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吴氏家族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沭阳吴氏呈献「泰伯墓」归宗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吳誦清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江苏沭阳 吴氏家族 泰伯墓 归宗碑

    吴氏始祖「泰伯墓」,位于无锡梅里之鸿山,方志记载,颇为壮观,因兵燹而年久失修,至明朝弘治间,县令姜文魁重建碑亭,历经天启及淸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陆续整建,极具规模;海峡两岸开放文化交流,世界各地宗亲寻根,络绎于途,海内外吴氏后裔呈献归宗碑,以示崇敬,兹抄录沭阳吴氏碑文如后:始祖泰伯 偕弟仲雍 袭位三让 仰体亲衷 远走荆蛮 立国开宗 圣云至德 着我家声 季札逊国 封于延陵 挂剑赠徐 信义尤崇 孝悌为本 事亲毕恭 鄱阳迁歙 曰少微公 仕唐御史 蕃衍皖中

  • 文章扆藏吴氏家谱抄本序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雲亭吳師龍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吴氏家族 文化研究 书本序言 方志谱乘

    三年辛亥阳月、安徽歙县迁至沭阳吴氏十五世孙、师龙谨识附注一、沭阳吴氏族谱,始修于乾隆十四年己巳,再修于道光廿二年壬寅,三修于民国八年己未、民国十三年印行。二、本文已刊入家谱中,作者为 先伯祖云亭公,淸廪贡,生于道光末季,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緖、宣统,卒于民国十年左右,曾自嘲曰:「百不如人空抑郁,只博人呼六代两朝之老物」,著有芸窗随录诗文集待梓,想已遭秦火矣。安徽歙县迁沭吴氏第十七世裔孙 吴鸿徽 谨识

  • 文章吴氏一门多俊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朐海黉序录》 吴氏家族 族内名人 生平事略

    拙作《朐海黉序录》在文献第九十期刊出后,收到数封在台鄕友的大函,嘱查其先祖功名。我将所查结果一一答复,其中有一封吴寿余先生的大函。根据大函所示,细查《朐海黉序录》,该书上有吴氏三辈人共三十二人次的名讳,眞是一门俊彦,书香馨长。第一个在该书上出现的振勃公,嘉庆二年二月在淮安举行的童生岁试中以第七名被录,同科被录的第一名是许桂林。笔者的先祖星耀公亦同期被录。嘉庆八年仍在淮安应试,与许乔林、许桂林生员岁试同期被录,许乔林第一名,许桂林第二名,振勃公第六名,是年

  • 文章吴氏族谱稿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吴氏家谱 序文 家族历史

    吴氏之裔,系出泰伯,泰伯三以天下让,孔子以至德称之,史迁亦嘉泰伯之让德,吴世家因列第一,推崇之隆,旷世无匹,良以流长泽溥,本固枝荣,高风大义,足资楷模,故不数传而笃生让国之延陵季子;盖涵濡祖德,默化无形,生来自有,又岂偶然!至礼重箕裘。诗尊祖武,代代相因,蔚为风尙,亦愼重追远,民德归厚之微旨也。惟何以彰光泽,明世系,纪其事蹟传诸久远,则谱牒向矣,又见太史公自序,知史记之成,取材有类谱纪;夫所谓谱纪,固合国史家乘及地方志三者而言,但个人传记,则家乘自尤较详

  • 文章吴氏通谱序言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6期  作者:吳展明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远口吴氏通谱》 通谱序言 家族历史

    经过一年半的辛勤耕耘,「远口吴氏通谱」在伟大的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岁月佳节,与众宗亲见面了。这部数百万字「通谱」的出版,是我盛公及其后裔七百多年庞大的吴氏家族「信史」第一次向社会披露。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还是一部宏大的民族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单元,家庭或氏族则是民族的重要组织部份。我国自秦汉以来,便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时的湘黔边区部族众多,纷纷籍籍。前期统称为「黔中蛮」或「五陵蛮」或「武汉蛮」,后期则多泛称为「僚」、「南蛮

  • 文章续修虞溪吴氏家谱幷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吳松青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续修家谱 虞溪吴氏 家族渊源

    沭阳虞溪之吴氏,原籍新安之始祖,系唐朝进士、左台御史,吴公少微,字仲材,号邃谷,传至廿七世孙,昆仲三人,于明朝初年,自沣溪之西溪南村徙出,一去山左(蒙阴),一失去向,一定居沭阳之南门,即为一世祖,讳昶,二世祖讳显,德配黄孺人,遂卜虞溪而家焉。至五世梦祖辈,兄弟七人,五入胶庠,二列成均,家声渐起矣!六世之祖辈,仅有八支,而其中之颜、之曾、之尹、之孔四支,习称东西南北门者也。家谱系景文公初修于乾隆十四年;南畇公再修于道光间,未及成书而辞世,嗣由经世、琴仙二公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