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城隍庙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彰化白龙庵协办彰化城隍庙 七天超拔法会 祈求国泰民安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0期  出版时间:1999-08-31
    关键字: 彰化 城隍庙 法会

    三山汇讯:白龙庵为彰化西门重镇,连年协办彰化城隍庙七天超拔法会,祈求合境平安。已卯农历七月廿三至廿九日(国历九月二日—八日)在中华路一八五号前设坛、张灯结采,招抚各姓精魂暂驻,听候超荐拔除苦海。本坛设地基上—每日清供鲜花、水果,午供、晚敬,祈求国泰民安,免除精魂疾苦,静俟法会超渡往升。超拔法会第七天,请居住彰化市乡亲、炉下弟子、各方善信,提供祭品。当日中午由本坛发旗装篮、安置坛前。待黄昏法会圆满,请将所提供祭品各自取回。本坛亦有回赠「平安米」一袋,作谢

  • 文章石獅城隍公的由來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6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9-03-01
    关键字: 城隍庙 石狮街 倭寇 永宁

    遠在明朝中葉,自西元一五四一年辛丑至西元一五六八年戊辰,在這廿七年中,閩、浙沿海遭倭寇(日本)侵襲前後達九次之多(較前者莫談),僅晉江永寧一地,已遭三次登陸,所以在閩南一帶的人,都稱謂「走禍賊」。永寧爲晉江最南沿海的口岸,爲防止外來的侵略,故在周圍築一石城,高丈餘,寬近四尺,並在「大東」(近北門)多築一城門(共五城門),門上多築一城樓,用以瞭望遠方的海面,並在東門內至小街築一地下道,上蓋寬長的石枋,相等於防禦工事的戰壕。某年的農曆四月二十三日,倭寇登陸永...

  • 文章石獅城隍公的由來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7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石狮 城隍庙 晋江 土匪

    二現在來談城隍爺進香的經過,當擧行進香時,其熱鬧的程度,非筆墨所能形容,自永寧至石獅,約十五華里,沿途站立看熱鬧的人山人海,參與進香的前導人馬,已抵達石獅時,後面的「隊伍」尙未離永寧,而且行列中是三五並排縱行,其中任何家鄕音樂,應有盡有,諸如:南音,北管,十音,槓球,鼓吹,高脚戯,馬隊,臘戶,唱雙簧,裝閣,飾閣灣(俗稱竺閣番),其中最令人驚心動魄者,莫若「飾閣灣」過龍舌及「霞澤橋」(俗稱下毒橋),龍舌是一條凹凸不平的石弁,狀如一條龍,長約數十步,龍首下多...

  • 文章同安城隍廟宇與文化

    来源期刊:《同安》 第77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城隍庙 祭祀 马巷街

    俨抓住时机进出放人,南梁终于遭受大败。从此民间信仰城隍爷了,唐中期列国蒙祀典,明太祖攻打姑苏城,张士诚之子张豹摆八门阵。明华一时攻打不下,这时姑苏城隍爷亲临军中显灵,托太袓大将保达梦,指示破阵攻城之迷津,徐达很快攻下姑苏城,太祖感于城隍爷的恩泽,整封姑苏城隍爷为「承天监国司命灵护王」。太祖即位后还下旨封京城和几个大城市的城隍郡主,职位正一品,各府州县城隍神为公侯伯,并重建各地城隍庙,其规格与当地的官署衙门等同,按级别配制晚旒滚服,这样各地就有了「阳阴两十

  • 文章古刹沧桑 盛世重光——修复马巷城隍庙群记实

    来源期刊:《同安》 第91期  作者:朱振仲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马巷 城隍庙 修复 天门开

    乾隆建厅署数度沧桑汗青永志马巷始城隍几经风雨盛世重光按清朝祀典「凡有地方官住所地,必须建城隍庙、文武庙、妈祖庙及保生大帝庙,为地方官员朔望拈香之所」。清乾隆四十年,马巷建厅置署(同县行政级),时任马巷通判万友正(字瑞甫云南阿迷人)遂率乡亲创建城隍庙、武帝庙于孔沟上(即今舫中东侧)。嘉庆十二年温凤韶(字焕亭广东顺德人)莅任马巷厅倅(副职)即率先捐廉迁建城隍庙,再建文武庙于三乡卧龙边。为什么要迁建城隍庙,重建文武庙?据载原由有二:其一,城隍庙与厅署邻近

  • 文章台北霞海城隍庙溯源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5期  作者:張自福 出版时间:2014-03-01
    关键字: 台北 霞海 城隍庙 历史沿革 现况

    泉州府同安县下店乡海边厝五乡庄居民守护神,因下店乡别名「霞城」,而庙设于霞城的临海门旁,来台以后乃称「霞海城隍」。曾于清朝康熙元年,御赐临海门匾额。台北霞海城隍庙位于台北市迪化街一段六十一号,是内政部核定的三级古蹟,与慈圣宫、法主公庙合称大稻埕三大庙宇。沿革清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年),同安人一百余人,奉载霞海城隍金身同行。起初安置于艋舺(现万华)八甲庄,由陈金绒奉祀,即今广州街老松国小附近,逐渐成为同安人的共同信仰。清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年),由于误会,肇生

  • 文章大稻埕逍遥遊——台北文化摇籃地采風(三)

    来源期刊:《同安》 第91期  作者:莊永明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更生医院 迪化街 霞海城隍庙 贵德街 建昌老街 大稻埕

    走进了这条古老街道,宛若漫步在历史的长廊,脚踏着台北的「残梦」!大稻埕的迪化街(今日此街已延伸至大龙峒),清代时,从城隍庙到妈祖宫口,称为「南街」,过妈祖宫(民生西路底北侧)到今归绥街,称为「中街」,邻近街肆只有中北街、普愿街、杜厝街、珪瑜粹街、益保裕街、大桥头街等。日据时期,称之「永乐町」,和「太平町」(延平北路)是大稻埕南北向的两条主要干道。(从前重庆北路、环河北路尚未开辟。)探访迪化街,从南京西路口开步,走了二、三十步,即昔延平区(已并入大同区)行政

  • 文章重修马巷城隍庙缘起

    来源期刊:《同安》 第43期  出版时间:1993-05-01
    关键字: 清乾隆四十年 马巷巷声基金会 马巷城隍庙 捐助重修 马巷镇三乡楼

    清乾隆四十年(公元一七七五年),马巷建厅置署。按照清朝祀典:「凡有地方官之驻在地,必须有城隍庙、文武庙、及妈祖庙与保生大帝庙,为地方官朔望拈香之所,于是通判万友正倡建城隍庙与武庙于本镇孔沟上。(即今同安二中校址)后因城隍庙乃鬼神之地,与厅署邻近,阴阳相背,实是不伦不类。迨至嘉庆丁卯年间,温公焕亭莅任斯土,捐廉将城隍庙移建于卧龙滨现址,并劝谕士民捐献,续建文武庙于城隍庙之右,至辛未年全部峻工。据载:城煌庙落成之后,神灵极其显赫灵圣,方圆百里居民,皆蒙其荫

  • 文章福州城隍庙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1期  出版时间:1996-04-30
    关键字: 首届闽台城隍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 福州城隍庙管委会 城隍文化研究者 十月中旬

    福州城隍庙修建即将告竣,定本年十月中旬召开『首届闽台城隍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已分函邀请海峡两岸城隍文化研究者与城隍庙负责人及海内外学者,共襄盛举。福州城隍庙管委会联合了:福建地方志编委会、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民俗学会等六单位省市学术研究机构发起筹备。并经福建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福州城隍庙,位于福州冶山,号称:福建省主都城隍古迹。建于西晋太康三年,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凡欲参加城隍文化学术讨论会人士,请向:福州市鼓楼区冶山福建都城隍庙管委会联系。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