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奖金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鄉動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8期  作者:楊劍生 本社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潘宗武 人物事迹 捐赠奖金

    潘前社長回程受阻羈旅芝城楊劍生本社前任社長潘宗武先生偕同夫人於去年五月赴美加探親,現因肢疾,回程受阻、羈旅芝城、辱承寄贈賀年卡,附玉照一禎、朱顏永駐、伉儷情深。並以「芝城羈」(調寄渙歌子)爲題賦詠一首,思念之情、溢於言表:寒流侵襲枝離離,雁陣南飛臘訊隨,肢疾困 芝城羈,親情萬縷繫絲絲。鄉賢踴躍捐贈獎學金、文獻基金本社一、遠住台東的鄕賢莫 軒先生,爲鼓勵八桂靑年力求上進,培植英才,決定自八十八年度起每年捐奬學金新台幣壹萬元正。同時捐贈文獻基金新台幣伍萬元整,...

  • 文章連城同鄉會八十四學年度獎學金得獎人名錄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奖学金得奖人名录 原籍 学业成绩 奖金

  • 文章连城旅台同乡会八十四(一九九五)年颁发故乡大专院校优秀清寒奖金名录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优秀清寒奖金名录 理工类 文史类 师范类

  • 文章輔華又一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7期  作者:儲振民  出版时间:1996-01-15
    关键字: 坂上中学 吕思勉 陈世昌 责任制 奖金

    那宏大的教改气魄,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正经历著历史上的第二个春天。现时的坂中,有她独特的建筑特色:以大雄宝殿为中心,设计新颖的两座教学大楼,对称地矗立在两侧。设备齐全,装潢考究,食堂、餐厅、大会场于一体的综合建筑,耸立在后;前面又有雕塑、喷泉、假山、亭台、回廊及星罗棋布的花坛所点缀,使现代宏伟的建筑与大雄宝殿交相辉映,蔚为壮观。近几年来,以学校领导为核心,从上到下,建立了一套管理制度。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健全了结构奖金制,大大提高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校长陆

  • 文章顧亦珍鄉長熱心公益樂捐奬助學金五萬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0期  作者:冰一  出版时间:1985-08-20
    关键字: 顾亦珍 捐助奖金 人物事迹

    同鄕會名譽理事顧亦珍女士,是港九工商界才人,他的辦事能力之強,逈非一般男人所及,他在抗戰前已服務於上海成衣界,奠定了他的事業基礎。勝利後,他在香港英皇道經營造寸公司,數十年中,分號遍及港九各地,所製西服,馳名國際,同時亦在臺北市中山北路設華富內衣廠,請其親戚方定華先生經理,出品衞爾康襯衫,品質優良,暢銷各埠,嗣以方先生去美,兼顧不及,卽讓與他人經營。顧女士事業心甚大,現在九龍經營之華富內衣廠,經她設計、監製,出品銷路都凌駕乎一般之上,執港九內衣業之牛耳。...

  • 文章我的讀書經驗座談——受奬同學交換學習心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23期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读书经验 学习心得 获奖讲话 分赠奖金

    今年春季奖助学金颁发过后,全体受奖同学举行座谈会,主题是「我的读书经验」。谢主委希望每人把自已的读书心得、学习方法,提供大家参考。从经验的交流中,提升学习方法,更加努力读书。发言同学共有六位,都是大专组学生,经评定成绩后:第一名董至成、范正祥两人,各发奖金五百元;第二名陈铮汉、庄哲明两人,各发奖金三百元;第三名庄丽珍、谢春明两人,各发奖金二百元。他们发言虽很简短,但极为中肯,每人发言要㸃是—·董至成·㈠读书除了在有心之余,更须有方法,方能事半功倍。如上

  • 文章黃毓成和周沆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4期  作者:黃清 出版时间:1994-12-25
    关键字: 先父旧事 通缉奖金 云南护国起义 倒袁运动 蔡锷入滇 《蔡松坡军中遗墨》

    日就匆促宣布起义。这样一来,反使袁世凯由被动变为主动,以大总统名义明令讨伐[2],并从容调北洋大军入川截堵。以致护国军众寡悬殊,蔡锷又违众冒进,导致棉花坡的惨败,蔡退守大舟驿一木船中。滇军元气大伤。其后袁氏病亡,军阀混战,人民涂炭,凡事如此,岂可逆料,抚今追昔,感慨殊深。故蔡若不来滇,则护国运动当另有新面目。护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万古流芳,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死难的烈士们更是永垂不朽。[1] 蔡自言他在北京每隔数日就到天津和梁启超商量

  • 文章臺北市連城同郷會梗概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作者:吳振彬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名册风波 台北议会堂成立 会议理事选举 乡会目的 会费缴纳 县志修发 会馆修建 奖金会刊 春会团拜

    台北市福建连城同鄕会,自民国62.年2.月18.日成立以还,迄已八整年,当初筹备成立经过与会务活动概况,容有鄕亲不尽了解,兹就个人记忆所及,趁「连声」出刊之际,简述如后,以供各鄕长及下一代子弟,有一概略的印象。台湾光复之初,我邑鄕亲或应政府邀约,或随部队来台,或自行渡海前来谋生者日众,大多数为军公敎人员,其后大陆战乱,避难来台者亦复不少,散居各县市,但以住台北市者为最多。在台北市之热心同鄕为期联络感情,加强团结,进而发挥互助合作精神,咸认实有组织同鄕会之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