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镇建筑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紙竹之鄉——石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石塘 城镇概况 历史文化遗存 石塘街 古镇建筑

    南北走向。石塘作为一个纸竹富裕特色的小山鎭,这裏有山有水有街,山、水、街同行。源于武夷山的桐木江水以及三条人工水渠蜿蜒流过鎭区,先民们于是傍水小筑,建房成街,自其南头而来的官坑渠水贯穿整个鎭区,石矿街(旧称仙鹿街),因此逐渐形成。在其间的半里之外,官坑水又弯进坑背,造就了坑背小街,然后从坑背尽头折回石塘街,出鎭流入郊外农田。而弯进坑背的官坑又分流形成杨家畈沟,然而吸引了许多商人前来投资,自然形成了两边古建筑群落的人家和弄堂。第三条人工小渠中洲渠边原来也有宅居

  • 文章茶陽古宅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茶阳古镇 古宅 文化 建筑

    茶阳古镇曾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时四三五年,可谓历史跨越久远,人文深厚。笔者近查史料,再实地观察古民居,觉得有必要将设县之初和现存老屋的情况,载述下来,让历史长河留下洄澜与怀念!茶阳老城区明嘉靖三十六年知县吴思立编纂《大埔县志》中记叙详细:「饶金,恋州(茶阳片,即茶阳含沿河一带)人,历任汀州府别驾,剑州知府;」后「劳勚得疾致仕而归,优游林壑,日与亲故相娱乐,乘心唯公,乡曲是非皆质焉」;「念埔远隶饶邑,民弗克靖,遂慨然以创县为己任,竭心就绩,民用底宁

  • 文章驛前走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張天岳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驿前镇 古镇文化 历史建筑 民俗建筑 村镇景色

    那弥漫着科举气息的镌刻,无不令人想起昔日的昌盛辉煌,激发一股思古幽情,却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从驿前鎭政府出发,穿过一段繁华的商贸街道,一条古色古香的梅驿老街便呈现于眼前,两边是舖著木板的老店舖,地上是泛著青光的鹅卵石。走进古街不远,巍峨耸立著一座门柚,两侧及门额周围都用青石雕有花卉、禽兽等图案,构图严谨,刀法熟练。门额上书有「奎壁联辉」四字,字体雄健,书笔犹美。宅深七进,故名「七幢厅堂」。整个建筑不仅规模宏伟,气息磅礴,而且砖雕、木雕,随处可见。刻工精细

  • 文章千年古镇碛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孔祥琴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千年古镇碛口 地理位置 特色建筑

    左岸冲出一块铺满乱石的滩头,这就是黄河船夫闻之色变的大同碛。船家行至这里因河道窄又险,只能收锚落帆,望河兴叹。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个碛口鎭,而古渡碛口则成为黄河航运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航运码头、远近闻名的商品集散地。山西的地面文物,尤其是古代建筑,上抵唐宋,下迄明清,占到全国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之多,碛口不过崛起于清代中叶,盛世于民国初年,到现在也不过二百多年历史。就是这样一个远离都市的偏远小鎭,这些年引起了建筑学家、历史学家和旅游者们的极大关注。背靠卧虎山

  • 文章親人同遊周莊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7期  作者:谷賢 出版时间:2012-05-15
    关键字: 周庄 旅游纪行 建筑风貌 古镇风光

    邮电局、汽车站,南为风景点全福塔、古镇照壁、澄虚道院、全福寺等,我与妻不信佛道,只在其门前拍摄几张风景照,以资留念。至于东边张厅,沈厅,则入内观赏。二、沈厅位于周庄富安桥东块南侧南巿街上,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干七年(1742年)所建。沈厅,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河埠、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中部是墙门楼、茶厅、为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及议事之处;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所。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我站在那儿参观

  • 文章舊詩集九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正龍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诗词集锦 和顺古镇 边境山区 纪念建筑

    文士诗词染酒痕;温登地灵育群才,独上魁阁不胜哀,四野有草皆「败马」[2],毒气扑鼻口难开。吕祖殿倾四壁风,石牛瘦骨卧荒台;借问山鼠何处家,村边青翠堕尘埃!当年万木竟葱笼,至今唯有双杉在,双杉兀立数百年,子畅[3]诗碑字已残;刀斧斩尽香果树,汚泥沾满洞协天。谁为春色在人间,我向长老指残壁,长老顿足长叹息,复我侨乡佳山水,岁月遥遥不可期![1] 李根源字印泉,为民国开国元老。[2] 「败马草」即紫茎泽兰,据传马嗅其花味,多患肺炎而死。石头山「紫茎泽兰

  • 文章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謝洪濤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碛口古镇 地理位置 建筑规划 历史记载 晋商文化 发展机遇

    碛口,被誉为「人生必去的十座小城」之一。碛口,位于山西省临县最南端,一座倚在黄河东岸吕梁山怀抱裏的典雅古鎭,曾在明清时期极度繁华,因长时期占据北方商鎭龙头位置,故有「九曲黄河第一鎭」之称。今天,就让我们在黄河明珠的灵光裏,品读这山水风光、人文历史。碛口古鎭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是碛口景区的核心区。古鎭的明清建筑群以卧虎山为依托,分布在一条五里长街与十一条小巷中。总体建筑风格粗犷豪放,以晋西北黄土高原特有的「明柱厦檐高圪台」为主线,和自然的山形、水势浑然一体

  • 文章聯合國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表彰慈城古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0期  作者:羅勝雄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慈城古镇 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 荣誉表彰 明清古建筑群 开发保护工作

    分获优秀奖、荣誉奖和创新奖(绍兴仓桥直街、庆元木拱廊桥、福建省永定土楼等都曾荣获过该奖项的优秀奖或杰出奖)。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审委员会给予慈城古建筑很高的评价,认为慈城古镇的保护经验是值得借鉴。评委会评价说:「慈城重要遗产建筑群的保护,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以及中国其他城镇未来恢复工作的一个成功先导。本项目将古建筑作为可持续的资源加以整修维护,体现了对传统建筑结构细部、技术工艺和空间布局的尊重,使地方手工艺传统与建筑维护技术得到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