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和昌号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秋節看大月餅

    来源期刊:《浦東》 第11期  作者:莫少歐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中秋节 大月饼 通济桥

    每逢佳节倍思亲,也在梦中囘到家鄕,故鄕金山县张堰鎭,只有一条大街,从鎭东的一座石桥,俗称小桥,到鎭西的一座大石桥叫通济桥,俗称板桥,大街上有三家双开门面的南货店,从东到西,一家叫干升号,一家叫同昌号,一家协盛,供应南北杂货,四时茶点,到过农历年时,每家门庭若市,买年货特别热闹;在过中秋的晚上,这三家南货店同时开放,任人参观在店中敬天的供桌上特制的大月饼,大得和圆桌面一样大,上面画的彩色如嫦娥奔月、三星高照,天官赐福等,三家南货店各做各的,没有比赛竞争

  • 文章(名人·名店的故事)百年『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6期  作者:陳黎明 出版时间:2011-05-10
    关键字: 江良通 西服店 奉化 锦沙小学

    奉化是中国服装之乡,早在十九世纪末,就有不少奉化人在上海、大连等地经营服装业。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单门独户,带着剪刀、市尺、熨斗、针线,为人缝制衣服。随着生意逐渐兴旺,一些裁缝师傅开始开店经营。在上海,奉化裁缝不仅数量多,而且手艺高,名气大,制作的服装款式讲究,品质优良,成为上海「红帮裁缝」中坚力量。他们改变了过去中国人长袍马褂的着装传统,开创了中国近代服装变革的先河。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便是江良通,他开设的「和昌号」是国人最早开设的西服店之一,他也是奉化人在

  • 文章不盡親情跨海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7期  出版时间:2013-01-25
    关键字: 两岸开放 探亲 两岸三通 台湾同胞

    在了一起。一九九一年五月中旬,须国安的姑妈与丈夫双双回到故鄕,须国安和梅兴寒一起热情接待了来自彼岸的亲人。当年,台湾尽管开放了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但是两岸三通却是坎坎坷坷。台胞毛应拔先生是香港雅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台湾有一家分公司。他看到这种情况后,与台湾友人曹正植先生于一九八八年九月组织了「」客轮,第一次途经日本那霸,驶向上海,同船带回了六六名台湾老兵。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市长黄菊出席了庆贺宴会。毛应拔先生在常州的父亲毛牧师及姐姐毛应粹女士一起特地到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