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女作家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外最具创造力温州女作家——张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6期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温州 张翎 女作家 《余震》

    张翎是当今海外最具创造力与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出身在鹿城,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一九八六年赴加拿大留学,后定居加拿大多伦多市。上市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张翎开始在海外从事写作。《余震》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唐山地震三十周年纪念日那几天,她无意间翻阅到一本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书,一下子将一些往事直直地杵到了她眼前。张翎觉得地震时对自然地貌的毁坏,假以时日都是可以修补,但对人的心灵造成的伤害,却很难用数字和量词来衡量。《余震》就是从这个角度描述了唐山大地震如何

  • 文章燕趙之光文學才女美文作家傑出教授張秀亞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5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张秀亚 才女作家 《北窗下》 《秋夕》

    少女时期即享文名张秀亚(一九一九—二〇〇一),当代著名的女作家,河北沧县人,一九一九年九月十六日生于沧县故居(今黄骅县),该地临近渤海,风景秀丽,为宋代词人李之仪的故鄕,文风甚盛。其外祖父则是浙江绍兴山阴县,为千岩争秀,万壑争流之地。张秀亚秉两地秀仪之气,文思蕴藉,笔触细腻,描景抒怀,感情丰沛,感人至深。张秀亚家学渊源,幼受文学薰陶及自然景物感染,爱好文学艺术,四岁开始启蒙识字,稍长就读于天津贞淑小学及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女师。于前期三年级,尙在中学时,即

  • 文章羅洪是誰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7期  作者:鄭樹森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姚罗英 罗洪 中国女作家 文学赏析

    「罗洪是谁」这个题目、郑树森先生竟能各方査证,写了出来(见七一年九月八日中国时报副刋),虽多阙畧,亦实在不易。按罗洪在现代的作家中应有其地位。予虽与彼及其夫朱雯有数年交往,但所知仍属有限。可以补充郑君所述的、为1.彼极温柔,沉默寡言,颇饶东方女性美。2.罗洪是否为其笔名,抑彼本即姓罗名洪,尙无从确定。有次我问她:「罗洪像男孩的名子、是否你本名」?她笑着答:「名字只是一个人的符号,你叫我罗洪,我答应你,何必寻根究柢」?3.她的钢笔字极娟秀,她给我的信笺

  • 文章記羅淑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9期  作者:一波  出版时间:1968-05-01
    关键字: 罗淑 川籍女作家 巴金 成都女子师范 马宗融

    三十年代的川籍作家之二十四在川籍的女作家羣中,罗淑是最杰出的一个。罗本名世弥、罗淑是她的笔名,这笔名是巴金替他代取的。因为世弥从事文字工作,首先是致力于翻译,所译旧俄的妇女革命小说「何为」,即用世弥的本名。及后创作小说数篇,先交巴金看看,巴金认为很好,遂拟予选刋,又因世弥不愿以眞名发表,所以巴金替她署名「罗淑」了世弥是简阳县石桥井人,生于民国前六年,死于民国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农历正月十八日)地点是在抗战第二年的成都,死因是产褥热,享寿三十四岁。葬在

  • 文章一幅看不完的風景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余方德 出版时间:1998-02-10
    关键字: 中国 环太湖女作家笔会 纪实

    的作家也深入太湖流域来采风、生活,吸取营养。然而,太湖流域的文学界基本上仍各自为政,处于「散兵游勇」时期,没有自觉地走向区域性创作,共同打出「太湖牌」,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的吴文化特色的「太湖派作家羣」。于是,苏州、无锡、常州和湖州四城市的女作家们首先联手,首先来吴越古邑——湖州市,以笔会形式就世纪之交的太湖文学进行硏讨,五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在湖州吴越宾馆,召开了一九九七中国环太湖女作家笔会,并特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苏州著名作家陆文夫、原文艺报副主编、著名评论家陈

  • 文章送一份厚禮給同鄉女性作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4期  作者:毛宗易 出版时间:1998-09-10
    关键字: 同乡会 赠礼 女作家 厚礼 简介

    成名不易,獲利也難,世人無名利心者,鳳毛麟角而已,有人努力奮鬥一生,達不到目標者也多,除本身具備條件外,還靠機運,筆者這裡就有一份機運。道家、自鳴清高者、能力不足者,厭惡名利,認爲愛好名利者,爲沽名釣譽之徒,於名疆利鎖下浪費人生。但厭惡名利者一生,又得到什麼?清心寡欲獨善其身而已,在筆者看來,眞箇虛度一生。筆者青壯時,也許受了此種害人言論影響,從不過問名利,以致蹉跎歲月,一事無成,韶光逝去,後悔已晚。筆者認爲人生目的在求取正當幸福與快樂,短短數十年,來人...

  • 文章(專載)我的堂妹「三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6期  作者:陳懋文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三毛 台湾女作家 探亲 祖国文化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鄕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一曲《橄榄树》的歌词,以其对故鄕深切的怀恋之情,曾经牵动了多少颗游子之心!万万没有想到,这首歌词的作者,原来就是我的堂妹陈平——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随着海峡两岸探亲的开放,经过一年多的书信寻觅和来往,去年四月五日我们终于重聚了。「我囘到上海了,太高兴了,这一切好像都是在梦中……。」在虹桥机场上,平妹对我一边说,一边热泪禁不住如泉水般涌出。平妹离别故土已有四十年了。这次她一个人囘大陆寻「根

  • 文章民国以来宁波五大女作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1期  作者:應鎮國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宁波 民国 女作家 简介 生平事迹

    我写这篇文稿的动机,来自《宁波帮杂志》报导应文婵遭遇白色恐怖一文。主角姓应,与我同宗;是慈谿人,更属同乡。好奇与关切心驱使,从网上找到宁波大学教授毛海莹写的应文婵传记式一书内容,又从中看到当代文学家宁波大学宁波帮研究所所长戴光中教授序文,提到民国以来宁波出了几位横扫一百年之文坛女作家,于是产生替《宁波同乡》会刊为文报导的冲动。戴教授称这五位女作家是:奇女子应文婵、留学生文学鼻祖於梨华、风靡华人世界亦舒、一书动世界的包柏漪、海派文学祭酒苏青。她们每一个

  • 文章誨人不倦的名教授與撫育兒女的女詩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名教授 朴朗吟 崔载阳 女作家 坚守本职 母子亲情

    她那个赌博败家、不能养家的丈夫,为为遗嘱云:「百结鹑衣忒可悲,郎归休在五更时。寒窗月冷西风苦,犹有床头四岁儿。」中国历代都有女文学作家,而留传到现代的作品或作家人数,以淸代的为最多。据施学诗编的「淸代闺阁诗人征略」,收录计一千二百七十四人。又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中所录淸代有三千五百五十四人,占历代作家总人数百分之九十以上,则由于时代较近的缘故。(民国的尙不计算在内)淸代妇女作家在袁枚门下的女弟子中颇负盛名的,列于随园女弟子诗钞(集)者,可以席佩兰为代表

  • 文章父母不是神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5期  作者:繆進蘭 出版时间:1981-06-01
    关键字: 三毛 初中休学 妇女工作委员 青年女作家 母亲回忆

    生命的来临,那怕是一刹那也好!(编者按:本文作者缪进兰女士是本会妇女工作委员,也是最近奉行政院新闻局邀请,自西班牙侨居地返国参加本年广播电视金钟奖颁奖典礼的著名靑年女作家「三毛」的母亲,本文原刊五月十日母亲节联合报副刊。「三毛」本名陈平,浙江定海县人,父亲陈嗣庆先生业律师,现为舟山同鄕会副理事长,也是本会法益维护委员会委员之一,本期本刊特转载本文和另一篇「三毛」小姐的近作「离鄕囘鄕」,俾读者鄕长们对近年走红文坛为国内靑年读者普遍喜爱的「三毛」有所认识。)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