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埔人共返回8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人与地方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大埔 地方志 大埔县志 民国时期 温丹铭

    大埔人温丹铭先生是主修民国期间的《广东志》、《潮州志》和《大埔县志》,完成地方史志的艰难工程,脱旧嬗新考古明今。

  • 文章后生晚辈谈大埔人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黃東祥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大埔精神 台湾第二代大埔 同乡活动

    前言我在台湾出生,是第二代的广东大埔人。民国三十八年,先父黄桂昌先生自汕头市随国军部队来台。忆起小时候,感受到父母亲,平日非常热爱参与同乡会活动及喜欢与乡亲们交往的影响;十年前,我在乡长陈扬建将军的推荐下加入了台北市广东大埔同乡会;随后,担任过台北市广东同乡会总干事、现任世界广东同乡总会副会长及潮州同乡会常务理事等职;自认能为广东乡亲服务,这是何等的荣幸与骄傲!壹、我所认知的「大埔精神」儿时记忆中,最早听到长辈提到「广东精神」,可能是在我参加初中毕业典礼

  • 文章大埔人与东势客一家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范一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 东势客家人 乡情 方言差异

    作者范一星先生(中)参加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甲、缘起二00六年本会春节团拜,台北市客家文化协会(东势同乡会)刘理事长达墩与诸位理监事莅会真是一家亲,掀起热烈欢迎,并特别邀请东势国小古晓珮同学用大埔话演讲,这对覊台第二代,无异震聋发瞆,能够听到如此纯新亲切的家乡话,引起热烈回响。语言是一个族群的灵魂,随着时代及时光有渐渐流失之趋势,「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渐渐变质了,台湾客家有鉴及此,发起拯救客语活动,令兴奋又敬佩,大埔女婿范一星先生浸淫

  • 文章激发埔奋进的西湖公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何永年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大埔 西湖公园 文化大省 人才

    大埔县在实施「文化大省」、「文化梅州」发展战略和「文兴县」的发展思路中,充分发挥文和自然资源,投资近五千万元,将原来一大片杂草丛生的滩涂荒地,开发成生机勃勃具有现代文化气息的西湖公园,成为们假日休闲的好去处,被誉为「催奋进的文公园」。西湖公园,位于大埔县城的西部,梅州通往埔城的入口处,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三十八、三万平方米,分两期施工,首期二十二、三万平方米,其中:陆地十四、三万平方米,水面约八万平方米,共分六个区三十八个景点,于二〇〇四年六月

  • 文章大埔人主宰潮汕烟草业近百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 潮汕 烟草业 历史发展 烟草市场

    喜吸烟,在香烟问世以前,烟丝成为潮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提神食粮。清道光年间(一八二0至一八三0年左右)百侯杨调乐在潮州首创义隆烟庄,获利甚丰,遂与其他兄弟在百侯观音亭合做大屋,名曰“广成”。光绪年间,又有贵和、金兰烟庄开张。清末、民初相继有美兰、聚兰、福盛、泰裕盛、海记、美发、裕发、海丰、巨昌、珠兰、瑞兰、义发(义隆分号)等十余家烟庄开业,汕头也开了间万兴烟庄。这些烟庄全部是大埔人创办的,从此大埔人完全占领了潮汕的烟草市场。烟丝是半工半商行业。把

  • 文章大埔人在外地办学简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大埔 外地办学 简史概要 潮汕地区 学校简介

    珍、丘勤林、萧国光、杨广祥等。民国四十年重组校董会,吴奇伟任会长,董事多为汕头工商界的客籍头面物。吴启彦离职后、罗牧、刘仕廉等先后任学校领导。政府接受后曾与正始中学合并成「正始岭海联合中学」,正始中学恢复原名后,岭海中学迁至同益路2号,后改名为:「汕头市海滨职业中学」,现名为「汕头市第六中学」。由上述可知,一百多年来前辈埔即在大埔境外至少办了七间中、小学。这些学校多分布在埔较多的潮汕及广州等地。前辈埔在境外积极办学究其原因,是我们祖先来自中原

  • 文章在东南亚各地办学简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大埔 东南亚 创办学校 历史简介 档案资料

    会馆复办启发学校。至六十年代已发展为拥有卅多间教室、图书馆、运动场及大礼堂的大学校,鼎盛时期学生达一千七百多。一九八四年停办。一九八五年,新加坡教育部在西海岸道五十号另建新校,仍用「启发学校」名称。新加坡启发学校是埔在东南亚创办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且最现代化的一所学校。新加坡大侨学校由埔籍华侨丘林容先生于民国廿四年(一九三五年)创办。取名为「大侨」即大埔华侨的意思。时学生仅一百多,多为贫苦家庭之子女。民国卅一年(一九四二年)新加坡沦陷后停办

  • 文章大埔人在四川成都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羅勝康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大埔 四川成都 客家人 联谊会 家乡亲情

    列系报导之一现代大埔住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已知数将近一〇〇个,香火延续了三代;其中大学以上学历占二五%以上,有大学副教授、科学院副硏究员、硏究所所长、各大型工厂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教师、从商的经理、副经理、小说作者等等。可见才济济,继承了客家艰苦奋斗、开拓前进、四海为家的光荣传统。现代成都第一代大埔人在九十年代以前,都在勤于工作,忙于家务,在各自狭窄的工作生活小圈子里走着忙乎乎,乐融融的生旅程。过半百后,儿女长大了、独立了,下一代又出

  • 文章大埔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期  作者:陳以令 出版时间:1966-06-10
    关键字: 大埔精神 大埔名人 发扬光大

    监察委员,杨德昭当选为立法委员,罗卓英当选为大埔县国民大会代表(罗氏逝世后,由张兆符递补),赖少魂当选为全国中医师公会国大代表,陈辉靑当选为西南区敎育团体国大代表,吾埔物之盛,殊属空前,应是登峰造极了。吾埔是耕地少,富源绌的三等县份,口又不是很多,何以才能够有如斯的鼎盛呢?俗说地灵杰,这虽然和吾埔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的陶冶有关,而传统的纯良的社会风气的感染,更是重要。可以说,吾埔历代才之能够辈出,实是在秀丽的自然环境和优良的社会风气薰陶下,人人都能够

  • 文章大埔人才今昔观(续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劉禹輪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大埔 人才教育 观念变化

    说到这里,我们得特别指出来,在同一个时期里,我们县内各区鄕中小学敎育,已逐渐地发达起来,除大埔县立一中外,如高陂初中、大麻初中、虎山中学、白堠中学、三河中学等相继建立了;就学中小学生数,也逐年增加了,因之往外升进专大深造数,也逐年增进,才辈出。同时国内服务党政军警各界的,亦渐有出类拔萃现象,其中如邹海滨先生,功勋彪炳,当然不在话下,他如罗卓英先生、吴奇伟先生(附逆)、范汉杰先生、赵公武先生、范其务先生、邹敏初先生、郭思演先生、刘伟先生、蒲良柱先生等

共86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