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夏大学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夏大学之创校与王伯羣先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3期  作者:王裕凱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大夏大学 创校经过 王伯群

    按:本文作者王裕凯先生云:「以上系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羣先生日记中之一页,由其夫人保志宁女士一九八七年二月五日自纽约寄来者」。本日记事首句谓「裕凯赴沪接眷昨日囘筑」,时大夏大学已迁贵阳年余矣。——编者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二十九)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8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4-04-10
    关键字: 大夏大学 校刊 自由诗 鲁迅

    由于他的介绍,我缴呈了过去已修得的学分单,就得到大夏大学的入学许可。又由「光华」的老同学杨荫鸿送我壹佰块钱,很幸运的就进大夏大学大夏大学也是一所由厦门大学闹学潮而脱离原校的师生跑到上海共同建立的一所革命性的大学,以师生合作为号召。校址在胶州路有一大幢三层楼的木造课堂。另外有办公室和宿舍,分散在校本部的附近。校长为王伯群敎务长为欧元怀,这在我所读过的大学中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大夏有充分自由的气息,师生相处得很和洽,同学之间也团结得很坚实。我除了选修的课程

  • 文章大夏大学掩护了我的救国工作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2期  作者:姚冬聲  出版时间:1994-12-20
    关键字: 姚冬声 大夏大学 救国 抗日

    姚冬声遗作我国民革命军在北伐以后,统一局面渐趋稳定,国内建设正积极发展,国势日渐强盛,日本军阀的侵略野心更加积极,于民国廿六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之后,「八一三」发生淞沪战争,我们抗日战争便全面开始。那时我们大夏大学位在上海市梵王渡中山路,四百多亩广阔的校址,巍峨的校舍,许多名敎授的讲学精神,以及学生的硏究风气,被誉为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由于学校受到日军的砲火威胁,我们学校便西迁贵州贵阳,而留在上海的师生与无法西迁的仪器图书等,便统统搬运在上海英租界静安寺

  • 文章懷念傅老師啟學先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0期  作者:馮正儀  出版时间:1995-01-20
    关键字: 傅启学 追思悼文 人物回忆 大夏大学

    想到傅老师在大夏大学,已是五十多年前的往事。我在大夏大学四年,经过四位训导长,而最受学生爱载,使我终生难忘的却祇是傅老师。二十八年秋天,我由云南昆华中学转学到大夏附中,当时大夏大学与附中,同在贵阳市次南门外、南明河畔的讲武堂内,因此我们除了每逢星期一,见到王校长伯群先生来校主持大学部周会外,天天在校主持校务的是望重士林的欧副校长元怀先生。他每天领导升旗;常常作「精神讲话」,并由长于歌咏的同学黄承炳,郭可周指挥大家唱爱国歌曲,使全校的同学都充满爱国爱校

  • 文章我的大學生活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9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回忆 大夏大学 经历 体育 陈如一

    民国十七年秋季,我曾到大夏大学预科读了一个学期,当时的校址是在上海胶州路。至翌年春,由于健康关系,留在故鄕故宁波肄业,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幸承先慈姚太夫人悉心为我调养,不久就康复了。在四中时,敎我国文的丁衣仁老师(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对我写作颇多鼓励,并关怀我的升学前途,他以为我可专攻哲学,或读文法亦可。丽娃河畔风光二十年夏,考入大夏大学的法学院(院长孙浩烜先生),我以政治学为主系(系主任林希谦先生),经济学为副系(系主任唐庆增先生),但兴趣很广

  • 文章回忆母校大夏大学(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4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求学回忆 大夏大学 复旦大学 贵阳 弘毅中学

    大夏大学新建的校园,地处上海西郡梵王渡,离火车站很近,火车站再往前一段路,就到沪西有名的住宅区愚园路尾端,其旁就是兆丰公园,有公共汽车可直达上海最繁华市区南京路以至虹口,所以虽在郊外而交通方便,私立光华大学,与圣约翰大学亦相距很近,学术交流连络便利。大夏在此建校颇为适宜,新址场地辽阔,规模宏伟,一进大门越过广场,许多伟大建筑即呈现目前。首先触目的是大课堂——羣贤堂,巍峨宏伟,矗立中央,羣策斋、羣力斋两座男生宿舍,分列课堂左右办公大楼,图书馆、科学馆

  • 文章吴稚晖先生与大夏大学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5期  作者:侃爭  出版时间:1994-05-20
    关键字: 吴稚晖 大夏大学 创办人 办学理念

    …所以说大夏大学的真正创办人为吴稚晖先生实无不可吴稚晖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的精神永远的活在人间。他的道德文章和事业,一切的一切都有国史馆的大手笔来撰述,无须我来饶舌。可是他生平对于大学的见解,似乎知道的人很少。我因在做学生时,曾亲听到他关于创办大学的崇高理想,大夏大学即在他精神鼓励下组织成立的,所以说大夏大学的眞正创办人为吴稚晖先生实无不可。今天记忆犹新,乘便略述一二,以补史乘的不足。记得是民国十三年暑假,我们一群敎授和学生因为厦门大学当局压制我们

  • 文章我在大夏大学的片段回忆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楊銳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大夏大学 黔中八大学 长城学会 刘益之 护校运动

    沉伦,一切均成梦幻。民国四十三年本校三十周年校庆时,台北校友会发行之「大夏通讯」编印校庆特刊,我曾为文题曰「大夏琐记」,当时记忆犹清;而今离校已将四十年,对于人、事、时、地、物,多已依稀模糊。缅怀往事,不禁感慨系之。兹就我在校时片断记忆,略述数则,雪泥鸿爪,聊作纪念献礼。黔中八大学之雄抗战期间,内地各大学因沦陷战区,均迁移西北及西南大后方,仅贵州一省便有八个大学及独立学院,时称黔中八大学。大夏大学位于贵阳郊区山明水秀之南明河畔,以贵州讲武堂旧址为校舍。校长王伯群

  • 文章回忆母校大夏大学(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3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1-10-01
    关键字: 求学往事 大夏大学 滇缅铁路 旅台校友会 马君武

    我是民国二十九年七月,结束求学,离开母校大夏大学后即踏上去后方的征途进入交通界—滇缅铁路服务,而我这个工作之获得,也得感谢母校教务长鲁继曾先生及商学院院长何仪朝两位师长的推荐信,我在交通界服务了半辈子直到退休。来台以后,大夏师生组成了旅台校友会,每逢六月一日,大夏校庆纪念,必有集会庆祝,有联谊聚餐余兴等节目,同学们无不尽可能利用此一年一度难得的机会,参与盛会,天南地北,无所不谈,而话题往往转到母校发韧、成立、光大、蒙难,光复重建,每叹大夏的历史和中华文化

  • 文章擔任大夏、臺大訓導長之回憶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2期  作者:傅啓學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贵州大夏大学 台湾大学 训导长 训导工作 工作经验

    壹、引言民国二十九年二月至三十一年七月,我任贵阳大夏大学敎授兼训导长,任职时间有二年六个月。民国四十九年八月至五十四年七月,任台湾大学敎授兼训导长,任职时间共有五年。在两次担任训导长期间,与学生相处均较友善,对职务亦少重大错误,任职时间,两大学秩序安定,幸无重大扰乱事件发生。贵州文献嘱将两次任训导长时之措施,加以报导,以作训导工作者之参考。特就记忆所及,略为敍述。民国八年五四运动发生,贵州学生羣起响应,我当时为贵阳模范中学二年级学生,被同班同学推为班代表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