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后代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南是我的故乡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莫立強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祝词 培育后代 捐献名单

    敬向定安县仙沟镇仙屯小学献祝词溟南传彧著,仙屯图瑞腾。学风冉云起,秀立自钟灵。右黉具废则,今学起作兴。化雨春风日,同撼万古名。规模见宏硕,巨厦落崭新。翕如仍树人,焯烁何其名。琼林一堂集,少艾同读经。传道为之至,薪火势必传。授业又解惑,操觚寄凌英。于焉曰萃止,欣颂桃李天。为闻昌罔极,遥致一申。为培育后代,继起先祖兴学,特发起指建教育综合大楼,海南省定安县旅台乡亲助学捐献芳名如下:莫灰壹万元、莫维梅壹万元、莫克昌伍仟元、莫克渊伍仟元、莫昆源参仟元、莫明深伍仟

  • 文章獎學金得主之三 我的榮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杜家盈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枣阳后代 鼓励弟弟 不怕辛苦

    祖籍棗陽楊壋大河灣。民國86年生於新北市,現就讀於馬偕護理專校二年級。個性溫和熱情,喜愛繪畫,有一弟。

  • 文章(寻人启事)郑大玲(必玲)后代寻找其墓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3期  出版时间:2015-04-10
    关键字: 墓地 后代 寻人 象山

    现有象山郑大玲,又名郑必玲之后代郑锋,来信寻找他先人的下落。据郑锋表示郑大玲,又名郑必玲,是宁波象山金星乡人士;出生于1912年,1949年赴台,大概1986年去世。他在大陆子女非常想念他,落叶归根,大陆子女有意愿将他的骨灰运回大陆安葬,想知道他的安葬墓地及有关他的情况。现附上郑大玲(郑必玲)照片如有知其下落之乡亲,请电:009-86-13671804404郑锋;或mail:zhengf_44@163.com

  • 文章修建三峽大壩陸佑楣亙古鑠今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4期  作者:陳筑君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陆佑楣 三峡大坝 福泽后代

    「三峽連亙七百里,大壩工程鑠古今」,全球最大水電站工程「三峽大壩」,主體工程即將在〇九年底完工,這項關乎長江中下游上億人口安全的工程總指揮,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副總工程師胡斌,日前應遠東集團「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之邀來台演講,陸佑楣在會中指出,三峽大壩不但安全無虞,更是「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重大工程。陸佑楣表示,早在一九一九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實業計劃》一文中,即已提出開發長江三峽水利資源,改善川江航道的設想,當時孫中山說,「自宜昌而上,入...

  • 文章譚何易將軍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期  作者:覃惠波 出版时间:1979-01-26
    关键字: 谭何易 人物生平 子女后代

    將軍字且觀,生於民前十五年,世居廣西鬱林縣。七歲喪母,十三歲喪父。伶仃孤苦,依伯母爲生,雖環境艱苦,亦所以養成其獨立奮鬥之精神。與百折不撓之意志。七歲入私塾就讀,十三歲轉入縣立高小肄業,因天賦聰敏,資質異常,當玉林中學招生時,將軍前往應試卽被錄取,小學猶未畢業也。後以家境困難,僅讀五學期卽輟學,時値省局混亂,乃投筆從戎,參與統一廣西工作,民國十四年七月,以軍官學員身份,入中央軍校南寧分校第一期肄業,十六年畢業,輾轉服務於陸軍第十五軍及第七軍,由少尉排長遞...

  • 文章祝福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熊萍妮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客家精神 同乡会宗旨 五华后代

    傳承客家精神與感恩什麼是客家精神?刻苦耐勞、剛強弘毅是客家精神;勤勉創業、負責客家精神;團結奮鬥、熱情好客客家精神;重視教育且女性具備勤儉美德客家精神。有些學者說:客家人比其他省份的人更像中國人——黃河文化孕育出來的漢人,飲過黃河水的民族,他們的血液裡有著堅毅堅忍、無畏無懼和刻苦耐勞的優良品性。漂泊的生活也促使了客家人團結自保,性格傾向於內聚與保守,直到今天仍然保存著自己的傳統精神、文化禮俗和語言,亦十分的節儉和固執。艱困的生活使得客家人養成了所謂的「硬...

  • 文章地主的后代

    来源期刊:《浦東》 第74期  作者:高渠 出版时间:1993-11-25
    关键字: 人物回忆 高吹万 高望之 后代 介绍

    我们高家美丽的故宅,已荡然无存,内心不禁一片茫然。我们高家是一个大家族,在秦望村共有两处宅院,一称老宅,这个宅院内有房间一百多间,人丁旺盛,重要居住者是高望之(我曾祖父)一系的后代。一称新宅,又名「闲闲山庄」,以景色优美著称,是高吹万(我曾叔祖父)一系的后代所居住。吹万先生是名诗人,因此民初的文人雅士如柳亚子、陈陶遗、黄宾虹……等,都曾在「闲闲山庄」作客赋诗,传为美谈。现在,这两栋大宅院都已在「解放」初期就被拆光了。但是老鄕亲都还在,老鄕亲与我们的感情并没有

  • 文章張隱富甲台澎

    来源期刊:《同安》 第30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张隐致富 乌金来历 后代生活 张家故居

    其余三落,迭经整修,亦失原来风貌。遗下裔孙,除部份迁居基隆外,留居瓦硐村者,不过数十人。最近张家后人,又在银库之后,增筑楼房一座,象征「十全十美」以求家道之中兴,成为民间趣谈。澎湖县政府,对于张家故居,颇为重视,经鉴定为有历史性之文化古蹟,曾拨款补助张家后人,在故居中建立纪念堂,供奉张家历代祖先神位;并陈列:1张隐及其亲属木雕像,神采栩栩。2建造屋顶瓦硐,旧存只有数枚,已予珍藏。3木屛一座,古色古香,为名匠之雕刻品。4石刻柱珠、柱座。5刻有「怀远将军」四字

  • 文章(人物傳記)劉果敏之事功德業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5期  作者:黃香石 出版时间:1987-02-20
    关键字: 刘典 湘军将领 平定回乱 东鹜山 后代亲属

    劉典,字克盫,行六。老家住灰湯鳥江西岸之十畝近。公與余先祖少懷公同左文襄幕,有世誼之關係,兩家後嗣,常有往來,直至我輩一代,來往稍疏。嘗聞諸前輩講述公之事功德業及遺惠桑梓之懿行風範,略可得而言也。公少家貧,發憤苦讀,深夜倦極,效古人懸樑刺股,終能貫通經世之學。公與湘鄕羅澤南相友善。太平軍起,與羅奮起從軍。羅入曾文正幕,公入左文襄幕。因平衢嚴有功,擢浙江按察使。同治四年,嘉應州一部,消除太平軍最後武力。晉級二品。同治七年,隨左文襄西征,詔署陝西巡撫,供應軍...

  • 文章董幹臣令堂壽終大陸 擇期在台誦經追荐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0期  出版时间:1972-12-10
    关键字: 寿终追思 后代情况 诵经追荐 董干臣

    本會理事董幹臣之令堂李太夫人,因陷匪後未離故鄕,辛苦備嘗。嗣依其大女(居大橋鎭)生活,近得港訊,於十一月十四日(農曆十月初九日)壽終,享年九十二歲。生有四男三女,四子均在合灣,長男幹臣、次男瑞年、三男彭年、四男申年,均名成業就,孫男女等共十六人,可謂福壽全歸。其哲嗣擬於十二月二十五日。六虞之期,在台北市善導寺延僧誦經追荐,以盡孝思。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