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胜历史共返回28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廬山之險在石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1期  作者:王憲章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庐山 石门涧 庐山志 风景名胜 名胜历史

    石門澗是廬山瀑布中最早載入史册的澗瀑。兩千多年前的(後漢書·地理志)中記載:「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餘仞,有瀑布焉。」石門澗是廬山僧俗最早開闢的旅游景點。東晉時東林寺高僧慧遠及廬山道人曾遊覽石門澗,並寫下了吟詠石門澗的詩及序。隨後,唐代江州司馬白居易曾到此覓古攬勝,他在詩中慨嘆:石門澗的山水「清輝如古昔」,只是由於道路的險峻,這個廬山早期開發的景點,「自從東晉後,無復人遊歷」。明萬歷四十六年(一六一八),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門之奇,路險不能上,」遂攀藤附葛...

  • 文章中國名山話西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2、83期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华山 名胜古迹 历史

    ,东峯又名「朝阳峯」,西峯名「莲花峯」。这三座山峯是众多的山峯中较高的,它们像是三足鼎立高插云霄。游山的人爬到最高处,会有「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感觉。华山虽然是一座险峻陡峭的石山,但山中的名胜古蹟很多,从山麓到峯顶,景色极佳令人流连忘返。「华山经」中记载:其山无鸟兽而多草木……清赵肇嘉太华游记中也敍述:山花千万种,灿烂满谷中……因此华山虽险峻,但由景色奇佳,颇能引人入胜,游人一路上随处可以看见古老的庙宇,和历代名人登山游览,在山中沿途题字的石刻碑文

  • 文章西安鐘樓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10-15
    关键字: 钟楼 名胜古迹 西安 历史

    西安市城內中心區,聳立着一座明代的建築物,高大雄偉,在一般城市的古蹟中實不多見,這就是本期封面照片上所現示的西安古鐘樓。鐘樓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年)面積爲一千三百七十七點六四平方公尺,高三十六公尺是磚木結構,樑柱之間,完全接榫,全部不用釘子,爲一座重樓三滴水(卽三層屋簷)四角鑽頂的形式,簷下均飾有斗拱,爲西北各大城市具有民族形式的古代(距今近六百年)宏偉建築物之一。樓中原有大鐘一口,重兩噸半,用以報時,故名鐘樓。很久以來,關中地區流行着...

  • 文章義犬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白楊寨人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历史 趣闻

    西安東哨門外,由韓森寨通往白楊寨的大路邊,裁着一塊高約四尺,寬約尺半的靑石碑,這個碑上刻着「義犬碑」三個大字,是紀念一隻爲了保住主人銀子而活活熱亢而死的家犬。據老輩的人傳說;很多年前,東原上(過滻河上坡通往藍田的一個地帶),有一淸寒人家的獨生女,貎美如仙,被當地一位財東的娃看上了,託媒央親,女父允之,翌夏選期迎娶。女父以爲自己家道雖窮,但爲了女兒以後的體面,不得硬着頭皮,充充面子,於是到處挪謄,湊了廿兩銀子,給娃添箱。佳期將近,一日早飯後,拿點乾粮,背着...

  • 文章秦始皇與咸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秦始皇 历史 名胜古迹

    之北,山水皆阳,故名咸阳。历传惠文、昭襄、庄襄、始皇、胡亥等,都建都于此,直到子婴向汉高祖投降止。据说在二千多年前的咸阳,是东方气宇非凡的都会,可惜当年楚霸王项羽进入咸阳,杀子婴后复燔焚咸阳,传说大火三月不灭,最后留下一片焦土,成了历史的陈迹。今日的咸阳大不如昔日,和关中一般城市大同小异,但附近名胜古蹟甚多,足资凭吊。咸阳古渡:是关中八景之一,也是西通阳关的要道,当年也风光一时—李少陵词云:「古渡斜阳里,新桥柳色边,有人独立晚风前,欲把一腔心事托啼鹃

  • 文章書褒城驛壁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2、83期  作者:孫樵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历史 驿馆 名胜古迹 褒城驿

    孫樵,字可之,或謂字隱之。自稱關東人。唐宣宗大中九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其文學韓愈、皇甫湜,而得其古秀。有孫可之文集傳世。

  • 文章濟寧的運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劉蔭懷  出版时间:1979-06-20
    关键字: 运河 历史 名胜古迹

    運河非濟寧專有,也非山東專有,它是縱貫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的大運河。全長一千四百四十公里,是世界最長的運河。昔時爲南北交通大動脈,運漕之河道,故稱運河,也稱漕河。明、淸設有漕運總督,專司管理。所以太湖之米,兩江之粟、每年四百餘萬石的糧食經由此河而運入京師,以供軍需民食。地位十分重要,也因而繁榮了沿岸的各大城市。本文因祇談及濟寧縣境內的一段河道,故稱爲濟寧的運河。運河之水來自山東省境內之汶水,汶水發源於泰安仙臺嶺,南流又合泰安、新泰、菜蕪三縣二百四十...

  • 文章汉中武鄕十八名胜古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87-11-01
    关键字: 名胜古迹 武乡 历史

    汉中崔永德提起咱家「武鄕」这个小地方,在汉中城北约十五公里,站在商业文化立场来看,是个穷鄕小地方;但是讲起它的历史,却是赫赫有名;按史书记载:武鄕、候国、蜀汉封诸葛亮为武鄕侯,地在今陕南褒城东、汉中北。经各方查证,确为咱家武鄕小鎭是也。秦末楚汉相争,重要的主角是项羽,为了安抚各位群雄,占地封王,一共封了十八个王,刘邦被封为汉中王。三国中的刘备驻汉中很久,为奖励诸葛亮功勋,依其祖宗被封王的惯例封诸葛亮为武鄕侯。因此之缘,武鄕这个小地方,也留下不少名胜古蹟

  • 文章歌頌長城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7期  作者:姚朋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长城 名胜古迹 建筑 历史

    长城有其多方面的贡献与功能。长城是中国人最引以自豪的大建筑;然而,自古至今,能亲历长城万里,走过全程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也许从来都没有过。最近,锦绣出版社编印「长城万里」一书,把长城的历史沿革,与地理形胜,作了综合的描敍,全书二三一页,彩色与黑白图片、地图、年表等数百幅。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蜿蜒万里,雄关巍立。此书中有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景观;览此图文,更令人遥想千百载之上,胡骑出没,血肉横飞的战斗史,「山川萧条极边上,胡骑凭陵杂风雨

  • 文章嵩山三闕伴斜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8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7-08-25
    关键字: 嵩山 中岳 历史 名胜

    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县北,古名外方;又名嵩高,为五岳中之中岳,山有三尖峯;中名峻极,东名太室,西名少室,皆巃嵸苍翠,穹然天际太室如踞地苍龙,少室如千叶莲花。若登上太室中峯之巓,则见二十四峯,森峙环列,嵚崎殆不可名状。嵩山虽不算峻拔雄奇,但名蹟之古,则各岳无出其右,上有中岳庙,庙门如城墙,中有天中阁,再进名崇圣门、化三门,两侧有风云雷雨四殿,左右庑祀八十四司,后为寝殿,庙门一带摆满出售三阙拓本小摊,这庙历史悠久,创建于汉元初五汉元初五年(西元一一八年),唐

共286条记录 1/2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