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音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青田方言与古音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0期  作者:吳明仙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班昭 声母 汉语古音 复音 青田音

    青田,长于青田,在故乡讲惯了方言,至青年期外出谋事才开始学国语(其实是所谓普通话),虽能与外省人有效沟通,但从青年到老朽,始终无法将国语学得很标准,致有一次被同学讥笑我是外国人来空大学国语。说实在,我们青田人,除非从小就开始学国语,像陈副总统哲嗣履安先生所讲的国语就没有青田语者,否则,长大后再来学国语就非常不容易。换一句话说,我从来没有听过有老一辈的青田人能说一口流利国语,因而想到青田方言可能与汉语古音之难学难改有关。首先是,大前年我选读空大「历史人物

  • 文章古音研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李方桂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上古音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李方桂先生是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自一九三〇年,至一九六六年,他在国际间发表了重要的有关语言学论文,约六十篇,一九六六年以后的作品尙未计入。可称为著作等身,上古音硏究是他于民国六十年九月在淸华学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全文约五万字,本刋因篇幅所限,无法将全文转载,仅将其篇首一节,截载如下,俾读者能了解其硏究语言学的方法。 编者

  • 文章溫州話吟詩活色古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3期  作者:沈克成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温州话 吟诗 古音 普通话

    有人说温州话是汉语的活化石,是一座能开启古音韵律的宝库,因而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的确,温州话有比较完善的语音体系,且音素都较实用。这是什么原因呢?据史料记载,河洛人开始成批入浙是在东晋时期,唐高宗之后,河洛人又大规模入浙,尤其是宋高宗南逃,中原士人潮涌南迁,这就有力地为专家研究方言提供了佐证:温州人的根在中原,而温州话中含有不少来自中原的河洛(按:中原黄河、洛水流域世称河洛地区)话。我们不难发现,平阳一带一些古老的乡土谱牒里,较全面地记载了先祖

  • 文章榕語闡奇

    来源期刊:《闽聲》 第41期  作者:仰青 出版时间:1970-11-30
    关键字: 古音 榕音 墨床 笔筒

    淸醒 醒榕音渗,古音也。例如:伊昨暝晡较早去困,只到半暝就淸醒个。汉仔汉乃人体也,仔助词,榕音马(与闽南语略同)。例如:这只人、汉仔才是大(即大汉之意)。窸窣 窸榕音夕;窣榕音砂下入声。窸窣细碎声也。例如:地坪板铺毛好,行路时,会做窸窣、窸窣的响。无聊无榕音伍,盖国音无与伍音近。吾人听国语时,无误为五也。例如:者人尽个无聊,会共诸娘仔做玩笑。都承盘昔时以之承受文具之长方形木盘也。此盘之大,约为深九寸至一尺二寸、寛一尺二寸至一尺五寸,凡写字之具,为笔筒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散文诗联 客家方言 古音

    金川合则为钏字,且金川又属县名,真是难对呀,难对!」于是你望我,我望你,结果无人应对,最后把希望寄杨氏,但杨氏左思右想,也对不出上联来,从此,它就成了绝对,至今未见上联。不过,事有凑巧,现试把上述两比绝对缀合,使其成为佳配,联曰:「日月两泉明白水,门人一钏闪金川。」此联不仅切人切事,平仄协调,属对工整,「白水」又是县名,隶属陕西,今得如斯趣联,录之以飨同好。贰、谈客家语言多古音近代许多学者如章太炎等都说:「客语方言,多合于古韵」而客家人有谚语谓:「宁可

  • 文章發揚《粵語》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陳光華 出版时间:2012-01-31
    关键字: 粤语 中国古音 音韵学 入声 方言研究

    作者簡介:陳光華,廣州私立珠海大學文史系肄業,國立中興大學行政學系畢業,調查局專門委員退休,平日專研國學,尤對易經有深刻研究。現著有「周易集釋辨正」一書,即將出版問世。敬希海內外學者不吝賜教,是所盼!

  • 文章漫談舟山話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86期  作者:王德南 出版时间:2001-06-20
    关键字: 舟山话 古音 入声 倭豆 海滨圆月

    黄瓜儿」,音调软绵绵,怪好听的,也比较接近书面语言,过去称为「杭州官话。」浙江方言的多样性与北方话形成鲜明对照。北方大平原交往方便,经济联系紧密,长期以来,北方话就通行于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青海、新疆等广大地区。成为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所以水到渠成发展成为普通话也就顺理成章了。(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如北京话音调清亮、优美、接近书面语言等等。)舟山话中好多还保存了古音。普通话中四声为阴、阳、上、去。古汉语的声调为平、上、去、入。舟山话也

  • 文章闽粤方言之来源及其所保存的古音古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陳哲三 出版时间:1979-12-31
    关键字: 闽粤方言 来源 古音古语 重要性 语言融合

    一、闽粤方言之重要广义之国语,实包括所有中国人所说之各种语言;狭义之国语则但指民国后以北平方言为根据所制定之语言。采狭义之说,则北平方言以外之中国语言皆成方言。闽粤方言约可分为五种,即闽北话、闽南话、广东话、客话与土著话。本文主要讨论闽南话、广东话及客话。陈澧(兰甫)说客话「多隋唐以前古音,颇合中原音韵」。章太炎亦谓其「言语敦古」。林语堂更指出:「因为闽粤方言是历代种姓迁移留下层次的痕迹,所以闽粤方言多保存古语古音。中国历史上民族之迁移自北而南,所以古语

  • 文章四川话保存的古语古音

    来源期刊:《江津》 第28期  作者:津生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四川方言 古语古音考证 《江津县志》 方言集锦

    我中华民族,人口众多,聚居之地幅圆辽阔,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所以方言繁杂,初听若众口异声,意不可解;然而,细考之又均有理可寻,融为一体。常言道,我们都是黄帝子孙,有人将信将疑。假如,有心人士,能将各地方言,加以整理,从古语古音相通,证明所有中国人均源出一系,便信而不疑。如此,不但能增进民族的情感,进而可了然于古语古音和今日语言变迁之端倪了。笔者,少小离家,鄕音渐渺,近年得有机会追随于同鄕尊长间,偶或一聆鄕音,倍感亲切,然当思及家鄕古语中的眞正含意,与

  • 文章客家話的特徵

    来源期刊:《尋鄔文獻》 第5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客家话 声母 汉语古音 韵母 闽南语 活化石

    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分布于广东东部、江西南部、福建西南部和湖南、广西、四川、台湾等地。台湾通行的有四县话、海陆话和饶平话,至于诏安话和永定话,则几乎已被其他语族所同化了。四县、海陆和饶平话的主要差别仅止于声调,故通常以通行较广的四县话为客语的代表。客家话和闽南话、广东话都是保留古音丰富的汉语,也有许多人认为它比闽南话更接近国语,所以要了解客话的特征,不妨先从横的方面,与国语、闽南语做比较,再从纵的方面,与汉语古音做比较。与国语的比较客语和国语,很多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