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围场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附录 木兰围场七十二围简表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7期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名称 现址 木兰围场

  • 文章吉林圖們市富韓國風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郜營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图们市 吉林 朝鲜人 风俗 禁山围场

    清朝时,吉林省的延边地区被划为「禁山围场」,除了偶有官府中人来此狩猎外,严禁移垦、挖参、采金、伐木与狩猎。但禁令归禁令,并阻止不了一些怀着富贵梦,偷去采金、挖参冒险者的脚步;也禁不了被生活所迫,越江打柴割草,垦种粮食的朝鲜贫苦农民的潜入。但他们多春去秋离,或凌晨越江,日暮返家。直至清道光年间(一八四五年),随着中韩两国政府边禁的松弛,和清政府为防御帝俄的侵略势力,实行移民延边政策,朝鲜族人和大批在山东、河北生活不下去的贫苦农民,才陆续迁入定居。后又因朝鲜

  • 文章我的故鄕——熱河省豐寧縣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6期  作者:周丕基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热河 丰宁县 古凤山 隆化围场

    美人心,不知何人抒心愿,当年王朝全盛日,县城处处歌管弦,南北通衢一大道,商肆酒楼栉比连,商旅往来不绝途,驼铃车马声喧喧。隆化围场多伦县,延庆滦平围一圈。蒙古朝觐经此地,盛况今朝难想见,自古丰宁拱帝京,京北大门号前沿。世代民风多朴茂,衣食习俗京味酣,科举年代塾学多,琅琅书声闾里传,翰林举人代有人,禀膳生员并不鲜,此地堪称礼乐乡,诗书门第多衣冠。县府东邻有孔庙,秉笔魁星门楼站,春秋两丁祭祀勤,三牲三献礼周全,鎭中一座关帝庙,嘉庆年间始修建,广场前面大戏楼,书楝

  • 文章木兰围场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4期  作者:馬真吾 出版时间:1964-12-31
    关键字: 木兰围场 诗词 热河 林业 林野遗迹

    一、前言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哨鹿就是每岁仲秋之后,鹿始出声而鸣,猎人蒙上鹿皮,潜伏草丛,学作鹿鸣,他鹿闻声而至,因而射捕之。围场是狩猎场地,合围的意思。猎人带领鹰犬,包围这一山林,由四面八方,逐渐紧缩包围圈,最后将圈内猎的物——禽兽捕获。木兰围场,是当年淸朝的皇家,把热河避暑山庄迤北一块相样的天然林,划作园囿,作为皇家捕猎御用,严禁人民樵牧渔猎,人民有敢擅动一草一木者,即犯红查罪(死罪),所以当时人都称之为皇围。日子久了,在习惯上顺口,丢掉了木兰二字

  • 文章热河的木兰围场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7期  作者:劉仲平 出版时间:1966-06-30
    关键字: 热河 木兰围场 林地 清代 行围制度

    中国有个最大的国家公园,占地一万零八百九十一平方公里,那便是辽、金时代皇帝宿营的千里松林,满淸皇室圈定的木兰围场,现今的热河省围场县。辽皇帝溯潢水(即西辽河)猎于千里松林,设行帐开发的仅是千里松林的东北部。称平地松林部分,于今林西县,林东县是。金皇帝设凉淀于金莲川,也只开发了千里松林的西北部的平地松林,即今多伦县与经棚县地方。满淸皇帝经营木兰围场七十二处猎场,只是占用了千里松林的东南一隅,白鹿山、边墙山、平顶山、锥子山、锡伯河部分,即今隆化县、寗城县与

  • 文章玉田縣於今尙存的遼金古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8期  作者:張文華 出版时间:1992-02-04
    关键字: 河北省 辽金古迹 桥建筑 彩亭桥 御林围场 后海

    潜力很大,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粳米、芝麻、高粮、大豆等。该区交通前仅有北平至沈阳满清御路,天津至喜峰口大路,东西可行汽车,南北则由骆驼驮运货物经由本区运往口外热河等地,记得儿时在家鄕夜间常听到驼铃之声。我家曾在彩亭桥鎭东街路南开设厚德堂中药舖一座,家严书文公任店东,家叔张栋任中医师,记得店前设立高越屋顶立牌两座,因为家叔医术精湛,远近闻名。辽金御林围场—后湖后湖在玉田县西部,中心距城关十二公里,东西长四.五公里,南北平均宽一公里,平时水最深处为一.三米

  • 文章長白山傳奇色彩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譚伯雄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长白山 吉林三宝 东山围场 动物崇拜 国界

    相貌雄伟,遂迎回部落,并以一酋长之女嫁之,女眞族部落之争由此平息。以后其子孙逐渐壮大,传至第八代时,势力大彰,统一全东北,正式与明朝争天下,此即清太祖努尔哈赤。资源资产长白山地冬温甚低,生长季短促,耕地都分布在河谷平原上,以玉米、小米、高梁、大豆为主要作物。辽北省的北丰、西丰、开原和安东省的东丰、海龙一带,是当年满清政府的「东山围场」,俗称东山地区,土地肥沃胜过辽河平原,民国以来开发为耕地,种植大豆,是重要的农业区。俗称「吉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实

  • 文章熱河之地籍與經界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7期  作者:胡之煥 出版时间:1972-01-31
    关键字: 热河地籍 热河经界 围场 垦植局 基本教育

    本社(热河通讯)立意旨在使外流居之同鄕尤其靑年对故鄕之事增多囘忆,以志不为隔离日久所遗忘,故主编者极力鼓舞执笔者之情緖,使之戮力充实通讯中之篇幅与内容,笔者虽每日均有书报在旁,而绝少热河省及各县之志书与典籍,每写一篇记事,煞费思索。据悉吾省之地籍,如承德以西以南如隆化、丰宁、大阁、上黄旗一带,一直到多伦之边界,以及滦平之滦河川上游之地,均属满州八旗之旗地放领者多。而围场全县昔为皇帝游猎之区,俗谓打围。故县治命名为围场,当初蓄养森林皆成大木,满山遍野

  • 文章河北、内蒙古、坝上木兰围场十一日游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9期  作者:惠憲禮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回乡旅游 十一日游 坝上木兰围场 直隶总督府 蔚州古城

    张家口与承德三市大部地区尙未去过,总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把它实现,一了心愿!老友常俊臣兄亦有此感,遂相邀余夫妻参加富邦旅行社「河北内蒙古坝上木兰围场深度十一日之旅」,于民国一〇一年七月一日出发,途经天津、安新、保定、易县、涞源、蔚县、宣化、张家口、锡林浩特、克什克腾旗、经棚、乌兰布统、承德、北京等地返台,对大陆的经济交通建设发展,广阔草原、历史古蹟、人文槪况等均留有深刻印象。谨略记所见,以资回忆。七月一日,搭乘长荣航空公司班机直飞天津,午餐后沿保津高速公路西行

  • 文章食在熱河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5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70-01-31
    关键字: 食在热河 家乡美食 野生动物 “打瓜” 热河“围场

    原文刊在中央月刊第二卷第三期一六二頁至一六八頁。「故鄕之食」(十五)中,標題前刊印一張「熱河雙塔山」圖片,他在該文中頭句話便說「本期談食在熱河」。本刊爲推廣該文宣傳效用,特節錄其文,有處爲添減數字,非敢擅改,蓋求其眞實耳,轉載於此,給諸同鄕一閱,希望有感於不足者,執筆爲文以補述之。本刊對外不發售,無害於原作者之版權,乞諒之。 ——本刊編者附言——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