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重庆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文艺)重庆之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6期  作者:陳樹人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回忆重庆 诗词感怀 王世杰 王云五 姚琮 薛笃弼

    编者按:民国二十六年对日全面抗战爆发,政府西迁重庆,建为陪都,全国贤豪,聚会于此,八年苦战,终获最后胜利。此固由于国策正确,全民同心,而重庆以山川之灵,形势之胜,用能负荷抗战司令塔之光荣使命,亦为要因。兹特汇辑时人当时怀忆重庆之有关诗词数首,题名为「重庆之忆」,列载于此,资观览焉。还都有日独游渝州江畔八年流落蒙安慰,今日眞同吿别来;固识吾生如寄耳,相逢何景不佳哉。眼波字水含情送,眉黛巴江着意开;几盏沱茶聊当酒,临分能勿重徘徊。有怀重庆薛笃弼有寇来自东

  • 文章抗敵十四年紀要(四)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王守正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重庆 罗大愚 沈阳 往事回忆

    中央训练团受训。又派人经常照料。战地党务处甘处长,除多次晤谈外,并指定交通科长周慕文,组织科长于锡来经常联络,研究敌后工作情况。余乘工作余暇辄往挂头,观览陪都形胜,重庆在四川仅次于成都之大城。乃我国西南区商业集散重鎭,左有嘉陵江,右有长江,两江左右环抱重庆市,至朝天门合而为一。重庆有公路通往西南,西北,川康等地。成渝铁路亦正在赶筑之中,水旱码头交通;称便。重庆城垣依山面水而建,今已无存。街路随山之形势舖建,高低不平,曲折无尽。山下为商业区,建筑多为二三

  • 文章重庆联中几个少年朋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期  作者:唐君毅 出版时间:1963-10-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重庆联中 少年时代

    我还记得我们是在重庆联中之某一地方,相对立谈的情形。但我当时实并不理解其话之背景,我只是依我自己的思想而理解。我当时的思想在本文之初已说过,是一种绝欲主义或无欲主义。说人退到阿米巴以前,似启示出一种绝去人类一切欲望的混沌景像。所以他的此话与当时的情形,才一吓深入我心,历久不忘。依一般中学生的思想情形而论,我与他能谈到的,当然在一般同学看来,是非常古怪的。于是我在中学中,被人取上了「神经病」与「疯儿」的混名,我之性情变成非常孤癖。我上文所述之三个朋友,既皆已转

  • 文章重庆联中几个少年朋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期  作者:唐君毅 出版时间:1963-09-01
    关键字: 重庆 联合中学 故友 青年友谊 往事回忆

    周开庆先生要我为四川文献写文,我答应了半年,因无适当题目,终未动笔。对于四川文献,我所知者皆零零碎碎,不成片段,一时无从谈起。今姑就记忆所及,一述在中学时期与几位靑年早夭的朋友的友谊。这些朋友,皆学问事业未成而死,述来亦莫有客观的,或文献的意义。此文只能算怀故或忆旧之作。只望于怀故忆旧中,能多少反照出当时时代之靑年心情的一方面;兼抒发一些个人的感想。我读的中学是重庆联合中学,初入学时,是民国十年,我尙未满十三岁。在中学四年中,先后有五位朋友,其中除一和尙

  • 文章我从张家口到重庆回忆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2期  作者:董熙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张家口 重庆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一、前言我从张家口到重庆经过两年七个月,这段时间,我受了很大的损失,就是浪费了宝贵的光阴,我到张家口,不是乡土观念所驱使,而是一种命运的安排,要走这一段路,原来陆军大学的学员,是带职带薪入学,毕业后仍回原部队服务,我的部队骑兵第一师,业已编散,我成了无家可归;当时宋哲元正主持华北军政,招兵买马,延揽各方人士,我经同学介绍,参谋本部将我分发廿九军一四三师,以中校任用,师长刘汝明,兼察省主席,师部驻张家口;我对这部队一无所知,我是初出茅芦,需要磨练所学,获得

  • 文章上「京」考試記半世紀前走馬陝甘川邊區,赴渝參加陸大覆試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重庆复试 个人回忆 复试行程 路上见闻

    一九三九年七月间,本人在西安韦曲鎭西北战地参谋班受训完毕后,适値陆大覆试期近,各战区初试获录取者,须速前往陪都报到应试。本人因早在五战区初试经已录取,即奉命由西安迳赴陪都重庆参加覆试,便上演了一幕现代上京考试记。但得声明:途间并无才子佳人的艳遇,只尝到长途跋涉的辛劳!古代因交通不便,上京考试,只能用徒步,现代则利用火车、汽车代步。由西安赴陪都—重庆的路程,翻开地图一看,要经过陕、甘、川边区,深入川中腹地,再经成都,然后到达目的地—陪都。关山阻隔,千里迢迢

  • 文章大陸時期粥會憶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楊愷齡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上海粥会 重庆粥会 云林粥会 往事回忆

    已不至,未几其地且辟为雪园餐室,即星散矣。二、重庆粥会陆军耆宿第一任航空署长无锡丁慕韩先生,(名锦,即书画名家郑曼靑先生岳丈)抗战时随政府至渝,供职中央设计局,与仲老为从堂兄弟,寓重庆春森路,居处尙宽敞,平居好客,民国三十一年初,由同鄕许溯伊(同莘)先生建议,仍仿上海丁家粥会,共图聚谈,订每星期五下午五时半,在春森路丁寓擧行,慕老亟赞成,担任筹备,即于一月七日下午五时,首次雅集,备白粥及面食,菜肴四五盂,每人纳费法币一百二十元,经常必到除主人外,有吴稚晖、许

  • 文章懷道鄰兄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陳克文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老友回忆 行政院 外交生活 重庆为官 学术贡献

    到任后的情形,(这时候行政院已经到重庆办公)。他说:「弟会晤英、美、法、苏、土、德诸大使,很觉亲热,其中数大使居然亲自回拜,此固国家的体面,但亦使弟不能不更加小心也。」又说:「馆中人事相处尙好,大家都肯帮忙;一个月来,对外对内,都有时间不敷之感。」看样子,这应该是他在外交事务上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然而不幸,当然的国际局势,变化甚速,不许他有此机会。道邻兄到罗马之后,仅仅两个月,亦即他写上面这一封信的时候,意相墨索里尼便和德国的希特勒,英国的张伯伦,法国的达拉第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