莫恁他地沉埋在卑陋凡下处」。又说:「此理在宇宙间,何尝有所碍,是你自沉埋,自蒙蔽,阴阴地在个陷井中。」又说:「道不远人,人自远之耳」。(见文集)这是激发人的志气,敎人自立自重,人能于德行上多做些工夫,使知本心之善,即无所用于六经而六经,亦不过是我心的注释而已。这是象山先生的朴实处,其为学如此,其做人亦复如此。为阳明学说之先导:象山之学,以圣人求仁为本,能以孟子先立于其大者一语为立学宗旨,发挥孔孟之眞意

  • 文章贈書友誼的深厚情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赠书 书评 孟子荀子性善性恶学说研究》 儒家

    一、前言彼此赠书,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思维深厚,价值连城,「以友辅仁」的表现。笔者赠送乡长谢恒德兄一本微不足道,自传性的《千山万水独行》一书,自费出版。随即恒德兄回赠其大作《孟子荀子性善性恶学说研究》一书。经颜嘉德兄转交。书于民七十一年八月初版,文鸿出版社出版,系精装本,设计精美,内容详实丰富。参考书共计二百三十三种,集中外古今有关哲学之大成。论述井然有序,词顺义彰、清晰明确,转化创新,有本有掏,实具有高度的学术性价值。笔者读后,获益匪浅,颇有

  • 文章新人性論要義

    来源期刊:《江津》 第34期  作者:王思誠  出版时间:1974-01-30
    关键字: 孔子 孟子 人生哲学研究会 新人性论 孔孟学说

    明、有意志、有位格、有权柄、有尊荣、有作为、作主宰的天。亦即前述活的神一样。也唯其如此,所以在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孔孟学说中,也充满了崇天敬天的思想。如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篇)「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又如孟子说:「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孟子:万章上

  • 文章大學篇結構新探

    来源期刊:《同安》 第52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大学篇 文章结构新解 中庸证明 孟子述说证明 王阳明学说

    宜当首释诚意,由诚意统摄八目,乃天命率性之道。[1] 见王阳明全书古本大学序。[2] 见王阳明传习录卷一徐爱录。[3] 见王阳明传习录卷一徐爱录。[4] 见朱子四书集注中庸篇。[5] 见王阳明传习录卷二答顾东桥书。[6] 见王阳明传习录卷二启问道通书。[7] 见王阳明传习录卷一薛侃录。[8] 见孟子离娄章句上篇。[9] 见孟子离娄章句上篇。[10] 见孟子尽心章句上篇。[11] 见孟子公孙丑

  • 文章孔子成德達材之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9期  作者:林漢柏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孔子 中国文化精神 儒家学说 钱穆 孟子

    、「依仁」、「游艺」、四者之所指,以及这四者的关联,分别述说如后。一、道、德、仁、艺四者涵义所谓道。说文:「道,所行道也」论语阳货篇孔子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道底本意是道路,道路为人们所共由,引申而有道理之「道」。因为道理必是至当不易的法则,同样为人们所共由。孟子所谓「夫道,若大路然」;就是此意。「志于道」的道,便是孔门所认为吾人修养应该遵循的大道,类并生并育、并进,应该有共同遵循的道理。岂但人类?就是天地万物与吾人并存并育,也应该有其生存的道理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