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天水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张大千天水逸事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作者:蘇鑑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张大千 天水逸事 天水物产 天水画展

    和尙有家前所未闻张大千先生是近代蜚声世界的画坛巨臂,徐悲鸿推崇大千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叶遐庵颂赞他为「赵子昂后第一人」。他摹仿石涛的画,维妙维肖,可以乱眞。他在中年以后,为了正本溯源,借鉴汉魏隋唐画风,毅然赴敦煌石窟,进行临摩工作,时値抗战艰苦阶段,交通阻塞,盗匪横行,他以坚定不拔之精神,排除万难,抵达敦煌石窟,夜以继日,历经两年半时间,临得壁画二百余幅,归途中路经天水,当时笔者因公返里,在天水玉泉观(秦州八景之一),和他有一面之缘,经陪同他游览的地方

  • 文章觀楚劇話中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6期  作者:段劍岷  出版时间:1980-07-10
    关键字: 楚剧 汉剧 天水关》 《李四调情》

    立法委員段劍岷先生,每年漢楚劇演出,均前往觀賞,興趣盎然,因請為文一述觀感,以光篇幅。 ·編者·

  • 文章走出去前面是片天记天水市秦剧团《麦积圣歌》剧组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2、83期  作者:梅子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秦腔表演 天水秦剧团 《麦积圣歌》

    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的秦腔表演是西北特有的剧种,其富有夸张性的表演特性,是西北人独特的生活情感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再现。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新的艺术形式的冲击,地方戏剧的生存和发展遭遇众多难题与困境。天水市秦剧团同样在这样困境中寻求着生机,穷则思变,创新让这个逆流而行的团队找到了新的生机。2008年,为了进一步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展示天水地方特色文化的精品创作,天水市秦剧团依托本地深厚文化资源,汲取外省市艺术创作之精髓,创排了大型历史秦剧

  • 文章胡宗南先生與國民革命(十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1期  作者:文戈莊 出版时间:1987-11-10
    关键字: 胡宗南 天水 教育 干部人才

    续上期)五、兴教育整建城池先生平时最重视敎育、训练,见天水各小学,仍多以三字经、千字文及四书五经为敎本,虽名称上已改为小学,实际上仍与私塾无异,经与省、县政府协议后,于二十三年暑假期间,在天水之玉泉观,创办陇南小学敎师训练班。先生自兼班主任,李少陵任敎务处长,用飞机向南京请来一位敎育专家兪先生,策画其事,并延聘著名之学者专家为讲座,用飞机在京沪选购大批敎材、敎具来天水。招训小学敎师一百三十人,训练期间,每人发给很多参考书籍,每周擧行一次同乐晚会,先生

  • 文章天水伏羲庙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2、73期  作者:邊關雪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天水伏羲庙 庙宇建筑 民间庆典

    沿陇海铁路西行,进入甘肃南部后你会发现一座陇上名城——因「麦积山」而闻名中外的天水。但是,对于龙的子孙而言,中国人关心的却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种种人文胜迹。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中段北侧的伏羲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首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二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和当地的卦台山,邻近的仇池山都是伏羲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旅游者神往之地。临街而建的伏羲庙坐北朝南,现存六千多平方米,现有建筑

  • 文章記「苗栗飛牛牧場暨騰龍溫泉之旅」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1期  作者:霍蜀湘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苗栗 飞牛牧场 打麻薯 天水堂 台北温州同乡会

    部份溪水,所以不得不用跳的方式),好不容易终于看到了瀑布,赶快拍张照片留念,表示曾到此一游。稍稍休息一会儿,又马上往回走,因流了一身汗,想快快回去再泡个温泉澡呢!十一点多离开山庄,前往享用客家风味餐。此餐厅规模庞大,装潢虽不起眼,但菜色丰富,共八菜二汤,真是「俗搁大碗」,吃得够好有够饱。接着前往北埔客家庄,我们参观了三级古蹟天水堂,再到英雄世家姜家祠堂,狭窄的巷弄,没人带路还可能会迷路呢!在庙口小吃,我们不免品尝一下擂茶,顺便买些名产,例如蕃薯饼、芋仔饼之类

  • 文章麦积山下的古城——天水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麦积山 天水镇 石窟石塑 艺术价值 麦积山佛洞

    循渭水上行,经过陕西宝鸡,再往西行,就进入甘肃,甘肃的第一个要地就是天水。天水位于渭水南岸、处于甘肃东南的一片小平原上,旧称秦州。古时,在经济、地理上,天水与四川的关系极为密切,四川所产的丝就是经由天水沿丝路运往中亚各地。在天水的南郊,有一口泉源丰沛的大水井,这口井年代极为久远,而今,井水仍然源源不绝的涌出,不但水质淸澈,入口甘凉,而且无论旱涝,水量均无增减,当地人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故命名「天水」。在老甘人的记亿中,天水是他们的「小上海」。当年这里

  • 文章天水历史成语解析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8、69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天水历史 成语解析 历史资料 文献资料

    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5、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纪》);6、燧人、伏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篇》引《礼经含文嘉》)。五帝:少昊、颛顼、帝誉、尧、舜。三皇说所指诸人,大抵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天皇、地皇、人皇、有巢、燧人、伏羲、神农等分别代表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伏羲,是中国上古三皇之一,天水人。唐

  • 文章胡宗南将军在天水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蘇鑑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驻防天水 地方建设 干部培养 军官训练班

    均为「第一」的指挥官,即第一旅长、第一师长、第一军长、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传为佳话。胡宗南雄才大略,文武兼资,自奉俭约,生活简朴,不尙空谈,身体力行,领导部队时刻将全部精力贯注在官兵身上,深获部属爱戴,乐于效命,任师长时尙能叫出全师大部分士官(班长)的姓名。胡将军非常重视人才,求贤若渴,到处罗致贤豪以为国用,凡有志投効将军麾下,来者不拒,概予任用。雄厚战力坚强阵容第一师隶属部队,原先有两个步兵旅,一个独立旅,驻戌天水后又增加一个补充旅,共计四个旅、十二个步兵团

  • 文章邓淸莹女士捐人民币20万元 在天水市建图书馆 纪念先父邓德模先生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8、49期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邓清莹 捐款天水市20万 纪念图书馆

    在台甘肃鄕亲邓淸莹女士,为追念先父邓德模先生,特捐资在故鄕天水市,兴建一座纪念图书馆,以彰其父懿德,而励桑梓后进。邓女士于九五年二月,向天水市政府表示,她拟捐款人民币二十万元,在天水市兴建一座纪念先父的图书馆,该市当局对邓女士的义举,深表感谢,遂由市敎委、秦城区政府、区敎育局及解一小学等单位,共同配套人民币二十万元,连同邓女士捐资共计四十万元人民币,充作经费,在邓德模先生少年时曾执敎的天水「亦渭学堂」,也就是现在的解一小学校园内,修建「德模纪念图书馆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