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嫁娶习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双人枕头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8期  作者:古卞兒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双人枕头 抬亲 嫁娶习俗

    已失记忆,此乃泗水鄕间嫁娶习俗,特记之以免湮失。

  • 文章宜黃棠陰古鎭民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9期  作者:宜黃台辦 出版时间:2012-11-15
    关键字: 宜黄棠阴古镇 民俗风情 嫁娶习俗 造屋乔迁

    宜黄棠阴古镇居民凡娶、嫁、造、迁均需择吉日,有关习俗如次:男娶:届时门面披红挂彩。设席三天。前一天大早必选派人数逢单的十数人为「亲生」,送赍肉、鱼等前往女方迎亲。晚上设暖房席,邀集有直系血缘的内亲入席:当日晚上为正席,邀请亲朋好友参加,人数居多:第三天早为陪席,酒肴更丰盛,内亲入席。女嫁:设席两餐。前一天,当男方的亲生来到时,必将大门关闭,不让直接进门,此时男方亲生须在外点燃鞭炮,以示「叫门礼」,放完后,亲生还须将自带的火种从门缝中送入门内,女方接火后

  • 文章沭陽婚俗之演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地方风俗 婚姻制度 嫁娶习俗 迎娶新娘 合卺礼

    古时,沭阳婚姻制度,具有封建色彩,男女婚姻要门当户对,所谓「笆门对笆门,板门对板门。」青年男女订婚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过月老冰人撮合,请当地有名望之读书人写订婚柬帖,帖内引有「秦晋之好」、「朱陈一家」字句,用红丝线扎妥,男女两家相互交换,各家把此柬帖当作圣旨收藏。此做法谓之「传媒过柬」。如此,便成为合法之婚姻,更不用说,符合传统之古风古俗者也。男女到嫁娶之年,男家办好四样礼,果品糕点之类,请媒人到女家「开生庚」,又叫「要生庚」。去一、二次

  • 文章山村的嫁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黃福榮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山村 嫁娶 习俗 客家人

    我的家乡是武夷山脉南端「客家人」聚居的小山村,是群山环抱的村庄叫「三河官田村」。自上祖开垦定基以来已经历三百年沧桑,在村繁衍有十代黄姓子孙,山村人的嫁与娶亦随沧桑变化而转换著观念。近年来,我在编写家谱经考证和所见间的,山村的嫁娶观念变迁历史,可窥见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足迹,在此容我作「井底说事」将其变化过程大体分三个不同时代述之。步行时代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前,我家乡那山村对外往来,靠的是辐射至邻村的多条羊肠小道,名副其实的「山路十八弯」,沿山路可步行直通

  • 文章我國婚姻的淵源及演進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婚姻渊源 史料记载 风土习俗 订婚嫁娶

    每年冬季婚嫁之事特别多,这是农业社会的遗风,因古代四时多勤于农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农忙已过,正是结婚的佳期,谚语云:「有钱没钱,讨个老婆好过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理所当然之事。近来收到几个「红色炸弹」,想起我国婚俗及其演进过程来。我国早就有婚俗的存在,到了周朝有所谓「聘娶婚」,发展到汉代以后,婚姻制度更为完善。婚姻的意义而言,是指嫁娶仪式或夫妻称谓「壻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壻之父母相谓之为婚姻。」现在各省的说法和古代稍有不同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