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学回忆共返回10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年一覺糊塗夢——政大畢業五十年回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大学回忆 政大毕业 人生经历 任教经历

    参加。授课的老师全来自台大、师大,我现在还有印象的如:李济、钱穆、郑骞、屈万里、毛子水、董作宾,随队指导员是郭衣洞(柏杨)。上课两天后就乘军用卡车(在当年是很奢侈的)到台中雾峰参观临时的故宫博物馆,那展示馆只有一间普通的房子,四面有大玻璃柜。内中陈列著几只商代的大鼎等,馆员说故宫宝物都藏在雾峰,一则以求安全,再则正在觅地建新展示馆。另外又参观了设备简陋的党史会。不记得是搭乘什么交通工具到台北师范学校(今之台北教育大学),在校中吃过元宵后就解散回家了。二年级的暑假

  • 文章学人简介廖英鸣对逢甲大学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丁東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廖英明 逢甲大学 贡献 人物回忆 逢甲大学现状

    一、前言私立逢甲大学校长廖英鸣先生,广东人,生于民国元年,二十二年负笈国立中山大学,于廿六年毕业,因成绩优异,旋即留校任敎,并兼任文学院敎务主任,三十年至三十八年间任湖南国民日报及广东岭南日报社长,宣扬国策,行济时艰,鼓舞民心士气,殊为贡献,迭获政府嘉奖。来台后,曾任台湾省立农学院敎授,国立中兴大学敎授,陆军军官学校敎授。五十二年任敎逢甲工商学院兼敎务主任,深获高信董事长及张前院长希哲所推许。五十九年赴欧美等国考察,对敦聘海外学人回国任敎及增添敎学设备

  • 文章回忆母校大夏大学(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4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求学回忆 大夏大学 复旦大学 贵阳 弘毅中学

    大夏大学新建的校园,地处上海西郡梵王渡,离火车站很近,火车站再往前一段路,就到沪西有名的住宅区愚园路尾端,其旁就是兆丰公园,有公共汽车可直达上海最繁华市区南京路以至虹口,所以虽在郊外而交通方便,私立光华大学,与圣约翰大学亦相距很近,学术交流连络便利。大夏在此建校颇为适宜,新址场地辽阔,规模宏伟,一进大门越过广场,许多伟大建筑即呈现目前。首先触目的是大课堂——羣贤堂,巍峨宏伟,矗立中央,羣策斋、羣力斋两座男生宿舍,分列课堂左右办公大楼,图书馆、科学馆

  • 文章苏步青参加接收台北大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張聲和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苏步青 台北大学 往事回忆

    了校长和亲属便上路了。他们肩负的是接收祖国宝岛台北大学的使命。据苏步青的回忆:「因交通不便,我们从重庆过三峡,再沿着长江东下,经过十八天的艰难旅途生活,才到达上海。全国各地集拢来的四百多位接收大员,集中登上一条轮船,开始向台湾的基隆港进发。」这怎不令苏步青教授激动,他站在船弦上,眼前是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海鸥飞翔。极目眺望,心里非常兴奋。他想,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荷兰殖民主义者占有她三十八年,随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又来践踏和蹂躝。如今,日寇被打

  • 文章东北大学校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劉半農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校歌 往事回忆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有此山川之偉大、故生民質樸而雄豪、地所產者豐且美、俗所習者勤與勞、願以此爲基礎、應世界進化之洪潮、沐三民主義之聖化、仰靑天白日之昭昭、痛國難之未已、恒悲火之中燒、東人兮狡詐、北族兮矯驍、灼灼兮其目、霍霍兮其刀、苟捍衞之不力、寧宰割之能逃、唯臥薪而嘗胆、庶雪恥於一朝、唯知行合一方爲貴、無取乎空論之滔滔、唯積學養氣可致用、無取乎狂熱之呼號、其自邇以行遠、其自卑以登高、愛校愛鄕愛國愛人類、期終達於世界大同之目標,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奮勉...

  • 文章补记广州大学的流风余韵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沈旭步 出版时间:1992-01-30
    关键字: 广州大学 往事回忆 陈炳权

    笔者介绍广州大学,已三次为文,对其创立的起源与发展,两位创办人陈校长公达、王校长志远的生平事蹟,都已敍述过了。今年(民国八十年)十月十九日,广州大学全球校友在香港举行第三届恳亲大会,主办单位是广大香港校友会,他们特会同广大书院,在会场(借用九龙总商会礼堂)举办校史资料及校友书画展览。在参观校史资料时,又颇多发现,因以为此文,藉作补充,以加深读者了解与回忆。董事会成员名重岭南首先要补充的,是董事会的成员。广州大学创立时,除陈炳权(公达)、王志远两先生外,尙

  • 文章浙江大学毕业六十周年感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10期  作者:吳瑯白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浙江大学 往事回忆 校长

    自一九四三至二〇〇三年,恰是一个甲子,在这六十周年之际,作为名校的校友之一,谈最高兴而値得提出之大事,当然我(笔者)考入浙江大学浙东分校(以后改为龙泉分校),而是第一届学生,做新鲜人(Freshman)接受大学教育。在当年抗战时期农村子弟能进去大学读书是一件光荣,亦困难之大事。如今大学生满街走,不足稀奇。大学生活之第一年,値得回忆,笔者有一篇短文,已录入「情系芳野」龙泉博物馆主编。四年之大学教育,不是很简单而度过,给每位校友受益良多而发展事业,且深且钜

  • 文章憧憬之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5期  作者: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顏儒傑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台湾回忆 台湾大学 朝阳科技大学 台湾公益组织 台湾文化

    甬台之聚,青春之旅,不知不觉已经回到了大陆。坐在电脑面前,一边敲击著键盘,一边回想。在台湾的十天,给我留下了数不尽的难忘回忆。我不是因为诚品或者夜市而爱台湾,不是因为可以和台湾学生交朋友,也不是因为想要适当地改变所处的环境,而是纯粹地想要了解这里,了解我所不知的,却憧憬著的台湾。台湾,初次见面初次见面,台湾台北。明净的马路、有序的交通、小巧的机车、独特的建筑。装饰著日式招牌的店铺,人们舒缓地走在大街小巷,可爱的孩童自由地嬉戏……这些景象,都让我感受到一个

  • 文章河南大学成立史草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4期  作者:張鴻烈 張正中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河南大学校史 回忆河南大学往事 建校经历 中州大学

    张鸿烈手稿/张正中 整理河南大学缘起河南辖毂南北,为兵家之所必争。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后,天灾兵燹,相互迭乘,商业凋敝,农村破产,中产之家鲜有能力供给一名学生入沪宁平津大学者,全省父老均冀速办大学培植特殊人才,以振兴实业而提升文化,于是河南大学乃应运而生。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河南省第三届省议会通过成立河南大学案,以合并法政、农业两专门学校暨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等三校为基础。是年秋,教育厅委任鸿烈为河南大学筹备人,同年复被任为校长。嗣因冯玉祥督豫时,曾以赵倜

  • 文章燃烧热情的青春——我来台湾清华大学四个月有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5期  作者:呂星明  出版时间:2012-10-10
    关键字: 台湾清华大学 交换学习 回忆感怀

    本文作者吕星明,湖北孝感、广水市人,高中时读广水一中,后为了体验新生活乃赴东北的长春大学就读本科(大学),又转赴吉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今年二月至六月来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研究所「交换学习」,六月底返乡前夕写下这篇文章。

共109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