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剧种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飛馬豫劇隊演員素描(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地方剧种 豫剧演员 演艺生涯

    民十七北伐成功迁都南京,将北京改为北平,因之遂亦改称此一剧种为平剧,至对日抗战以前,齐如山先生倡议,改平剧为国剧,并创办国剧学会于北平西城绒线胡同,不过据齐先生谈「此一『国剧』名称,并不限于平剧一种,所有昆曲、梆子,以及各省各地之地方戏,凡我国独有、外梆所无者,均应名为国剧。」由是而知,国剧两字包罗之广,可谓无微不至矣。自从三十年前(一九四八年——一九七八)来到台湾,那时各娱乐场所均以皮黄剧为尙,虽有徐炎之,张善芗伉俪邀集同好组办「昆曲同期」,但以每两周擧

  • 文章通渭小曲——劉海打柴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8、79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通渭小曲 民间曲艺 《刘海打柴》 地方剧种

    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人民需要文化,也非常渴望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艺术。因此当地民间艺人在那时十分活跃。他们吸收了来自晋、秦、陇、蜀及周边各地往来客商带来的各种地方曲艺精华,揉合了当地民间小曲的基本内容,创造性的形成了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曲艺剧种——「马营小曲」。由于「马营小曲」是当地民间生产的艺术成果,所以它自形成后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发展很快,不但当地人民广为传唱,而且也由往来客商带到了外地,不断地进行交流和传播。鉴于当时文化水平和传播媒体

  • 文章飛馬豫劇隊演員素描(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8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9-08-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地方剧种 豫剧演员 演艺生涯

    (四)何景泉:乃河北省東光縣人,生於民國十一年壬戌,現年五十八歲,從民國廿六年全國抗戰時期,那時他才十六歲,卽已投效了八十九軍工作,參加抗戰陣營,至卅八年始編入海軍陸戰隊,五十年元月一日奉調加入飛馬豫劇隊,到了四十二歲(一九六三)才開始學唱河南戲,因其自幼卽愛好國劇,在軍隊中,不時與同好者淸唱消遣,雖未登台一試,但對於此道迷戀已深,有些基礎,故學起來較爲容易,經過這十幾年的磨練,更兼有一條高亢豁亮的好嗓子,唱起來帶一點兒沙音,顯得格外好聽。在動作上運用國...

  • 文章「宜黃戲」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9期  作者:汪發蘭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宜黄戏 二黄腔 地方剧种 二犯 旅游文化

    、「二犯」两种曲调统一,「二犯」分作四种板式,吹腔变成了二凡的平板,形成了广为流传的「胡琴腔」。「宜黄腔」产生之后,在江西各地流传,并为尚存的江西地方大戏剧种,如豫剧、东河戏、盱河戏、宁河戏等所吸收,并保留「二凡」这个称呼。老艺人称为「宜黄调」。因其基本曲调与各地皮黄剧种的二黄腔类似,故当地人后来称「宜黄腔」为「老二黄」。「宜黄腔」兴起之后,向外省流传,浙江绍兴、北京、广州都有宜黄腔的记载,影响很深。这正如清乾隆四十九年李调元所著《雨村剧语》云:胡琴腔起于江

  • 文章故鄕風物憶廟戲(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期  作者:柏齡  出版时间:1972-06-20
    关键字: 故乡风貌 庙戏 花神 财神 八出 地方剧种

    要提高而拖长,他只可说话,不可动手,这就是故鄕庙戏开台的「三部曲」,也便是「两个不开口,一个不动手」故鄕草台板戏的习惯。一台戏演唱八出一台戏规定为八出,都是由地方上的鄕绅或主办人点演的,第一出开台戏,大都是班底演唱,第二出是长靠戏,第三出是头牌老生戏,或生旦合演,如「四郞探母」和「御碑亭」之类,第四出是短打武生戏,四出演完,由前场値台人把戏桌高高举起放在台口,名为「腰台」,于是停锣歇鼓,暂时休息十五至二十分钟再继续演下。腰台后第五出戏为花旦戏,第六出为靑衣

  • 文章鄕人儺瑣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乡人傩 童子戏 地方剧种 往事回忆

    数千年不断的改进,到民国初年,早已蔚成风气;就以连云市中云台黄泥岭村,便有一个僮子戏集团,主持人陈奤四(名忘却),他深深了解农业社会农民之心理,「敬天法祖,热爱耕牛」,他便努力改良剧团,昔年胡乱打杀之戏风,完全改掉,其演出宗旨:一为娱乐性之敬神。一为保护耕牛、捉妖杀鬼。都十分精采!(比地方小戏高尙多矣!)而且演出剧情,尽量本诸历史事实,或有所本的神话故事,像老子(李老君)孙悟空………剧情音调,逐渐向平剧看齐,整本、成出都讲求音韵、板眼,祇以经济基础不足,其行头

  • 文章我與秦腔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5期  作者:馬靜亭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秦腔 地方戏剧 甘肃调 剧种

    去年四月二六日,是党国元老于右任先生百龄冥诞。陕西同鄕会为纪念前贤,特在台北市国军文艺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秦腔公演晚会,演出剧目是「二进宫」、「投军别窰」、「南天门」及「断桥」。因为是难得一见的地方戏公演,报章早已腾载,是晚西北同鄕及爱好戏剧人士,一齐涌进剧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可谓盛况空前。在演出的一个月以前,陕西同鄕会总干事王保民先生,奉几位鄕长之命,以我籍隶西北,又是平剧票友,特来邀约演出一出秦腔。当时使我既感惊喜,又甚惶恐,但在「盛情难却」下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