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和字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姓名閒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9期  作者:陳愼之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小名 战国 汉末三国 姓氏

    我们黄帝子孙,每人均有姓及一个或另有一个及小名,而与广东人交际时,问其尊姓?他们表示敬意,反先问未曾请敎?以示尊重。黄帝之后,方有各别姓氏,降至春秋,各诸候子孙繁衍,如诸候之子,称为公子某。其孙称为公孙某,其后徙居各地,或以封邑作姓,或以职位为姓,至战国时,分别得淸淸楚楚了。直至汉末三国时,每人除姓氏以外尙有,擧例:鲁肃子敬,张飞翼德。自己谦称道,他人则称以表尊重,如诸葛武候自己称亮,而他人称呼孔明,明大儒王守仁,后世人尊称

  • 文章马年说说常州马地(上)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5期  作者:張軍  出版时间:2014-05-25
    关键字: 马年 常州 地名 姓氏 地名

    今年是马年,让我们来说说常州的马地。地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表示一定的方位及范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作为文化古城,常州及其周围郊县的地承载了厚重而深远的文化内涵,比如带有「马」的地。以常州中心城区为例,有马山埠、马园巷、马公桥、马蹄巷、白马巷等地,在郊区、武进有马巷头、马过头、马杭、马鞍、马池沟等地,其中,仅「马家塘」就至少有十三个,马家头十一个,马家村八个。蔚为壮观的马,是常武地区地文化中颇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与姓氏

  • 文章的文学应用功能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鄭鐘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萧字 文字学 文字应用功能 地名 姓氏 诗词歌赋

    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文,以后文明逐渐发达,文学家为因应人类生活及文学需要不断创造新字词。现在一般中型苒典所收入的单字,依教育部公布的常用字典次常用字,大约九千多个单字,三万多个词语与词条,萧这个字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是一个古老文。文的主要功能在表达思想、情感、想像、艺术以形成文学。萧在文学上被应用很广泛,包括地、姓氏、诗词歌赋,且大多数关系著史蹟,传诵千古的辞藻。一、地:㈠江苏省萧县,微子是商纣王兄,微国名,子封爵,启,为纣王卿士因讨滛乱数谏

  • 文章燈謎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41期  作者:譚中俠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猜灯谜 文字游戏 台湾地名

    台湾地一、天下太平………()二、武圣过河………()三、拜神保佑………()四、太空漫步………()五、表扬好人………()六、君子之交………()

  • 文章燈謎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40期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猜灯谜 文字游戏 台湾地名 谜底揭晓

    ·台湾地(中侠)一、一生无病………()二、二级上将………()三、三二联防………()四、四季如春………()五、鸟语花香………()谜底:⒈永康⒉三星⒊五堵⒋恒春⒌景美

  • 文章新浦原是一条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彭云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新浦 地名渊源 文字解释 地方志

    过去海州的一些学者,常将新浦和「浦」解称为水滨的意思。如有篇文章说:「由于海泥囤积,潮水线的退落,原来的水滨变成了内地,又出现了新的水滨。如现在的市中心新浦,顾名思义,即新的水滨的意思。」这种说法似有値得商榷的地方。《汉语大辞典》对「浦」有好几种解释,其中一为水滨,一为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一般说来,泛指大面积的区域,如「淮浦」的「浦」,可视为水滨;而作为某一地的称谓,则很有可能是指一条通入江海的小河,却不是水滨和陆地。如宋代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

  • 文章枣阳地研究初稿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图籍缺乏 无法实地调查 枣阳县置 比例尺与地名 地名概观 类别数目 百分比 地名数字组成 命名方法 姓氏方位 植物经济活动 吉祥历史 数目字想象 地名起首字 次数指数 通名专名 过渡特征

    作比较肯定的结论。二、研究地的材料枣阳的土地面积是三千五百九十平方公里[1],假若村鎭均匀分布,相互距离一公里,则全县会有四、二〇〇个村鎭,便会有四、二〇〇地,再加上山、河、行政区等,为数更多。又假若每平方公里有地一·四个[2],则全县会有地五、〇二六个。再加上旧地和异,估计全县至少有地六千个,最多可能不会超过八千个。研究地最基本的材料,除了利用实地调査捜集的资料,就是地详细而正确的地图,记录在地图上的地,其多寡要看地图的类型与比例尺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