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少年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堂兄與我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8期  作者:周衛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回忆少年 私塾先生 周新铭 抗战时期 开放探亲

    堂兄周命通,字貫清,號智開,生於公元一九二六年,歿於一九九九年,享壽七十四歲。堂兄爲人敦厚樸實,樂於助人,就讀私墊多年,國學造詣很深,東安縣立初中、私立平實高中畢業。曾任教於梘上國民小學多年,作育英才,不遺餘力,素有長者之風範,深得鄉里所尊敬。堂兄與我是五代同堂之近親,同是高宗祖本宏公之玄孫。我們周氏宗親,據傳自北方搬到南京,再從南京遷來湖南—東安。我們這一支系,就在橫塘鎭大月塘落腳生根。此地四面環山,峰巒疊聳,嶺多松柏,四季常青,民風純樸,村子前面有兩...

  • 文章憶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湯魁春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回忆往事 故园 少年童趣

    大約在一九四二年左右,筆者避難於灌雲陸小興庄親戚家,一日,閒來無事,老前輩陸四爹,手捧水煙袋,在大門口晒太陽,脫口吟出兩首諷刺「大煙鬼子」的寶塔詩。當時聽後覺得很好玩,便記在心中,迄今六十餘載,偶一想起,仍覺趣味萬千,謹抄錄於下,以饗鄕親讀者。憶少年時代的故園(一)故園在湯圩,夜夜夢魂歸;思鄕千里外,醒來雙淚垂。(二)故園風景美,曲水繞庄圍;水中有魚蝦,時來白鷺飛。(三)圩上參天樹,岸邊植蒲葦;根深葉繁茂,郁郁青青翠。(四)樹上鳥巢密,百鳥噪晴暉;傍晚有...

  • 文章少年的求知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9期  作者:虞彛 出版时间:1985-12-01
    关键字: 青少年 辫子 铁路 回忆往事

    十四五岁孩子,正是知识迈入食果知味时期,他们为想明了眼见耳闻社会百态眞相,和上下今古历史人物造型,我近邻几个靑少年,暑期开始,就经常三五成羣来向我们三个恋世老人茶谈场所问难。恰好,我和八五岁杜老,八三岁郁老,比邻相处,同抱「天不怕地不怕,独怕人们不理我」意念,相处无话不谈,因互诫不说「想当年」正苦无话消化光阴,这些小伙子,由杜老小孙儿同班同学关系,相约在最近几天到杜将军府第后厅,提出他们要问的问题。他们有时问得很突出,有时掏根掘地非要问个究竟,他们问

  • 文章程天放先生少年轶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曾昭六 出版时间:1967-12-02
    关键字: 程天放 少年轶事 复旦大学 往事回忆

    不肯使人难堪。我到老无成,殊觉愧对老学长的勗勉。天放公祭那一天,在祭堂中偶与友人道文天放少年轶事,佥认为天放书生风度,可以为靑年模范,有鼓舞靑年作用,命我写出来。我既没有唸好了书,文字更差,不足以描写其品藻。走笔之际,缅念前尘,天放风采,如在眼前,不胜怆感。事隔半个世纪,尤不禁有沧桑之感了。

  • 文章清明時節懷故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1期  作者:張希爲 遺作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故乡习俗 扫墓 狮山 少年回忆

    的不必说,即远在上海,甚至如旅居汉口、天津等处的同鄕也会归来扫墓的。所以在清明节快到的时候,航行于上海宁波间的轮船特别拥挤,旅客多半是回来扫墓的人。清明节的到来,又唤起了我少年时代的回忆。在清明节前一天,我家里就准备好,祭墓的牲醴以及纸球纸钱等,置在一层一层竹制的幢篮内,翌晨到宁波江北岸新江桥边鎭海轮船码头搭乘往鎭海去的小轮船,回故鄕鎭海江南去扫墓。那时行驶鎭海鄞县间的小轮船有两条,一条叫「鎭海」,一条叫「景升」。每日上午八时,和下午一时分班开航。上午八时开船

  • 文章(詩詞選刊)鎖窗寒(六十生辰)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期  作者:黎易安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祝寿诗 少年回忆 思念家乡

    学种书田,乌江左岸(宁鄕三江之一),白阳深处。横经犊背,短笛浅歌漫赋。兴来时,三五少年,赤身游到沙洲去。任李花白眼,桃花红靥,浪花嗔语!寻句,每吩咐那陌上淸风,山中野趣。拾薪小憩,最喜荷亭听雨。到而今,霜满两鬓,戌服儒衣都负负。望衡湘,岳峙云封,隔断来时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