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文史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長樂李永選先生《藏樓詩文稿》印行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5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5-08-15
    关键字: 李永选 《长乐县志》 《长乐六里志》 地方文史

    长乐李永选先生六十年代完成《长乐县志》五十卷,同时编纂《长乐六里志》十二卷(福建地图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出版)。他的遗作由长乐政协文史人士张善贵先生整理《藏楼诗文稿》,亦已印行。李永选先生于四十年代应长乐县县长李忠锬先生之聘,主持县文献会修志事。五十年代,为县政协委员,继续地方文史撰作,著述甚丰。一九七二年病逝于长乐贷西村故宅。李姓系沙京明代状元李骐后裔的一支,先迁龙门,后定居岱边的。

  • 文章走進漁洋 透視漁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郭新和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渔洋 安阳师范学院 渔洋地理图 殷商文化 地方文史

    常的土地上,在那早以逝去难返的岁月里,曾经历和见证了中国长达六千余年的历史文明发展史,古老苍桑的历史脚步竟然在这里留下了清晰而又不间断的印迹,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文化等一直绵延有序,贯至当今。从这里,我们可以聆听到历史的吟唱;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明的厚重。文明图典的渔洋被发现之后,作为安阳的综合性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在为家鄕有这么一个地方而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我们作为高等学府的学术责任。我院历来重视对古代文明和地方文史的硏究,建有相应的学术

  • 文章小鎭——美濃、甲仙記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作者:鍾久福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旅游活动 风景名胜 特产 农业文化园区 古建筑 地方文史

    鼎盛时期多达一千八百多栋菸楼,迄今全鎭仅存的残破菸楼,只剩四百多栋,而且正在消失中,令人不胜唏吁!据称地方文史人士两年前发起「菸楼」修复计画,并在美浓安福里成立菸楼教育馆;近获行政院客委会协助地方,展开抢修行动,让菸楼不再倒下,使美浓的菸楼地景能持续矗立,见证地方产业发展历史。美浓景点另有「敬字亭」、「钟理和纪念馆」,「中正湖」、「广善堂」、「黄蝶翠谷」、「馆门电厂」等,因另有行程,祇好作罢。「甲仙」:导览蔡万达先生,是位爱好大自然生态专家,位于繁华市区中,特为

  • 文章讀江西文獻二〇〇期感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楊壽明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同乡会 大学图书馆 文史专案小组 会员大会

    宜黄 杨寿明引言江西文献二〇〇期出刊之前,我先请问蔡总编辑桂行兄意见,能否出一本专辑,为台北市江西同鄕会文史专辑,将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之资料汇编成册,渠认为此意颇佳,于是我们开始计划,首先要将江西文献各期所记载有关文史部份之资料加以蒐集,然后将各届文件档案中涉及有关建馆及历届主事者政绩资料以及同鄕会组织章程、内规等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但这是一项空前无有之重大工程,必须动员集体力量来规划,于是提交十四届第三次理、监事联席会议讨论,与会人士认有必要,获得

  • 文章我對兩位張先生注解「鏡花緣中敢字注釋」一些另類思考管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吳在綿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镜花缘》 地方文献 文史知识 故乡逸闻 文化经济 方言

    每次读海州文献,就感到无限温馨,生出许多希望,并获得丰富的文史方面知识,至为喜悦欣慰!文献中有故乡逸闻旧事,读了仿佛回到童年时光,重温亲旧欢聚。看到乡情报导,了解许多在台乡贤登耄耋,哲嗣们学业事业有成,深觉与有荣焉!又报导一些故乡改革开放后,乡亲们生活日益改善,交通、经济、文教等方面朝向现代化突飞猛晋的建设,即燃起无限希望、憧憬与期盼。还载有乡贤硕彦蔡、邵等前辈经史文章,张欣伯先生等红楼梦探隐揭微,见解精辟,联想力丰富,饶有趣味。世上研究红学著作,不下千

  • 文章故鄕的人與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仲其臻 地方史志 杨东野 文史编纂 张义壮 退休教师 刘凤桂 历史学会 方一清 诗文研究 刘洪石 博物馆

    仲其臻先生 从公职退休后,参加连云港市历史学会,以他的学术为人,颇孚众望,获选历史学会会长,并兼任〔文史杂志〕副编审。该志报导故鄕历史文物,提升故鄕历史文化,颇有贡献。杨东野先生 为故鄕文化发展,不遗余力,脱下官服,转到文化园地,从事笔耕,除担任历史学会副会长外,又担任〔文史杂志〕副编审,不但要编要审,还要提供他的大作来充实〔文史杂志〕的内容。张义壮先生 系山明水秀云台山新县(现改称朝阳)人士,毕生从事敎育工作,退而不休,现又为修写地方志而努力,在〔民间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