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吃斋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泉州民謡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51期  作者:欣禾 出版时间:1981-11-01
    关键字: 民谣 吃斋 进香 做官 砍柴为樵

    人客来,姑、姨、舅、妗一大阵,吃斋着七日,买菜买无停,童乩神附身,■罗着高■四棚顶戏地搬(演),棚下人地看,即出有出来仔旦,无唱恨寃家,(南管曲名)众人无卜散,戏箱一大堆,无嫌黑火炭,(来仔旦皮肤黝黑如炭)炎天赤日头,无惊臭汗流,暗饭也无吃,袂饫免相瞒。五一人一字姓,两人相交纒,若非相欠债,今世那会团圆?想当初,入您门,无田无园又无钱,愿甘心,做工做归瞑,服侍公婆顾子儿,一年过一年,望卜儭像人样到百年。六若是两人有意爱,饫、寒、饿,着忍耐,撞、摃、拍,无

  • 文章普陀山觀音信仰及其習俗文化(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1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普陀山 观音信仰 朝山节 礼佛活动 吃斋念佛

    上坟一律挂彩色纸钱,以讨得观音的欢心。这在传统习俗中是很特殊的一次例外。三、普陀山观音信仰的民间习俗普陀山的观音信仰,除三大香期外,还有众多的民间习俗。例如居士、吃斋、念佛、供佛、求子、求医、广种福田、随缘乐助等等。所谓「居士」,俗称「在家和尚」,即为渔民及其家属信奉观音而又不出家不削发的佛教徒。这些人往往是某小岛佛教徒的首领,他们一面参加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一面坚持常年吃素、念经拜佛做功课。每次香期之日,率领岛上善男信女前去普陀和附近庙宇进香,平常应邀去

  • 文章樊永卓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2期  作者:樊化南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樊永卓 邑庠生 桃李满门 佛教徒 吃斋 土匪

    善男信女祭拜眞神和亡魂野鬼,聘请僧道法士,诵经超度,警醒人生一种崇高理想的寄托,足以鼓舞人心,修养性情,所怀着一片诚意和善良的心,可以说就是劝人为善,「万善归一」的功用,所鼓荡激厉及传统的道德观念,实相一致,对于无道人心,大有助益。说到佛敎精神,是理想和虔诚,促进人人不汲汲于名利,而积极追求仁与义,袪除邪恶的思想行为,而人人充满信心,充满希望止于至善。先生不忍吃荤,生平素食吃斋,爱护生灵,从不伤害一苍蝇、一蝼蚁,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日子记不得了)夜深,土匪来抢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