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氏共返回7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史氏源流及南迁四明崖略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2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 源流 四明 宗祠

    史氏以官为姓,始于周代,累世相传为太。周文王长子伯邑考,考生子名佚。武王伐纣,为天下主。命佚掌九鼎宝玉,官封太,遂号佚,与周公、召公、太公同辅成王。成王尝与弟虞叔剪桐叶为珪,戏曰:「吾以此封汝」,佚谏曰:「天子无戏言」,乃封虞叔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后成王封佚于洛。佚子名升,世掌职,遂家于洛阳。周平王东迁,都洛阳。鲁侯,周公后裔,欲僭用天子郊庙礼。平王命角出使鲁国劝止之。角的子孙遂居鲁为鲁太,最杰出有贡献的是克。他对鲁国内政、外交

  • 文章史氏历代世系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先春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历代世系表 通谱》 古丰 《石榴图》

    史氏通谱,自周太以官为姓,此为受姓之始。平王东迁鲁请郊禘王命角往遂止,此为济北之祖。洎卫大夫鱼名鳅,为东周之祖。至汉武帝时,凉州刺讳恭,有妹为卫太子良娣,生王孙,王孙生宣帝,以舅恩封为杜陵侯,諡曰仁,此杜陵之祖。子三高、曾、玄皆侯爵高嗣爵四次,绝于王莽之乱。曾无子而终。玄字子淑,又字淸卿,封平台侯,諡曰康。康侯子讳任,字洪谟,又字洪基,嗣爵,諡曰戴。戴侯子习,字遵道,嗣爵,諡曰昭。以上四侯西汉人也。昭侯子壮侯,讳崇,字伯勤,佐光武中兴,封为溧阳侯

  • 文章南宋史氏:甬上一个罕见的文学世族(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5期  作者:張如安、周芬 出版时间:2005-06-10
    关键字: 南宋 文学世族 世宝集》

    在宁波的古代上,若论豪门贵族对中国历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恐怕莫过于南宋的鄞县史氏家族了。「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尙书,七十二进士」,这在中国历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其实,史氏家族不仅权倾朝野,而且作家辈出,还是一个罕见的文学家族。只是他们的政治地位绝对性地压倒了其他方面,人们更多关注他们的历功过,而很少注意到这一家族的文学创作方面。而后人也因为书上对这一家族政治上所作出的一些负面评价,因人废言,导致了整个家族诗文作品的大量失传,以至于清人编辑

  • 文章(人物)一門三丞相,南朝第一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4期  作者:楊成鑑  出版时间:1996-03-10
    关键字: 丞相 弥远 月湖

    异姓王开千步廊,大观文府霸湖光。何来梧竹清风别?「碧沚」深居十二郎!—全祖望《再叠双湖竹枝词》之四月湖史氏,隆兴于宋代,为明州第一望族。姓一门出了三位丞相:太保越王、右丞相浩,諡忠定;太师卫王、丞相、中书令弥远,諡忠献;少师、鲁国公、右丞相兼枢密使嵩之。上述诗中的异姓王,即指浩和弥远。月湖史氏又称藤桥史氏,为东汉溧阳侯崇之后。崇三十世孙惟则,在宋太祖建隆年间(九六〇—九六三年),任翰林院学士,称为古藤史氏一世。其子成,累赠太子少保,自

  • 文章南宋史氏:甬上一个罕见的文学世族(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6期  作者:張如安·周芬 出版时间:2005-07-10
    关键字: 南宋 文学世族 词曲 伤时慨世 隐逸田园

    伤时慨世之作宋代史氏家族不惟文才辈出,而且在创作上也很有特色。他们中的许多人出任官职,关心国事创作了不少感慨时事之作。如浩是当时一位持重的爱国政治家,他率先建议为赵鼎、岳飞等人平反冤狱,并迅速实施,由此带动了孝宗朝初期政治气候的转变,即主和派受到压制,主战派受到尊重。但他对主战派领袖张浚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反对「空邀美名」和轻率冒进的「无谋浪战」,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浩对国家命运的负责精神与对形势的清醒认识。浩的主和其实是他审时度势后所作出的战略抉择,他

  • 文章鄉邦文獻處處在 韓嶺下水有續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8期  作者:李立中 出版时间:2004-11-10
    关键字: 韩岭金 下水 宁波文化 历史人物

    宝庆起于公元一二二五年,只用了三年,地名也不可能只从此始,由此可知其古。其建置沿革是据清宣统二年《宁波府全图》标有韩岭鎭,下水是其属村,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又分为韩岭鄕、下水鄕,直至一九九二年五月,撤鄕并鎭,又同属于东钱湖鎭的二个村。这一由村至鎭、鄕,又回到村的过程,固然反映由盛衰的规迹,但也逃过了大拆大建致使历文存大量消失的噩运,而古蹟文物又往往以人闻名,现对二古村作一分述:韩岭。最出名的人物为明朝永乐年间的韩岭金。据《甬上族望表》称:「东湖(指东钱湖

  • 文章鄞县《家祖家画像、传记及题跋》 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1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史家祖家画像、传记及题跋》 档案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族 鄞县 家谱

    被称为「南宋历缩影」的宁波鄞县史氏家族档案的《家祖宗画像、传记及题跋》,二〇〇三年十月三十日被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列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之一。这是宁波市首次,也是唯一一件列为国家级档案文献的文物。据专家介绍,今后国家档案局还将把这个珍贵的档案文献向联合国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工程名录」。这是宁波市继「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梁祝」申报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之后的又一文化壮举。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始于二〇〇〇年,去年三月首批入选

  • 文章姓源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6期  作者:賀志堅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源流考证 史料考证

    先祖。因当时「庆」纯公,系东汉安帝时在职侍中,乃宫中皇帝身边之近臣,对皇帝父亲之名讳,理论上讲,是不能不加以规避的,故诏以「庆」训「贺」;纯被赐姓为贺纯,乃是自然之事,也合礼制,是可信的。而纯公后官至议事部,再迁江夏太守。从此,亦开启了我贺姓辉煌的历。按:庆,原为周朝齐国之公族,是曾经称霸春秋时代,齐桓公之后代;而齐国始祖是姜子牙,所以说是:「姜姓,齐桓公之支庶也」本此。至于—「齐公族庆公后」。这位庆公,即是春秋时代齐国的大夫—「庆」封公是也。他是齐公

  • 文章致海内外全体金宗亲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7期  作者:金仲坎 出版时间:2013-07-10
    关键字: 《金刘二姓辨》 《浙江金史志》

    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关系、人物和事蹟等方面情况的历国籍,它与方志、正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大厦的一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及地方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重要的历意义。金姓一脉枝繁叶茂,渊源甚广。据刘金东阳十三居谱载《金刘二姓辨》:「金刘二姓系出不一,概谓之曰金刘无二姓乃不考其源一偏之说耳,弗容以弗辨也。按

  • 文章令狐家族魏颉之后以邑为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1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令狐氏 魏颉 姓氏历史

    三七六年的时候,被其大夫韩、赵、魏三家所瓜分,曾经威赫一时的晋国,自此在历上消失,而我国历,也自此刻开始,从春秋时代步入战国时代。当时,瓜分晋国的魏氏,是传自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裔孙毕万,首先在晋国官拜大夫,为这个家族扎下稳固的基业,然后,他的世代子孙都是晋国的大夫,声势一天比一天盛,而本文所讨论的令狐,便是毕万的曾孙魏颗,由于跟秦国打仗立下彪炳战绩,被晋君别封于令狐,并于传到其子魏颉时,「以邑为」而姓了令狐。关于令狐的这段悠长源流,「唐书

共70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