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壮文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百色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0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2005-01-10
    关键字: 鹅城 百色市 乐业县 天坑 壮语

    盆,最大直径达九·四公尺而号称世界之最。莲花盆是平面环状碳酸钙沈淀,通常皆成半环形阶梯状层层叠起,很像梯田,当以土耳其之棉花堡为最著,而成平面全环状散布的确少见。可惜今年入冬桂西干旱,致盆顶未见滴水,盆缘又无溢流,减损了美感,我们草草走过,只有靠着想像去体会在丰水期那种斑斓的风华了。壮语与壮文台湾近年推行闽客母语教育,喊得震天价响,甚至北起泰雅族南至鲁凯族十二族原住民,都已创制出拼音字,编成教材,故在行程中特别注意壮语之推行成效,以硏判台湾母语政策之前

  • 文章清末四川官吏㈢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1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成绵道长 文殊院 知县

    顶戴笔帖式,洊升至七品,便转主事递迁员外郞,郞中,即可得京察,放道府。以故胸无点墨者较多,动贻笑柄。罗勇公殊院在成都城内北隅,绀宫琳宇,缁徒数百,为成都四大丛林之一。人多不知创建之初,实罗勇公一人力也。公名斯擧,四川东鄕县人。少时为绿林之豪,有渠魁某,公兄事之。官兵捕急,遂失散。公投入行伍,十余年间,积功至四川提督,封男爵,加太子少保,准专折奏事。时殊院旧址,名慈悲庵,在北较场口,有僧十余人,一小刹耳。一日,公赴较场检阅部伍,甫毕事,行不数十武

  • 文章偶吟(七絕三首)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古道生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感怀诗歌 老当益壮 艺文选萃

    其一、穷且益坚乐逍遥,忘老精神气自豪。知己畅谈频把盏,遄飞逸兴冲云霄。其二、老当益气豪雄,犹似当年战阵中。欣逢大好时盛世,夕阳却喜晚霞红。其三、岁月匆匆九六秋,平生抱负赴东流。历经百劫坎坷路,赢得余生任遨游。

  • 文章吊张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汪忠平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张义 追思悼文 往事回忆 人物评价

    张义吾挚友也,他以非凡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短短一生取得丰硕成果。原来只有初中化,后来教到高中三年级语历史,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退休后发挥余热,先后编写云台区地方志、花果山地方志、朝阳鎭志、连云港市开发区地方志、中云地方志,共计六百多万字,眞是奇才。他的去逝是我们连云港化界的一大损失。特写吊诗五首以为悼念。一、白头学子坐书斋,夜夜清灯照砚台。伏枥骅骝千里志,晚节好似黄花开。二、世路崎岖侥幸存,无忧无虑度清贫。老妻虽病堪为伴,儿女舞鼓格外

  • 文章念奴嬌·九九重陽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劉福雲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九九重阳节 风土习俗 感怀诗文 老当益壮

    柳稀花困,把秋風夙願,環球傾盡。蟋蟀啾啾添洒脫,耐冷傲霜輝映。漫嶺楓林,痴情一片,佳節重陽近。靑春去後,有誰還去提品。休笑鶴髮童顏,盛裝健履,猶自餘風韻。莫道老人如落葉,正是豐收時令。菊桂飄香,夕陽絢麗,潑墨揮豪興。江山似畫,虬枝松柏蒼勁。

  • 文章粤海舊聞錄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2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3-12-26
    关键字: 陈子壮 忠公集 礼部右侍郎 广东福建江西军务 历史往事

    陈子及其遗集近获覩香港至乐楼主人何耀光所重印陈忠公集,上下两册。至楼楼主向以表彰忠烈蒐集前贤遗集出版为志。如函可之千山诗集及年谱。天然和尙之瞎望诗集等,均为吾粤珍贵献遗产。忠公于明末壮烈殉国,与陈邦彦,张家玉称为三忠。出生时,异香满室,母太夫人有身时,即梦神人以丹桂花松拂其腹曰,俾尔生儿,流芳百世。少颖异四岁受书,过目成诵。七岁能,尤敏于诗,有神童之目。某年中秋夕,其父宴集宾朋,是夜适微云掩月,有客口占云:「天公今夜意如何,不放银蟾照碧波」。公

  • 文章故鄕的人與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仲其臻 地方史志 杨东野 文史编纂 张义 退休教师 刘凤桂 历史学会 方一清 诗文研究 刘洪石 博物馆

    仲其臻先生 从公职退休后,参加连云港市历史学会,以他的学术为人,颇孚众望,获选历史学会会长,并兼任〔史杂志〕副编审。该志报导故鄕历史物,提升故鄕历史化,颇有贡献。杨东野先生 为故鄕化发展,不遗余力,脱下官服,转到化园地,从事笔耕,除担任历史学会副会长外,又担任〔史杂志〕副编审,不但要编要审,还要提供他的大作来充实〔史杂志〕的内容。张义先生 系山明水秀云台山新县(现改称朝阳)人士,毕生从事敎育工作,退而不休,现又为修写地方志而努力,在〔民间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