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太公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内汲人姜太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73-09-25
    关键字: 姜太公 汲县 史料考证

    有名的姜太公是「河内汲人」,即豫北汲县人,历史上却说他是东海人?即司马迁作史记所说:「太公望吕尙者,东海上人」[1],司马迁名气特大了,两千年来,陈陈相因,竟无人提出纠正。其实司马迁这话一见即知为虚浮不明之辞,东海何地?上人何意?登莱以南千里之遥通称东海,『上人』二字与出生地无关,难道说竟是漂浮海上之人吗?其实司马迁也是寃枉的,因为他是抄袭孟子的,孟子日『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兴曰,曷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2]司马迁即据此虚浮之言,写下姜太公的籍贯

  • 文章中國「武聖人」譜系略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8期  作者:黃樸民 出版时间:1996-08-10
    关键字: 武圣谱系 姜太公 关羽 孙武

    伟人崇拜、英雄膜礼,乃是一种复杂而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历史上曾有「文圣」(孔子),有「书圣」(王羲之),有画圣(顾恺之),有「诗圣」(杜甫)……与此相呼应,也自然有「武圣」。所谓「武圣」,指的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的浓缩积淀,是璀灿将星中的最杰出代表,也是名人崇拜情结在军事领域中的集中体现。据文献的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登上兵林羣豪首席宝座的,是西周开国功臣姜太公(也称吕尙、姜子牙等)。时间是在唐朝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

  • 文章野人太公发财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0期  作者:張雄琴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宁波 野人太公 发家 记述

    宁波鄞江桥鎭头沿右手下去,从越王墙门开始,经扫帚弄到它山庙处,有二十四进大屋,一色乌门靑石,巍峨轩昂、占地足有三个山头,好生气派。这里叫下朱家。朱家祖上做什么生意?发啥财好造这许多屋宇?这是外人后人槪莫能知的。据先前流传下来的说话,这朱家祖宗是野人太公,是靠野人太公的少年时的一番奇遇,发了意外大财,才造了这许多大屋。这说话道来十分有趣哩!朱家太公原是竹匠,(也会箍箍桶之类的)少时家境也甚贫穷。有一年秋天他乘了只小火轮出洋准备做生意去。孰料船行至一半大风猛

  • 文章閒居抒懷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9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88-07-03
    关键字: 诗词 姜太公 南宋 唐玄宗 黄河

    一、周祚八百姜太公,齐桓覇业由管仲,王莽纂汉欺孤寡,大明衰微由严嵩。二、南宋君臣坏事多,保国衞民死「安乐」,危害忠良「莫须有」,大好中原失掌握。三、逃避秦祸数十秋,关心国事无止休,金瓯残缺急待补,王师早日复「汴州」。四、君子喩义全民乐,小人喩我自享多,孔圣诛杀德之贼,状元欺君难逃脱。五、明哲启后感主恩,自强不息好子孙,愼终追远根基固。列祖列宗吟凯声。六、安贼破关趋长安,玄宗奔蜀唐祚残,太子即位在灵武,令公后京靑史传。七、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得

  • 文章記泉州太守姜公志禮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泉州 太守 姜太公 进士

    姜公志禮,字立之,明萬歷十七年己丑科進士,他在萬歷四年丙子擧孝廉後,經過四次鄕試,才獲中式,在嘉靖萬歷之間,我邑(江蘇丹陽)進士之中,有三位姓姜的,都很有名,一位是姜寶,嘉靖癸丑科,官至尙書,一位是他的次子士昌,萬歷己卯庚辰聯捷成進士,官至太常少卿,第三位便是姜公志禮,亦官太常少卿,三姜都與福建有關。志禮於中進士後,即接建昌推官,推官爲掌理刑獄而設,公在建昌任內,平反白理學,鄧元錫等寃案多起。未幾,因父喪了憂,囘里守制,服闋,再補衢州推官,因成績優異,擢...

  • 文章鄠縣人談古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張晴光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史料考古 鄠县 历史人物 姜太公

    商朝的崇国,即是我们鄠县,因崇侯虎伐苏护有功而建国,传说崇侯虎的衙门,就是城皇庙现址、历史载有西伯(周文王)建国于岐山,施行仁政,附近四十余国诸侯,尊西伯为长,公元前一一四三年,因崇侯虎助纣为虐,西伯伐崇胜利不灭其国,自岐山迁都于丰(今澧河西秦渡鎭一带),武王伐纣时,即誓师于丰。武王灭纣后,建都于镐京,但丰京不移。每遇大事,都要到丰京告于宗庙。历史上另一伟大人物姜尚(太公),移居鄠县,曾在县北乡渭河钓鱼,留存有钓鱼台,文王访贤,他才出头统兵伐纣。周朝文王

  • 文章論張良與黃石公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明哲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张良 黄石公 太公兵法 刘邦 齐白石

    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这一个奇异的故事,关于老父与张良,决不是偶然在桥上相遇,老父乃是隐名埋姓的异人或超人,他欲传其道,当然必先择人,弟子固求明师,师亦求贤弟子。老父如何得知张良是载道之器呢?当然必须一试再试后方知。然而遍地人群,又怎能遇人便试?我们推测他在事前,一定对张良曾作一番调查,凡是他所试的,必定是被试者已具相当资格。张良在下邳桥上散步,老父走来故意把鞋掉落到桥下

  • 文章漢留侯張良事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7期  作者:萬傑卿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韩国 太公兵法 抗秦 汉王 商山四皓 黄石公

    张良韩国世家子弟,深以国亡于秦为耻,因于博浪沙中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下邳,遇黄石公,授以「太公兵法」。旋与刘邦结交,迭献要策,卒助刘邦,取得天下,封留侯。惟生性恬淡,不务名利,功成不居,自甘闲散,世人遂益重之。

  • 文章中國預言書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47期  作者:柴荆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预言 姜太公 刘伯温 明太祖 帝师问答歌

    不能缺少这样有力的帮助之人。在中国历史上,具备此一形相的人物颇多,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则无过于姜太公、张子房、诸葛孔明、刘伯温等人。姜太公即是周朝的开国名巨太公望。他的著作,在相传的「太公兵法」之外,据说还有一种「乾坤万年歌」,历述中国自周秦以后的未来历史,甚有征验。诸葛亮亦在「武侯心书」之外留有一种「马前课」,以每一课预言一朝历史的方式,留下许多四字一句的偈文。刘伯温既是姜太公、诸葛亮一流的人物,当然亦会有类似的著作流传于世。这就是在民间流传广的「烧饼歌

  • 文章大西北散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張學賢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采访散记 大西北 杨贵妃 武则天 姜太公

    武则天作出公正的评价,香港电视剧《武则天》不就是为她「续新篇」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吗!三、磻溪泉边钓王侯在宝鸡采访时,主人邀请我们参观了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姜太公的钓鱼台。姜太公,姓姜名尙,字子牙,号飞熊,河南许昌人。少时家境贫寒,曾屠牛于朝歌,卖飮于孟津,后来做过几天小官,因纣王无道,故而弃官避居东海。晚年幸闻西伯侯甚贤,遂移至宝鸡的磻溪里,隐居垂钓,坐等机遇,施展雄才。磻溪,位于秦岭脚下,举目望去,奇峰对峙,巨石兀立,一溪山水,顺壑而下,眞是一个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