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和平桥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文掌故)和平桥与大峰祖师

    来源期刊:《潮訊》 第1期  作者:趙範之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和平 文天祥 大峰

    宋丞相文天祥所书「和平里」石碑大峰是得道之高僧,不详其里氏,始来自福建。潮阳县西南三十里,有和平里,有大河杠截,既广而深,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每遇风涛,时有覆舟之患。大峰睹此情形,发大愿心,欲建石以渡众生,闻者笑之。大峰四处奔走,不避风雨,跋涉于邻近及远方之鄕村,向施主劝募。有时用竹竿测度水之浅深,潮之高下,河阔狭厚薄,数量之多少,工役之人数,好似大工程师,惶惶岌岌日夜不休,不辞劳苦。众人见之,莫测其施为。宋徽宗宣和五年癸卯,大峰尽将其前所募之钱,载归

  • 文章這像話嗎?將他一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9期  作者:世達  出版时间:2005-05-25
    关键字: 政局 两岸和平 搭桥之旅

    人老了,最怕得老人痴呆症,只会糟蹋粮食。我已活过了姜太公遇文王的年龄,文王当然不曾见着,(大概是我不会钓鱼之故)只有坐等痴呆症降临。谁知事有蹊跷,我老朽竟变得聪明起来,哈哈!上次我刚提到「要不要打一仗?」不料几天后蓝绿两军就在中正机场开打,你不要说这是「放屁吹着火」,那你为什么没吹着?且说连战「和平之旅」这把火可烧得眞旺!烧得全大陆阵阵热浪,烧得全台湾天下大乱,深绿人马惊惶失措,恰似「吴牛喘月」、「蜀犬吠日」,本来飞弹都不怕,忽然像中了邪。首先是阿扁开骂

  • 文章无形爱心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杜昭天 出版时间:2003-11-15
    关键字: 爱心桥 海峡两岸 和平大业

    时代需要,海峡两岸兄弟姊妹手足之情,珍惜共同携手合作时机,放宽心胸,沟通意见,加深了解,广泛交流,溶化隔阂、互尊互重,包容仁心,摒弃歧见,化暴戾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化斗争为合作,真诚互助,和谐与共,为我民族迈向二十一世纪和平大业,共同努力。然而,是有一颗赤诚,纯洁,血浓于水民族的大爱,感谢无形的辛劳,苦心和伟大的智慧奉献,虽然有时遇到狂风暴雨和巨浪的袭击,须要表现沉着,冷静和友善,凝聚共识,和眭相敬,善心包容,乐观进取,无私无我,舍已为民,完成大爱中华

  • 文章对于芦沟事件之严正声明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1期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中日关系 拥护和平 捍卫主权

    一、芦沟事件不仅是中国存亡问题,亦且为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二、中国外交政策,原在求和平共存,但到最后关头,祇有全力抗战。三、芦沟事件,实为对方一贯之阴谋,能否结束,即是最后关头境界。四、万一逼到最后关头,我们是应战而非求战;战端一开,必须拼全民族生命,以求最后胜利。五、说明政府对于解决芦沟事件之基本立场。六、当此安危绝续之交,惟赖擧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以达成吾人守土抗战之责任。

  • 文章和平旅、搭旅到民族之旅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潘錫堂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和平搭桥之旅 达成共识 民族之旅 胡郁会 进出口贸易

    新党大陆访问团在党主席郁慕明的率领下,自七月七日至十三日赴大陆访问。继连战、宋楚瑜分别率国、亲访问团,各以「和平之旅」与「搭之旅」为名访问大陆,并分别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达成「五项共识」与「六项共识」,取得亮丽的成果而应受举世注意之后,新党为了体现本身定位的特殊性,故藉七七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时机,将大陆行定位植基于中华民国团结精神的「民族之旅」,诉求重点置于精神层面,以与连、宋的大陆行有所区隔及发挥互补性。尽管如此,郁慕明此行阐扬民族团结精神,并呼吁泛蓝

  • 文章芦沟事变六十周年的回顾与感想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7期  作者:莊心田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历史回顾 人物回忆 人物感怀 世界和平

    悍然不顾一切,步步进逼,先侵占我东北三省,继而发动淞沪战争,威胁我京畿,制造华北特殊化等,蚕食鲸吞,无所不用其极。我政府以国力未充,忍辱负重,隐忍退让,争取准备时间。一九三六年初,日本少壮军人得势,加速侵华步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眼见中国出现统一局面,更迫不及待发动侵略,终于在民国廿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在河北省制造芦沟事变,向我国军挑衅,我国军乃起而应战,揭开中日战争序幕,继而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件,实行全面侵略,企图在二个月内灭亡我中国,我全国

  • 文章五十年政治生涯(二六)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王德溥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立法工作 中日和约 “九一八”事变 “芦沟桥事变” 两国永久和平

    五五参加立法工作(二)民国四十一年四月间,当中日两国政府派出代表团,开始谈判中日和约时,我国朝野人士对于谈判进行及和约内容,均极为关切,立法院连续召开院会八九次之多,邀请行政院长报吿谈判进行情形,并由各委员纷纷提出质询,指出具体要点用备谈判参考,或就谈判情形有所批评,促其及时改善,要在接受国际战争的惨痛敎训,而审愼硏订中日变边和约,为中日两国间及今后国际社会,带来永久的和平福祉。我因发现院内部份委员同仁,和社会部份喜谈外交、及擅长写作的人士,竟公然赞同以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