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天佑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京張話舊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期  作者:李培適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京张铁路 詹天佑 史料展览

    国立历史博物馆曾举办「詹天佑建筑京张铁路史料展览」,这是交通界耆宿凌竹铭先生由美国康州华纳女士手中辗转取得之一百幅京张铁路施工时的复制照片,事隔六十五年来的旧事,今日看了令人不禁有许多感触,笔者曾前往观览,照片均淸晰可观,笔者以一个京张路上的人,触景生情,想到京张路上的一切,处处是一片沉痛的感怀,玆愿将所知,浮光掠影,在此巡回展出之时,也可为参观者增加一点了解。京张铁路即后来的平绥路,由丰台起西北行经察哈省境,至张家口折西南入山西省,至大同折北行入绥远省

  • 文章川籍好事代表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2期  作者:則平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天佑 李海源 好人好事

    民国五十九年全国各界表扬好人好事大会,计选出好人代表十七人,好事代表四十七人,于十二月十五日齐集台北市中山堂,接受表扬。表扬大会,由内政部长徐庆钟担任总主席,总统府副秘书长郑彦棻在会中恭读总统所颁训词,严副总统家淦亲临致词,仪式隆重。总统训词中提示:「今年表扬大会,以克尽孝道,砥砺气节,实践国民生活须知等为重点,寓意深长,至堪嘉慰。」在好事代表中,川藉人士有胥天佑、李海泉两先生。四川、西康、重庆市三同鄕会,特于十二月十六日下午四时假台北市衡阳路老大昌西餐

  • 文章本会顾问郭天佑同鄕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7期  作者:—海興— 出版时间:1990-07-03
    关键字: 河南同乡会 天佑 历年军职

    民国七十二年三月本会第七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改选当选的第七届理监事,就职后旋即决议敦聘了多位鄕贤俊彦为名誉职位襄赞会务,在这一次的遴选中,西平县郭天佑同鄕经聘请为本会顾问,惟当时郭同鄕尙是军职身份,依据有关法令「现役军人非经其服役之主管机关核可者」不得为人民团体会员,因此,郭天佑同鄕虽然被同鄕会聘为顾问,但除了在每年过年参加同鄕会的春节团拜大会,借机向鄕亲拜年贺节,敦敍鄕谊外,他并未直接参加同鄕会的会务工作,名符其实的「顾」而不「问」,即如捐款赞助同鄕会,他

  • 文章(藝文詩壇)大陸來函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4期  作者:馬國強 出版时间:1994-10-03
    关键字: 庞靖宇 冯汶波 天佑 海峡两岸

    于委员鎭洲先生:庞会长靖宇先生:卢总干事博文先生:河大校友会冯会长汶波:张秘书长泽溥先生:豫剧改进会张理事长天佑:河南同乡会尊敬的各位乡长:此次承蒙王创办人广亚先生提携越海峡赴台举办画展,得以有缘与各位前辈相聚数日,由于各位的鼎力相助,热情捧场,使此次画展在台北获得如此圆满的成功并产生轰动效应。短短十数日,我们被沐浴在融融的河南乡情之中,沐浴在血浓于水的同根同族的感情旋流之中,使我们这些生活在河南乡土的后生,体会到一种过去不曾为此刻骨铭心感受到的中国

  • 文章天佑在马尾海战中英勇杀敌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1期  作者:张新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詹天佑 马尾中法海战 军舰

    提起詹天佑(一八六一—一九一九),不少人都知道是中国最早的、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曾为中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保衞祖国的勇士,在马尾中法海战中曾经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一八八四年(淸光緖十年)八月,法国舰队进犯台湾未逞,又强行开入福建马尾军港,与中国的福建舰队同时停泊一处,妄图伺机发动进攻,海战迫在眉睫。当时,刚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回国的詹天佑正在福建舰队旗舰「扬武」号上担任驾驶官。目睹法国军舰包围福建舰队的险情,詹天佑

  • 文章故鄕故事 沈龍遇陽山莫老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4期  作者:安陽山農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故乡传说 天佑 人物事迹

    阳山莫老虎就是莫天佑残忍嗜杀,每当他外出的时候,地方百姓都要逃避,不敢给他看见。一天,天佑带着许多衞兵出来巡逻,有一年约八、九岁的儿童名叫沈龙,揹着书包上学去,误冲了他的队伍,给兵士抓住了,天佑看他是一个学童,便问他:「你能对对吗?」沈龙说:「能」。天佑说「好!那么我来考考你,人家都称我『至勇至刚,能文能武,无上将军,』你能对得出这十二个字来,便有赏,对不出来,砍你的头。」沈龙毫不畏惧,不加思索,怂容地对着说:「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天佑听了

  • 文章(旅遊)北平行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4期  作者:湯玉龍  出版时间:1996-03-10
    关键字: 詹天佑 京张铁路 八达岭长城 北平 长陵

    离八达岭不远,在京张铁路的青龙桥火车站的旧站台旁,有一座矗立著的青铜雕像,他的双手挿在裤袋里,两眼炯炯发光,正视著前方,微胖的脸留着八字胡,神情刚毅,气宇非凡。他就是出生在广东南海,我国杰出的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从一九〇五年八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由他亲手打下舖轨的第一颗道钉,至一九〇九年九月,以四年时间,翻山越岭,穿凿隧道,使京张(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全线顺利通车,成为世界的奇蹟,替中国人扬眉吐气,傲视于国际。目前中共为了发展事业,大力开发历史古蹟

  • 文章天佑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5期  作者:白雅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詹天佑 赴美留学 京张铁路 工程建设

    谈到我国近代的科学家,或者说在近代的科技工程上有杰出的表现,并且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要算因兴建京张铁路(平绥铁路自北平到张家口一段)而扬名世界的大工程师詹天佑了。詹天佑,字眷诚,淸朝咸丰十一年(西元一八六一年),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说起来,他也可以算是安徽人。因为是他的曾祖父詹万榜,为了做生意从安徽婺源县搬到广东,才在广东落户的,传到詹天佑已经是第四代了。詹天佑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不做生意,父亲在鄕下种田,家境也就不怎么好,但是由于他小时候相当的聪慧

  • 文章我粤工程泰斗詹天佑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淩鴻勛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詹天佑 京张铁路 工程泰斗 人物事迹

    注:詹天佑先生像)我国自海禁大开以来,吾粤与西方文明接触较早,风气早开,百余年来粤中俊彦致力于维新革命,以及引进新思想新科学者,大不乏人,其中以中山容闳氏为最早,而影响力亦最大。容氏于道光廿七年(一八四七)即赴美,一八五四年毕业于耶路大学,鉴于我国之积弱,慨然有志于回国,提倡新式敎育,兴办各种新事业,以跻国家于富强。容氏计划经过多年,才得达于曾国藩李鸿章两氏,而有一八七二年派遣幼童赴美留学之擧。其中詹天佑先生即为其第一批所选派三十人中之一人。詹天佑先生

  • 文章关于詹天佑的三个问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凌鴻勛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詹天佑 考证 水师学堂 中法海战 车辆挂钩

    天佑为我国政府所派首批赴美留学幼童之一。学成归国后几年即致身铁路之建筑,旋受命总司京张铁路工程,为中国工程师负责兴筑一条工程艰钜铁路之第一人,此为中外人士所习知。惟百年前风气初开,报刋较少,公私记录远不如今日之盛。计詹氏于光緖七年(一八八一)囘国,至光緖十四年(一八八八)始入铁路任事,中间历七年之久。在此七年间,詹氏做过那些事,颇难详加查考。盖以詹氏十二岁即离祖国,廿一岁才囘抵上海,廿一岁在今日尙是在学之年,未膺较重之任。何况当时近代建设之事才开始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