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胜古迹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开封 汴州 名胜古迹 城市布局

    河南省會開封,在戰國時爲魏國都,叫大梁.孟子曾在這裏與梁惠王論政。秦時爲三川郡地。漢置陳留郡。北周改州叫汴州。所以宋人詩有:「莫把杭州作汴州」句。唐五代梁建爲東都,升爲開封府。歷晉、漢、周,都以汴州爲首都。趙匡胤滅周是爲大宋,仍都汴州,又稱東京。金人滅宋,遷都於汴,初叫汴京,後改稱南京。明初建爲北京,未久仍稱開封府。前淸與民國,都以開封爲河南省會。從歷史上看來,開封曾經建爲魏、梁、晉、漢、周、北宋及金朝七代的首都,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開封,是我國政治、經濟...

  • 文章關於蘇門百泉勝蹟整建的兩段記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苏门百泉 名胜古迹 重修纪事

    讀「容菴弟子記」(沈祖憲、吳闓生編篡,民二出版,乃袁世凱之半官方傳記。袁字慰廷,號容菴。)卷四載稱:「宣統元年,春夏之交,公(袁世凱)遊覽蘇門百泉之勝。此地爲宋邵堯夫,明孫夏峯兩先生講學之所。前淸乾隆朝曾經駐蹕,歲久,離官別舘,鞠爲茂草,惟淸暉閣巍然尙存。公與徐世昌捐資修繕,舊僚聞風爭醵金協助,年餘工竣,水木明瑟,亭舘幽深,儼然世外桃源焉。」又讀「孫夏峯李二曲學譜」(謝國楨撰,戰前商務版)末段云:「百泉風景之勝,爲吾鄕冠,流風餘韻,流傳不絕;惟時過景遷,...

  • 文章河南省羅山縣地文人文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劉壽延 李正中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风土习俗 名胜古迹 传统文化

    中原文獻編者囑撰羅山地文人文槪述一篇,因無參考資料,僅就記憶所及,倉卒草成。遺漏錯誤,在所難免,尙請 鄕賢指正,藉供年靑一代,對故鄕情況,稍有所悉,而生飮水思源,落葉歸根之念!羅山爲豫南古舊小城之一,雖無赫赫名人名物,但其地文人文與民情風俗,及治亂變化,亦足以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特徵,及社會轉換期中所發生之各種問題。遙念故國山河,撫今追昔,感慨萬端,誠不知何以自勉也。壹、羅山簡史一、沿革羅山位於河南省的南部,古稱阨、漢縣也。其地在今羅山縣境,與信陽毗連。...

  • 文章輝縣百泉記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儒公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辉县百泉 名胜古迹 教育实验区

    百泉位於河南省輝縣城西北五里的蘇門山南麓,山上的紅牆綠樹,與湖中的碧波淸流,交相輝映。亭台樓閣,點綴其間,景色明媚如畫,素有河南「小西湖」之譽。春秋假日,遊人踵接,尤爲炎夏避暑勝地。自魏晉以還,卽爲學士名流,達官顯宦遊息流連之所。如魏之高士孫登,晉之名士阮籍、嵇康,唐之名將薛仁貴,宋之哲學家邵康節,元之賢相耶律楚材,明之名士袁宏道,名儒孫夏峯,志士彭了凡,以及淸之名臣湯斌等,均嘗讀書,講學,或遨遊,隱居於此。蘇門山爲太行山之餘脈,百泉爲衞河發源處,山脚下...

  • 文章中原古城——開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六大古都 开封 地理交通 名胜古迹

    我國歷史上六大古都,已經分別介紹了南京、杭州、西安和洛陽。沿黃河而下,還有古都開封。開封是五代中梁、晉、漢、周和北宋的首都,歷時共爲一九五年。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這時期雖不算長,但對一個城市而言,也是非常値得誇耀的了。開封在黃河南岸,是河南省的省會所在地。河南省以位於黃河之南而得名,古代大禹治水後分九州,河南爲豫州,故又簡稱爲「豫」。這一帶在古代發達甚早,爲政治軍事要衝。古稱中原之地。欲稱雄全國,中原心臟地帶舉足輕重,爲兵家必爭之地。而洛陽與開封,均爲中...

  • 文章中國十大名都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陈立夫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中国旅游 十大名都 名胜古迹 中华文化 历史文化

  • 文章中國十大名都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陳奇祿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中国旅游 十大名都 名胜古迹 中华文化 历史文化

    歐美人士喜歡到人跡罕至的地方去探險,中國人酷愛踏著前人的脚步來旅遊。到人跡罕至的地方探險,可以開拓活動領域,同時又有一種自我作古的自負;踏著前人的脚步來旅遊,除了空間的踐履外,還有和「異代不同時」的古人神會之樂。探險只是空間的拓展,遊覽古跡卻是時空的結合。人生苦短,時不我待,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本是無可奈何的事。直到今天,我們還無法用時光隧道,上溯幾千年,下降億萬世,與幾千年前的古人和億萬世的後代晤談言歡。但是古人雖去我已遠,他們當年遊息之地卻有些地...

  • 文章宜陽風物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1期  作者:馬駿 出版时间:1974-11-25
    关键字: 宜阳历史 山川景物 宜阳煤产 农业粮食 名胜古迹 民情风俗

    一、形勢沿革宜陽地處豫西北之邊陲,夏屬豫州。周属召伯舊治,爲召伯聽訟之所。春秋時属晉。戰國時属韓,史記六國表秦惠公九年秦將甘茂伐韓取宜陽。漢設宜陽縣属宏農郡。三國時属魏,後魏時分新安,置甘棠縣。隋仁壽四年改甘棠爲壽安。唐設宜陽郡。宋因梁晉之舊爲西京福昌,元祐元年復爲壽安縣。元、明、淸均爲河南府宜陽縣。全縣地理形式,東至洛陽、西通洛寧、南達嵩縣、北界新安。縣城城垣週圍約四里許、東西長、南北窄。南障錦屛,北臨洛浦,面山背水,帶礪巖疆。古時全縣分爲五十八個里,...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