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镇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喻口古镇寺庙探源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1期  作者:龍學飛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寺庙 喻口古镇

    位於射陽河畔的喻口,是一座千年古鎭。由於地理位置獨特,明朝時商賈雲集、市井繁榮,集鎭規模已經達到了「三街十六巷」,成爲阜寧境內十大名鎭之一。經濟的繁榮,也爲各種宗教的傳播帶來良好的條件。人們先後在喻口鎭的東、北、西各建一廟。東、北沒有變化,西邊的廟向東移動了三百多米。清朝時當地人稱之爲「三庵」,即前庵、後庵、東茶庵。「三庵」成三足鼎立之勢,分別坐落於喻口街的南、北、東三個位置。後庵也稱「三元宮」,屬於道教。東茶庵供奉的是土地神。三庵中,前庵規模最大,占地...

  • 文章武进东部的文明古镇——横林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6期  出版时间:1996-10-15
    关键字: 武进 古镇 横林镇 交通 经济

    横林镇是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明古镇。横林镇在晋代已成为集镇,时称「古槐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宋代改名为「横林」,沿用至今。名人赵翼、冯云章、薛伯法等的故籍均在横林。横林镇位于武进东部。东离无锡廿三公里,西距常州十八公里,沪宁铁路、京杭大运河和三一二国道呈川字形横穿全镇。交通运输十分便捷,通讯联络直通国内外。横林镇总面积为二六.九五平方公里。全镇辖二十个行政村,四个居委会,总人口三三〇〇〇余人,其中镇区居民一〇〇〇〇余人,是武进市的三大重镇之一。本地

  • 文章江南鼻祖吳泰伯(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6期  作者:張永初  出版时间:1990-04-20
    关键字: 吴泰伯 泰伯墓 梅里古镇 月牙池

    两次整修。现殿上悬「至德无上」额,两旁一联「草昧造三吴,自南河阳城箕山以来,天锡此土;豆登延百世,立君臣父子兄弟之极,民无能名」。梅里古镇展新貌梅里,泰伯教化过的地方,江南文化的发源地,近十年来,更是生产蒸蒸日上,鄕村企业迅速发展,村鎭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梅村中学和县实验小学,更是年年为国家培养大批建设后备力量。国外贵宾、中外学者前来访古参观的络绎不绝。古鎭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了,但泰伯遗风,还是千古长留。一九八六年 淸明节一九八八年 腊月修改

  • 文章千年古镇北沙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朱廣奎 單國順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北沙古镇 历史沿革 古镇风光 人文荟萃之地 抗日事迹

    北沙,又稱白玉關,沿黃古鎭,在縣治北。早在唐代以前,北沙即成集市。宋元之際,北沙爲淮河尾閭,襟河帶海,與雲梯關倚爲犄角,遂成海濱軍事重鎭。唐王征遼,其中一支勁旅率軍四萬,戰船五百艘,經山陽瀆、射陽湖,由北沙灘海口入海,以趨萊州,自萊州泛海再趨平壤。當時北沙爲屯兵之所。南宋時北沙即爲淮上長城。元順帝至正十六年(一三五六年),張士誠農民起義軍曾駐紮于此。元軍水部都護董搏霄與張士誠軍鏖戰七晝夜,後奪船渡淮而去。到了明代,倭寇經常騷擾沿海地區,這裡便成了防倭重地...

  • 文章常熟历史上的古镇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7期  作者:王洪生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常熟 古镇 史料记载 集锦 古城

    常熟文化古城,历史悠久,所辖市镇,亦已久远。纵观古城,最早形成的集镇,有的已在千年以上,有的也不少数百年。对这些古镇追溯,可彰显出历史踪形。而常熟又处江南鱼米之乡,河道纵横,小桥密布,邑人多以名人氏姓给河道、桥梁、古镇命名,以示纪念。有的成为历史典故,有的起于民间传说,使古镇增添了许多美丽神秘色彩。且根据有关史料,追踪常熟史上二十九个市镇的由来吧。梅李镇旧名「昉」,又名「梅林」。五代十国天宝元年(908年),吴越王钱镠遣将梅世忠、李开山防守屯兵于此,居民

  • 文章驚呼『白茆』沒有了!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9期  作者:茆民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白茆 古镇 吴地记 艺术 行政区

    常熟市的白茆鎭,於去年十月突然併入鄰鎭古里,引起了常熟鄉親及社會人士極大的關注,反映不小,紛紛要求恢復鎭治,振興白茆。白茆是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古鎭。早在東晉巳得名,據清康熙二十六年《常熟縣志》卷十四載:「晉廢帝陵在白茆市。、、、按晉書廢帝名奕,太和六年桓溫廢爲東海王,咸安二年降爲海西縣令,食邑四千户,四月徙吳。太元十一年十一月甲申薨於吳,年三十五,、、、。」之後唐〈吳地記〉等代有記載,明代後建置爲鄉、爲鎭,一九九二年再度設鎭,源遠流長,巳有一千六百多...

  • 文章李汝珍三部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姚祥麟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李汝珍 古镇板浦 姻亲挚友 野史研究 《镜花缘》

    一、伟哉!文坛巨匠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河北大兴的监生李汝璜来海州候任,他的两个弟弟—汝珍、汝琮和两儿子—兆翱(又名时翱,字书圃)、兆翔(又名时翔,字安圃)也即随之移家任所「宦游朐阳」。李汝珍十九岁时,风度翩翩,「少而颖异,不屑章句帖括之学。」在大兴他订过亲,但未完婚女方即夭亡。翌年,李汝璜选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李汝珍等又随同来到古镇板浦,居住在大使衙门里。乾隆五十三年和五十五年,李汝珍两次受业于回板浦省亲的「淹贯百家」、「博通经史」的著名经学大师

  • 文章古鎭仁和史話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劉大衛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古镇仁和旧貌 仁和汛 镇名由来 创镇时间

    好地方,有了好地方却不去住,能算得上明智吗?2、『孟子』说:「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就是说:施仁政,人民就拥护;反之,就打倒你。也就是人心之向背,决定了国家的兴亡。这是为历史所证明了的眞理。3、『大学』第十章中有:「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殖货。」注解是:仁者散财以得民,不仁者亡身以殖货。4、『中庸』中有:「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它把和气、和睦的重要性,强调到不能再高的程度了。5、『孟子』中还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 文章古黄河畔一古镇——北沙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孟澤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黄河古镇 北沙镇 龙王庙 革命传统

    北沙,古黃河畔的古鎭,千年以來盛極一時,繁華幾度。早在唐代以前,北沙即成集市。巍巍大堤,賈肆林立,頗爲壯觀;浩浩長淮,煙波蒼茫,商舶如織。唐、宋、元、明之時,北沙據淮河尾閭,襟河帶海,與雲梯關倚爲犄角,遂成海濱軍事重鎭。唐王征遼,統帥千軍萬馬,就是從這裡乘風破浪、揚帆入海的,至今還留下「馬起營」這一屯軍的地名。元順帝至正16年(1356年),張士誠農民起義軍曾駐紮于此,與董搏宵的元軍鏖戰七晝夜之久。到了明代,倭寇經常騷擾沿海地區,這裡便成了防倭重地。隨著海口下...

  • 文章龍苴·因名而繁榮昌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李自見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龙苴古镇 地名溯源 民间传说 乡野趣闻

    始於明淸,盛於淸末民初的「龍苴」古鎭,曾出現過多年商賈雲集,服務業興旺發達的繁榮景象,溯其原因,乃緣於一個吉祥的地名。因漢代大將龍苴王在此駐守而命名的古鎭,在海屬方言中習慣地把龍苴(音:居)讀作龍苴(音:鬚),正因與「龍鬚」同音,致該鎭名聲鵲起,豎起「龍鬚鬍子」的習俗文化。在當時的社會裡,男人進入中年後,都會留著鬍子,來顯示他的成熟完美,以及他在家庭與社會中的地位。爲了討個「留鬍子」的吉祥,許多外地人,都爭相到「龍苴」來整修「門面」,尤其逢到「二月二、六...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