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圆楼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陆邮票上的“福建民居”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0期  作者:晏星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民居 邮票

    小圈圈,看来倒眞像是一盘蚊烟香[2]。这种「民居」,在福建省境内,并不是普通可见的,它只有在闽西的极少数地区才有。至少在闽北的「福州佬」同鄕们,恐怕是终其一生也未曾见识过这种「形的土楼」,所以,为了强调其特异的景观则可,若说它具有「代表性」的「福建民居」则未必适当的。不过,大陆于一九八六年发行「民居」邮票时,为什么刻意选中了这种形的土楼,作为「福建民居」的代表之作呢?据说这其间倒是别有一番用心的。圆楼名承启历时三百年名列第十三号的这一「福建民居」邮票

  • 文章比土围楼更完美的大埔石——天地方泰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羅書禮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客家土楼 泰安 内部结构 宗族

    在世界古民居建筑的大家族中,我国的客家土楼占了一席之地。受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重视,列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而加以保护。但是,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境,除了大东乡的花粤和光德乡的干泰形土围楼外,还有一座独具一格的前方后的堡垒式客家古民居「泰安」。它是客家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不但完全具备了客家土圆楼的所有功能,同时还能抗洪水淹浸,更加坚固安全和卫生,且宏伟和美观。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泰安实地全面考察后,都为建造这座石的主人蓝少垣睿智独具、构思

  • 文章普陀山隱秀庵重建開放 紫竹林觀音長廊竣工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89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隐秀庵 佛协 重建 十二圆觉 藏经楼

    藏经、大悲殿、东西厢房及附属用房一一二间,占地面积四二〇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五一五平方米。其中大雄宝殿高十五米。仅低于普济寺通殿和法雨寺的九龙殿,属全山诸多寺庵中第三高大殿。此殿不仅雄伟壮观,而且主奉有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金那佛和应身释迦牟尼佛,两侧供奉仿宋「十二觉」像,后面供奉四×四米大型极乐世界唐卡像;「藏经」三字系当代著名国画家张大千所题,内供奉铜质五方五佛,并挂有康熙皇帝所题的「龙宫海藏」额:大悲殿奉有仿北京香山法海寺明代宫庭壁画「水月观音图

  • 文章「平西王府」今何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12期  作者:俞振華 出版时间:2002-12-10
    关键字: 平西王府 昆明 圆通寺 大观楼 石林

    石桥相连,过了桥为大雄宝殿、碧瓦飞甍、雕梁画栋、铜佛殿供释迦牟尼,最后参观藏传佛教殿堂,果与中土不同。吴三桂统治云南时,通寺遭兵燹,修缮时移出观音,迨竣工竟误搬释迦牟尼佛入殿堂,说来眞是荒唐极了!通寺众多对联中,有一副为:「会道的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的千钧铁棒打苍蝇」,颇値玩味。㈡大观大观建于康熙卅五年(一六九六)是中国名,参观大观,人人急欲一睹的就是一八〇字长联,这长联是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楼有感所撰。名名联,相得益彰,让人想起「滕王阁与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