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唱书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要紧关头停一停的“翁州走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7期  作者:樂佳泉 出版时间:2013-04-30
    关键字: 民间艺术 翁州走 六横走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在现场观看过这种民间艺术,那时候叫这种东西为「唱书」,一般在村里的大会场,搭个台子,中间放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条件好的还在前面树一个麦克风;也有在操场上进行表演,只是在搭的台子上面盖上帆布,防止天气下雨时演出者被淋成「落汤鸡」。表演的时候左边的一位为说唱者,手持一把扇子,桌子上放一块惊木;右边的一位为伴奏者,拉着二胡,跟随着说唱者的节奏边伴奏边进行「和」,「和」的内容大多是说唱者说唱完一段内容后最后一句话。两个人配合默契,说的时候

  • 文章唱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成榘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念书 小词 私塾学习

    学生就念一句,老师说要等到学生长大了才能「开课」,这就是塾师笨不可及的敎学方法,回想起不知误人多少子弟。私塾堂里的学生,除习字时间外,全天候都是在念,念的声音要宏要亮,念得学生们唇干舌燥。学生没有休息和运动时间,在屋内闷久了,惟一的办法,就是伪装大小便,跑出来透透气,活动活动筋骨。我最怕念,也最怕唱书,我所说的唱书,并不是指在私塾堂里的念,最怕的就是一些姑姑奶奶长辈们,在休闲的时候,拉我去小词给他们听,小词名很多,如「梁山伯与祝英台

  • 文章淮海鑼鼓的由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任阜賢 邢家湘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淮海锣鼓 民间曲艺 战国时代 崔公 小和尚

    淮海锣鼓(唱书)是连云港市一带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表演时,不需要大型道具,不需要众多表演者,只要一人、一锣、一鼓、一凳足矣。山川风物,百万雄兵,皆由一人口中道出,却能使周围数百名听众废寝忘食。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据说战国时期,楚国庄王昏庸无能,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加上奸臣当道,灾荒不断,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大学士崔公为人清廉正直,他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屡次进谏庄王、力求除暴安民。那些奸臣因此怀恨在心,经常在庄王面前说崔公的坏话,并且罗织

  • 文章從的篤班到越劇(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期  作者:裘澤人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的笃班 越剧 绍兴大班 “四工调” 上海戏曲界

    这两样产品的名声都很坏。其实这正说明旧时代嵊县农民的贫困不堪,如不铤而走险,只得沦落卖艺,做的都是穷途末路的生意。嵊县女子学戏的特别多,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笃班前身是「四工唱书调」,内容的大都是根据宝卷中宣传因果报应的故事,因此又叫「宣卷调」。由两个艺人合伙卖唱,一人边边表,自击尺板,另一人帮尾腔,并敲笃鼓,跑街头走唱,上茶馆坐,农忙时节去田头伴唱。演化为的笃班已在本世纪初叶,魏金枝曾擧出男班三个最早的演员小生鸿昌癞子,花旦梅朶,小丑阿顺。他们上台

  • 文章(民间娱乐)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6期  出版时间:1971-06-15
    关键字: 民间 娱乐 六书” 戏班 徽调

    在淸末民初之际,我邑稍有声望或富有之家,每逢婚嫁做寿开贺之时,亲友常有送六祝贺者。六者,戏班也,惟此戏班祇文戏,且无化装表演,故与大戏班搭台唱戏者,大不相同。六班多取吉利之名称,如鸿福堂、福寿堂、庆升堂、普利堂等等,每班通常以六人组成,以一人为领班,内必须有生、旦、净、丑、末各一人,此六人中,除外,还须兼打鼓及扎板(拍板眼用)一人,打大锣、当锣、钹,胡琴各一人、哨呐兼二胡一人,故六班中之各角色,全系口手并用,绝不含糊。但所唱戏文,大都以角色少

  • 文章續「憶江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1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小曲 唱道情 说淮 打钱叉 乡土民俗

    六十九、小曲双配档,父女或夫妻,旅邸鬻歌灯似昼,街头献艺日垂西,点唱曲牌齐。小曲者多为两人,一男一女,一拉一,每于夏季夜晚,或往旅舍,或在街头,一曲以后,向各旅客或纳凉者索资,并备有手折,列各曲名,备客点唱。七十、唱道情持鼓板,敲打街边,擧止容装文士样,渔樵耕读板桥篇,伸手不拿钱。唱道情者多着长衫,手敲竹鼓竹板,沿街献艺,所大都为郑板桥词,给予赏金,不以手取,而用竹板夹入鼓筒。七十一、说淮露天座,小鼓小锣敲。纵欲贪欢武后乱,恃功逞勇薛家骄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