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天城寺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華麗而精致的三生寶塔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9期  作者:衛本峰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三生宝塔 合水 修定 清凉山

    名叫张猛。经谈方知他果有降龙伏虎的神功,是一位高僧。这里是张猛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四九七年)创建的『天城寺』。到东魏、北齐两代,宝山大论师道凭的徒弟法上和尙,被封为僧官大统,统帅全国二百多万和尙和尼姑。当时他住在韩陵山上的定国寺。由于他精通佛敎的法典,深刻理解佛经敎义,因此得到很多人供奉,收了不少布施钱。北齐宝年间,他看天城寺山环水绕,是个好地方,就易名为「合水」。于是大加扩建,起建水陆殿,在小山顶上还建了弥勒室,使这里成了飞檐重楼,殿宇轩昂,红墙

  • 文章憶儀徵白沙公園之遊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3期  作者:鲍誠明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白沙公园 天宁寺 学宫旧址 仪征八景

    见此老和尙,每日检拾字纸如故,见面时必向彼等拍肩微笑,故推算老僧当逾百数拾岁矣。又闻老僧一身武艺,有见其于月夜以壁虎功攀登塔顶淸扫之说。天宁寺旁为一内城河,石拱桥横跨其上曰「宁桥」,登桥南望,百尺外见另一石桥,为连接仓巷之仓桥,亦为仪徴八景之一,曰『仓桥塔影』,即游人若立于满植垂柳之仓桥堤岸,可看河中,两个远近不同距离之投影,即宁寺塔与仓桥之倒影,相映成趣,再沿天宁寺街向东行,即达白沙公园,按白沙公园原为仪学宫旧址,经改建为园;邑人为纪念革命先烈盛白沙

  • 文章东南四大丛林天宁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7期  出版时间:2003-07-15
    关键字: 东南四大丛林 天宁寺 龙城象教 四配殿 罗汉像

    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绝句》这首诗中云:「南朝四百八十,多少楼台烟雨中」。他描写的虽是当时的金陵,其实常州东郊一带,旧时也是寺庙众多,楼台处处。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寺庙道观早已灰飞烟灭,唯有天宁寺经一三〇〇多年沧桑而久盛不衰。天宁寺始建于唐朝贞观、永徽年间,即公元六二七—六五五年,被称为「东南四大丛林」之一。现在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国家旅游四A级旅游景点,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乾隆御笔 龙象教乾隆皇帝曾于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

  • 文章浙東山水之眉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6期  作者:吳本一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姥山 沃洲山 石城山 杜甫亦游 宝相 狻猊二石的传说

    何人卷得上帘钩」,有兪勷尧亦咏水帘洞:「水绕山围地,红稀绿暗深僧貌古,客到鸟声圆;即景黏花雨,飞流碎玉烟,此中眞面目,何处问坡仙。」石山——亦名南明山,在新昌城南五里许,晋竺道人葬于山下,城南四里余,有宝山,形如骆驼,故曰骆驼卸宝,山顶有一石方岩,其方与宽约各二丈余,厚约五丈余,人称之为石棋盘,岩于崖巓面山,如气候晴朗,可见五十余里之嵊县和剡溪,岩上棋路犹在,闻系仙人曾奕棋于此。南明山于梁监中,建安王始造弥勒石佛,系斋僧夜宿,闻笙磐仙乐之声,故而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