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台湾澎湖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湾史蹟简述

    来源期刊:《尋鄔文獻》 第5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台湾史迹 岛夷卉服 郑芝龙 刘铭传 台湾澎湖

    杀人焚村,大家才切实觉察到事态严重。日军犯台,沈葆桢以钦差大臣身分主持全局,除应付外交置郡县、移驻巡抚、整顿军政、振励民气,都是他的重要措施。台湾的建省,植基于沈葆桢,完成于刘铭传。一八八六年一月十六日,台湾成了中国的第二十个行省,而刘铭传为台湾省的首任长官。近代台湾的政治国防、经济交通、文化敎育,都是在他手中树立下规模,奠定了基础。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使台湾二度沦于异族手中达五十一年之久,在惨痛的五十一年当中,台省同胞身受日人压迫

  • 文章澎湖观海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6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3-11-10
    关键字: 澎湖 台湾 大海

    莽沧大海乾坤浮,澎湖群岛如铁舟。纵横岛屿罗列星,洪涛飞动银河秋。台湾前门天锁钥,排空白浪鱼龙跃。烟云缥缈蜃市高,僊阁玲珑气磅礴。飓风呼啸鸣巨雷,鲲鹏变化从南来,波澜壮阔气呑吐,风散妖雾洪濛开。我欲飓风登大陆,为国洗净山川辱。神龙奋鬣驱腾蛇,国土重光闯献覆。伟矣哉,澎湖形势固金汤,海上长城障八荒。天妃神杖精灵在,磨成十万利剑生光芒。

  • 文章认识台湾

    来源期刊:《皖聲雜誌》 第8期  作者:黃胄  出版时间:1990-01-20
    关键字: 澎湖 台湾历史 秦始皇

    的记载,要推三国东吴时,临海水土志上的记载:「夷州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作室居,锺荆为蕃障。土地饶沃,既生五榖,又多鱼肉……。」这个夷州,学者间已公认为台湾了。台湾原本没有名称,后汉书将台湾称为三部分,一名东瀛,二名夷州,三名瀛洲。外国志称纻屿,隋书则称流求。此后历史上文是空白,直到南宋才又有记录。在楼钥写的汪大猷行状中,记载:「群实濒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曰平湖。」这平湖即今之澎湖。另外,福建泉州周婴则称「台

  • 文章周于仁与台湾文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3期  作者:一波 出版时间:1971-03-01
    关键字: 周于仁 澎湖志略 澎湖通判 十六韵 观海 台湾文献》

    吾川安岳周于仁先生,于清初曾任澎湖通判,并编有「澎湖志略」一册,实则他早在福建将乐县任官时已很留心台湾史地了。清康熙三十七年四月,浙江杭州人郁永河奉命自福州来台,到北投采购琉磺,曾作「渡海舆记」,到雍正十年,周于仁得该书抄本,乃以之付梓,并作序言云:「余幼政举子业,读台湾荡平表文,其中点缀名称,多不能悉。晚年筮仕永春,去台不远,然未经目击,得之耳闻者,又语焉不详;海洋奇状,究未爽心于心目间。幕友袁君黻皇,携有渡舆抄本,余读之条分缕析,指说详明;大记之外

  • 文章开发台湾有关的三位富阳籍历史人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11期  作者:王文治 王小丁 出版时间:1990-11-10
    关键字: 台湾开放 孙权 施肩吾 周凯 浮海行动 定居澎湖列岛 勘察澎湖

    富阳历史上曾出过三位开发台湾澎湖卓然有成就的人物:孙权、施肩吾、周凯,他们对台湾澎湖的开发和建设都有积极的作用。孙权(一八二——二五二年)字仲谋。父孙坚,字文台。陈寿《三国志》卷四十六谓:「孙坚……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也」。大多数历史学家如范文澜、王仲荦先生都认为吴郡富春即今浙江富阳。据考,孙权出生于今富阳县王洲鄕瓜桥埠村。该村现今还保存的有关文物《瓜桥碑铭》、《土地庙碑》及《富春王洲孙氏宗谱》中都有较为可信的记载。东汉末年,各地农民起义

  • 文章流離顛沛話前塵(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吳守仁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国共内战 退逃台湾 澎湖公务

    踏上这块士地,谁也无法预知了。船行至茫茫大海,一眼望去只看到水连天、天连水一片蓝色景象,偶尔看到鱼儿在水面跳跃,海鸥追逐著行船自由的飞翔。大家挤在甲板上有的坐着,有的躺着,各怀心事,谁也没有出声,只听到乘风破浪船行冲击的水声,这时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往后的日子谁也无法预知。船不分昼夜的破浪前进,一日极目视去蒙眬望到陆地,那就是台湾基隆,台湾澎湖列岛于中日甲午战争我国战败割让日本,经八年抗日战争日本战败投降,一九四五年台湾澎湖回归祖国。到达基隆因港内拥挤暂停

  • 文章开发台湾四川人有贡献

    来源期刊:《川康渝同鄉會年刊》 第10期  作者:莫珍莉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开发台湾 周于仁 澎湖 林爽文 梓潼帝君

    较有计划地进行。明郑时期来台的移民,皆以福建和广东两省沿海居民占绝大多数;而四川居民远徙来台的,可能一个都没有;无可否认的,闽粤两省人对台湾的开发贡献最大。但在淸代时期,四川人对台湾开发却有相当大的贡献,今特以史实做依据,来略为谈一谈四川人对台湾开发的贡献。当然这个新鲜的课题,将使部份四川老鄕和台湾同胞大感惊讶,既有史实为证,岂容抹煞?一、周于仁开发澎湖台湾通史记载:「周于仁,字纯哉,四川安岳人,康熙四十七年擧人。雍正十一年任通判。遇事果断,不畏强御。十三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