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故乡热河,地处漠南,大漠高原延绵纵横,山岳起伏,崎岖陡峻,自从上古时期至今数千年载,受到自然地质变化,地貌冲积及岁月风化的影响,形成多变的自然景象,尤其在这片土地上,由于人类群居生长开发甚早,长期以来,有灿烂的古文明,孕育出历史文化的先驱,尤其是热河西北部大城—赤峰市的肇建,更具备了上列的特质,促使赤峰市在历史文化的定位,更具有特殊代表性的意义,在源源流长的中国历史上,赤峰地区曾有过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历史之最:这里是最早发生农业革命的地区之一,最早
-
河北省行政區域原爲十五個區,一百三十四縣,兩個市,一個管理局,現在全省共分十個地區,九個市,一百三十七個縣,省會由原保定改駐石家莊市。現在全河北省共分十個地區,九個市,一百三十七個縣,二個自治區。因地形關係,將河北省分爲四個區:一、張北高原:俗稱「壩上」,爲內蒙古高原東南邊緣的一部分,海拔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米之間,地表呈波狀起伏,多內流河,鹹水湖淖和草地,是優良的天然牧場,爲本省牧業基地。二、冀北山地:是內蒙古高原同華北平原之間的過渡地區,燕山山脈是本區...
-
喀斯特(Karst Topography)地形是特種地形的一種,也就是石灰岩溶蝕地形。我國此種地形,以廣西最爲顯著,桂林、陽朔,和貴縣附近的喀斯特地形,可爲其代表。此外柳州附近也很多,其他地區也有零星的散佈。一、廣西石灰岩溶蝕地形代表地區桂林、陽朔的奇山秀峯,貴縣南山二十四峯,柳州河南的立魚峯,風光明媚,景色宜人,都是喀斯特地形的恩賜。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以山峯瑰麗,河水澄澈,冠絕全國,享譽世界。黃山谷詩:「桂嶺環城如雁蕩,平地蒼玉忽嵯峨。」范成大有記云:「桂林山之奇,平...
-
三)地质地貌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在地球漫长演化的历史中,造就了温州地质构造复杂的特征,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温州属华夏古陆,早在八亿年前就已形成。在距今三亿五千万年到二亿三千万的石炭——二迭纪时,由于我国东南遭受较的规模的海浸,古温州一带及其以南地区再次遭受海水淹没。后经华力西——印支运动,地壳才全面隆起成陆,再不接受海相沉积。中生代时,由于太平洋的板块进一步俯冲作用,形成了惊天动地的陆相火山活动,产生了频繁又刻烈的火山喷发和岩浆喷溢,大量火山岩浆盍
-
家住夕陽崗上村 一灣流水繞柴門種來松樹高於屋 借與春禽養子孫 [明葉唐夫詩
-
世界奇观三江分淌区东西脉系突南旋 孕育三江分淌延 湍险怒江奔缅甸 澜沧拐曲入寮边金沙汇入长江水 世界奇观别有天 地貌徐霞游考纪 蒐标万种蔡公研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夕阳红 岩结万层叠岳嵩 景泰峰间辉日月 蒙旗柱状矗长空乐山大佛名闻世 甘露寺岩福建工 卓尔窗棂层塔立 黎明系列酷龟龙附记:世界奇观三江分淌区★六千五百万年前,印度次大陆向北漂移相撞欧亚板块黏为一体,碰撞后喜马雅山横空出世,形成印度板块东缘挤蹭出横断山脉,遂有南北走向
-
地文涵義,相當廣泛,不日自然地理,而曰地文,其包涵當有經緯、星象、山川地形、土壤地層、生產氣候,以及動植物種類和分佈情況,何者有害於民命?何者有利於民生?皆在其內。山是講脈的,陵谷有時斷絕,或根本不見其存在,而山脈永久連續,未嘗稍斷;水是講流的,河水經常不見(伏流),而流未始稍停。此余觀察邙山水的目睹,與耳聞不同。一、經緯星象疑義洛陽地居北緯三十五度,經在一一零與一一五度之間,中華全圖有所指示,似不容置疑,所疑的是星象。余於本體論,皆不甚諳練,故不明宇宙...
-
長城沿革我國的萬里長城爲世界巨大工程之一,而其創建則始於戰國時代之燕、秦、趙三國,各就北境山險築城以防胡戎。至秦始皇時,統一了六國,國內的大患已除,惟北疆的匈奴,成了唯一的假想敵國。同時那時盛傳的圖錄讖語道:「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爲了愼重起見,便在秦三十二年(西元前二一五年),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人北擊匈奴,攻略河套;又爲了防禦起見,同時把戰國時燕趙的長城加以修葺並連綴起來,成爲名符其實的長城。水經注載道:「始皇令太子扶蘇與蒙恬築長城,起自臨洮,止於碣石...
-
一、塞北秋風·草黃馬肥一個自幼在南中國長大的人,對於塞北的一切,可說是相當的隔膜。對於塞北的一知半解,大半都從詩文中得來。讀「胡地玄冰,邊土慘裂」!「北風捲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卽飛雪」。這些印象在腦中極深。因此只要提到了塞北,不由便想到那些地方不是冰天雪地、一片荒涼;就是黃沙滾滾,大漠無垠。可是,我又不能不奇怪,數千年來,中國的外患,十九來自北方,到底是爲了什麼原因呢?後來,我從書本中得到了一部份答案,知道塞外並不是完全如詩文中所形容的那樣荒涼;在那一大片...
-
沿革慈谿自唐虞來,世爲禹貢揚州之地。少康封庶子無餘,越始建國。春秋時與吳爲敵,哀公二十二年越滅吳,夫差請行成,范蠡對曰:吾請達王甬句東,甬句之名始見於傳。計其時,在全境中不過東南一隅耳。秦始皇旣滅六國,以吳越地置會稽郡,統縣二十有六,始有句章縣而建治焉。與句章鄰者有餘姚、鄮、鄞,鄞今奉化,鄮今鄞。而餘句二邑以山得名。郭璞云:餘句山在餘姚南句章北。顏師古注句章云:渠水東入海,今舊治西北有句餘山,而姚江之東注者,自餘歷慈、歷鄞、歷鎭,蜿蜒二百餘里而出蚊門。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